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拍。
蒂姆僅僅用了一拍就完成由守轉攻的轉換,這也恰恰是現在atp頂尖球員的能力,任何時候都可能扭轉局麵。
高文,非常狼狽,連續腳步移動連續重心調整,在一陣兵荒馬亂之中,整個世界天旋地轉,氤氳在一團光暈裡,甚至因為持續不斷地直視陽光而有些頭暈腦脹,方位感和空間感都出現問題,難以判斷。
左腿,刹車。
旋轉,回身。
雙手反拍迎向網球,順著順時針轉體的方向,借助慣性力量完成擊球,但空間感不太對,以至於高文也不敢發力;於是,他選擇了輕打,一拍卸力的滑板輕打,追求的是落點和角度,卻也沒有追求極致。
嗖。
網球,先是蒂姆的挑高球、後是高文的輕打,附著的力量和速度已經漸漸消散,但依舊殘留著摩擦力所帶來的旋轉在持續運作,於是高速旋轉著,上旋帶側旋,輕盈地宛若一隻蜂鳥,朝著斜線飛行。
落點,在發球區底線附近,依舊是蒂姆的反手位。
從這裡就能夠看出來,高文沒有追求極致,但依舊通過輕打撕開角度,守中帶攻的擊球著實高級非常。
進攻與防守,博弈依舊在繼續。
蒂姆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前一拍劈叉滑步救球,擊打出一拍神乎其神的過頂挑高球,成功化解危機,但蒂姆並沒有鬆懈,重新站立起來,連續踮步保持身體的輕盈,然後就看到了高文的擊球選擇。
瞳孔一眯——
機會。
踏,踏,腳步輕輕踮了兩下,然後,蒂姆就已經朝著自己的左側衝了出去。
反手!
而且,高文的回球暗藏玄機,不僅將角度撕扯開來,同時帶著些許上旋,網球落地之後的彈跳非常高。
此時,如果蒂姆選擇上步進入底線內,搶一個上升點,就可以自上而下地完成橫掃擊球,就好像錦織圭一樣;但蒂姆的性格並不喜歡上網,2015年的時候就更是如此了,他依舊堅持自己的進攻風格。
一蹬,一抬——
白鶴亮翅。
蒂姆僅僅用左腿支撐住重心,身體完全舒展開來,伴隨著右腿的抬起,身體就處於一個半跳躍的姿勢,然後單手反拍就已經完全舒展開來,不僅僅是手臂和胸膛,可以清晰看到整個身體都完全延伸。
平衡與舒展、力量與柔韌,整個擊球動作宛若芭蕾舞藝術一般,美得驚心動魄,令人不由屏住呼吸。
一展,一撇——
反手斜線。
蒂姆,提速了。
眼看著回合節奏放慢下來,蒂姆緊接著就提速了。
擊球,不僅夠重夠沉;而且,角度和落點也激烈起來。
網球,朝著高文左側底線大三角的死角區域飛行過來,相較於高文的小心,蒂姆完全沒有任何保留,瞄準邊邊角角火力全開——
今天,麵對高文的這場比賽,蒂姆確實展現出了頂尖球員的風采,很難相信,他居然不是世界前十。
氣浪,滾滾。
高文,持續被動。
剛剛那一拍底線擊球就已經足夠被動,高文綿裡藏針地試圖製造陷阱,但蒂姆根本沒有任何遲疑,用純粹的力量和速度完全壓製,然後這一拍擊球就將高文推向一個尷尬的位置——
蒂姆的擊球夠深,瞄準高文的雙腳位置錘擊。
這也意味著,上網截擊,幾乎來不及;原地停留,就必須麵對腳邊反彈球,麵對蒂姆反手全麵發力的擊球,沒有足夠的揮拍空間,控製幾乎不可能。
於是,後撤就成為唯一選擇。
小碎步。
連續小碎步。
儘管高文後撤腳步已經夠快也夠細,但蒂姆的擊球還是成功擠壓到了高文的揮拍空間,腳步隻是勉強讓出了一步左右,還是不夠完整揮拍,最後就在膝蓋的位置完成一拍反彈球,勉強依靠小臂力量揮帶。
網球,居然打出了棒球效果。
赫!
全場,驚呼。
兩位球員之間的強強碰撞著實太緊繃也太精彩,蒂姆的咄咄逼人和高文的柔中帶剛,堪比火星撞地球,你來我往的對抗始終寸步不讓,眼看著蒂姆已經重新掌握主動,但高文又重新扳回了一些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