窸窸窣窣地,解說席裡議論紛紛,那些熟悉高文的解說員們都意識到,在這一局裡,高文開始發力。
詹俊也不例外,他給出一個可能。
“小茲維列夫,有些緊。”
“不是緊張,而是緊繃。”
“他太想發力,同時也太亢奮太激動,力量比平時更溢出,於是控製效果就不太一樣,反而容易變形。”
“網球,和乒乓球、羽毛球等等運動一樣,並不是誰力氣更大誰就能夠贏下這一分的,大力出奇跡的情況也客觀存在,但更多時候,力量太大,反而可能丟失擊球的控製,事倍功半,就是最合適的形容。”
不過,這也隻是一個猜測,他們需要繼續靜觀其變。
詹俊的視線再次落在高文身上,有些好奇高文接下來會怎麼打——
這一局裡,高文和前四局都不太一樣,儘管變化並不劇烈,但節奏和擊球的改變確實存在。
欣賞高文的比賽,確實是一種享受。
小茲維列夫再挽救一個破發點。
連續錯過兩個破發點,需要敲響警鐘,但沒有必要緊張或者焦慮,這就是比賽的一部分,完全可以預料。
腳步,來到二區。
而且,儘管高文目前和小茲維列夫碰麵兩次,從比分來看都非常輕鬆,但事實上,小茲維列夫是一個難纏的球員,再過幾年,這位球員真正完全成長起來之後,他的比賽就非常具有戲劇性。
——“30:40”。
快,又快又直;而且,高文發力了。
ace!
整個雙手反拍,又紮實又乾脆,就在出手瞬間,拍頭速度一提,網球就已經宛若炮彈一般撞擊了出去。
他需要這樣的宣泄。
一頂。
以其人之道還施彼身。
擊球。
小茲維列夫的腳步才剛剛回到球場中央準備回防,馬上就意識到來球線路,腳步調整又及時又輕盈,和他的身高比較起來,移動腳步確實能夠看到年輕一代的成長與蛻變。
在大滿貫賽場,小茲維列夫在很長一段時間都不知道應該怎麼贏球,即使麵對世界排名五十開外乃至於一百開外的球員也是一樣,經常性先丟兩盤,然後再一點一點磨回來,三盤逆轉。
小茲維列夫的進攻也沒有完全打開線路,半進攻半過渡的擊球,著實很難判斷這一次擊球的目的;不要忘記了,這是發球之後搶攻的第一拍銜接,在鬥誌昂揚的情況下,小茲維列夫還是沒有打開角度。
“直線vs直線vs直線”。
高文,準備充分。
連續第三拍,高文再次瞄準小茲維列夫的正手位置錘擊。
而且此時就能夠看出區彆來,因為近身擠壓的關係,同樣的反手推擋,拋物線的控製就明顯欠缺些許。
從穩健的重心和輕盈的腳步就可以看得出來,高文已經提前做好準備,小茲維列夫的回球就在預料之中。
近身壓反手。
小茲維列夫終於利用一記時速205公裡的ace乾脆利落地贏得一分,挽回一個破發點。
另外非常值得提及的一點就在於,小茲維列夫不怕下旋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