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提瑞斯法與永歌森林直接接壤,斯坦索姆城與生命之樹薩斯阿拉所在的戴索姆神殿更是隻有一山之隔。
雖然距離很近,但畢竟分屬兩國,薩雷安還是第一次進入這座鄰國大城市。
斯坦索姆大區是洛丹倫王國數一數二的富庶領地,管理此地的領主瑞文戴爾家族常年收到來到洛丹倫各方的籠絡。
有且不僅有米奈希爾王室。
像洛丹倫這種封建王國,領主和國王一樣是世襲製。
除非犯下謀逆之類的大罪被國王下令攻伐,強製回收領地,任何人都無權越過領主對當地的領民直接下令。
國王也不例外。
異世界沙雕網友說過的一句話很好的描述了這種現象。
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翻譯一下,國王的領主下轄的子民部下),不是國王的直屬子民部下)。
對各國的國王來說,這就特麼很淦。
瑞文戴爾男爵任命的部下隻會對男爵本人效忠,國王無權命令他們。
這就導致了一種很操蛋的情況。
打個比方,斯坦索姆男爵領內出現了一名驚才絕豔的賢才,同時被國王和男爵知曉。
除非泰瑞納斯能趕到瑞文戴爾男爵出手之前招攬,否則這名賢才必然會歸入當地的領主瑞文戴爾男爵麾下。
泰瑞納斯想要征辟這名賢才,必須同時得到瑞文戴爾男爵和受征辟方兩人的意見。
這種能乾的直屬部下,誰不想要?
站在瑞文戴爾男爵的立場考慮,憑什麼我要把自家領土出產的人才上供給國王?我就要自己留著,有種你抽我啊。
國王想招募人才,大多數時候隻能被迫在自己直轄的貴族之中尋找。
能被國王直接管轄的貴族有多少,整個王國的平民又有多少?哪一方誕生賢才的幾率更高?
答案是……難說。
在這個被彈幕譽為黑暗時期的封建時代,平民的受教育率低到令人發指。
就算平民占有更高的人口基數,想要從中選拔出人才也不是一件容易事,偶爾才會遇到一個基因突變的天才。
另一方麵,有領地的實權貴族一般都不會隨時跟在國王左右等候差遣。
在自己的領地裡作威作福不香嗎?乾嘛要殫精竭慮的為國王出謀劃策?
所以通常情況下,國王身邊的顧問都是出身於小貴族,他們也隻是為了搏一個更好的未來,並不是真的為國為民。
根據逆光之刃偵查到的情報,山高皇帝遠的斯坦索姆一直沒有完全效忠於米奈希爾王室。
瑞文戴爾家族早已習慣了待價而沽,誰給的報酬更好就倒向哪邊。
就像奎爾薩拉斯一樣,洛丹倫王國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同樣有著各種各樣的勢力。
戰爭時期,泰瑞納斯能以強硬的手腕將所有貴族捏合在一起,一致對外。
但戰爭一旦結束,貴族們絕不會一直跟著國王跪舔,大多都會帶兵返回自己的領地。
在那些地位崇高的大貴族看來,所謂的王室無非也就是國內最大的一個貴族,還是要按照既定的規矩和他們競爭,不能瞎瘠薄搞,否則就會引發民變。
這裡的民不是指社會底層的平民,而是各個貴族領地內的地主和豪族。
一個領地就是一個小型的王國,領主和國王一樣,需要圓滑老練的手腕才能駕馭好自己領地內那些地主豪紳。
瑞文戴爾家族在斯坦索姆經營多年,早已將整個大區整合的滴水不漏。
泰瑞納斯一直對斯坦索姆的繁榮和財富十分眼紅,但他不敢隨便對瑞文戴爾家族下手。
一旦壞了規矩,他這個國王就會被國內的大量實權貴族群起而攻之。
麵對高等精靈及時運送而來的糧食,男爵夫人安娜絲塔麗隻是考慮了片刻,就將可能惹得泰瑞納斯不高興的後果拋之腦後,爽快的答應支付金錢購買這批糧食。
凱爾薩斯是寬厚的老實人,他沒打算用這批糧食大賺一筆,隻是考慮到運輸成本,根據斯坦索姆的平均糧價上浮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