這一球,高文處理得比較小心,沒有冒險直接發動攻擊,而是包裹著網球,沿著中路擊打回到場內。
而且,落點稍稍偏淺,距離底線還有一大步空間。
普伊馬上抓住機會,連續小碎步調整,側身正手,直接開炮。
和大部分正手明顯強於反手的球員一樣,普伊也經常側身正手,依靠正手的發力展開進攻,施加壓力。
反斜線。
瞄準底線大三角砸擊。
從落點就可以看出來,普伊試圖壓深區,而不是將角度撕扯開來,這也給了高文機會。
但是,這真的是機會嗎?
高文保持警惕。
前一步,身體重心朝著右側衝刺,腳步一頓一蹬,緊接著就朝著左側橫向移動。
下一步,快速移動的腳步就有些抓不住地麵,可以明顯感覺到腳步控製還是不夠精準——練習時間不夠。
高文注意力保持百分之百集中,雙手反拍故技重施,拉出一個超級上旋的底線深球,將網球推擋回去。
斜線死角。
在快速移動之中,因為腳步不夠穩定,擊球的準確性必然下降,於是高文乾脆放棄發力,以旋轉擊球,不僅能夠增加保險,而且能夠為自己贏得調整時間,但落點也不能隨便,必須限製住普伊的後續進攻。
最後,高文瞄準普伊反手的底線大三角,拉出一個超級上旋的月亮球,和上一分的擊球策略非常相似。
普伊,並不上當。
此時,就可以看出普伊的擊球天賦,麵對強烈上旋的深區落點,他沒有選擇後撤拉開空間完成擊球,而是站在底線後半步遠的位置,雙手反拍直接架起來,以一個近乎反彈球的方式快速卷帶完成彈擊。
一彈。
一撞。
電光火石之間,普伊就將所有旋轉全部強行壓下來,以雙手反拍的撕扯,直接卷出一條斜線回衝過去。
僅僅是這一拍,隱隱約約能夠看出德約科維奇的風采,當然,風格並不相同,但擊球的效果有些相似。
網球,沒有停留太多時間,就重新朝著高文撞擊過來——
回球,又深又轉,又重又沉。
幾乎等於高文擊球的旋轉又疊加上普伊擊球的速度和力量,然後全部朝著高文撲麵而來。
網球,落在距離底線一步範圍之內,帶著強烈的旋轉和尾勁,又重新回到高文的反手位。
小碎步。
後撤。
調整。
高文並沒有堅持站在底線,因為他能夠感受到普伊這一次擊球的威力,但普伊將整個節奏壓縮下來,也沒有給高文留下太多調整空間,小碎步稍稍後撤半步到一步左右,雙手反拍在後退之中就已經完成引拍。
一頓。
視線裡可以看到,高文短暫的一個停頓,然後,剛剛站穩的腳步就往前一蹬,居然又重新往前跨了一步。
去而複返。
正麵迎前。
這……怎麼回事?
其實,完成上一拍擊球的時候,高文的腳步就有些沒有調整過來,普伊的來球又快又急,更是讓高文有些忙亂,影響了腳步的調整;於是,高文乾脆就在原地做出一個調整,一切都發生在電光火石之間。
上步。
腳步在搶時間,但是,雙手反拍卻在滯後。
停滯。
明明已經可以出手,高文卻將雙手反拍稍稍停頓了一下,沒有迎前擊球,而是在被動等待網球的過來。
一切都發生得太快了,那麼,高文到底在謀算什麼?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