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
聞言,方旭城上的弟兄們沉默了,他們無言以對。
他們現在不過是砧板上任人宰割的魚肉,要真有骨氣不怕死,早就該一言不合的殺下去,可如今明顯有所顧慮,貪生怕死,自然不能得到敬意。
“我知道,你們也不想死戰,因為你們很清楚,這不值得。”
顧清閒見他們沉默,知道他們心中已經有了動搖,繼續開口說勸。
“我們都是為了推翻大淩而戰,我們都是為了吃飽飯,不再流離失所而戰!”
“兄弟們,我們至始至終,目標都是一樣的啊,為何我們要為一樣的目標,彼此打得頭破血流?”
“那樣生靈塗炭,到頭來又換來了什麼?”
顧清閒的話,如同雷霆一般炸響,震耳發聵,令得方須城將士再次無言以對。
是啊,明明彼此有一樣的目的,卻還是要死戰到底,那最終誰勝誰負,到頭來不都一樣嗎?
就像一個人本身為了賺錢而掃廁所,一個人為了賺錢而碼代碼,不都是為了賺錢嗎?
賺到錢就行了,管他乾什麼破工作,跟的什麼破老板!
如今,能令城上唯一有所堅守的,那可能就是忠心了,畢竟他們一開始跟的是趙漾。
可是,忠心對於曆史洪流裡的小兵小卒來說,是最不值一提的,因為曆史根本不會記下他們的忠誠!
“城主,要不我們就投降了吧,老子不想再打了!”
有些士兵,已經忍不住發牢騷,他們累了,他們打來打去,不過是為了幫彆人送上皇位,這還不如跟顧清閒,吃飽一天算一天。
“你們……”
方旭城城主指了指那些發牢騷的將士,想罵又罵不出口。
“你們城中也有父母姐妹,跟了我,我保證他們明天就能吃飽飯,從此不會有一個人因為糧食而餓死!”
“我現在,就可以發信號,讓竹山城給你們把糧食送過來,並教你們全新的耕作方式。”
顧清閒再次出聲,他必須一鼓作氣,徹底打破城裡士兵的顧慮。
“有糧食!”
城裡的士兵聞言更喜。
“早就聽聞顧神仙又叫顧神農,我們就跟了他吧,跟著他絕對能吃飽飯!”
“算了,開城吧,我們跟著趙漾,廝殺了這麼久,他口口聲聲為民為糧,到頭來我們還得把僅有的糧食,一點點運給他,挨餓的永遠是我們!”
“是啊,他媽的,降了,反正也守不住,管他這麼多,死戰死路一條!顧神仙不殺俘虜,我們降了至少還能和家人兄弟聚一聚!”
城裡的將士聽到父母姐妹以後,許多人眼淚的流了出來,他們過了太久的苦日子,一直和親人分離,太想念親人了!
如今天下局勢太過動蕩,何時太平根本沒個頭,還不如圖這一時。
“我們降了!”
很快,城裡的士兵,不等方旭城城主確認,就自作主張的打開了城門,把武器通通放下,把趙漾的旗幟親手摘掉。
“清閒王!清閒王!”
他們跪下高聲呼喊,以表示對顧清閒的認同。
“諸位將士,你們以後就是我的兄弟了,不必如此行禮。”
顧清閒見狀大喜,沒想到這方旭城比他想象中還容易收取。
看來,趙漾看似龐大,思想工作卻做得並不到位,還引得軍中怨言不少。
趙漾當初喊‘以民為本,以食為天’的口號招募起義兵時,雖然確實很快得到百姓號召,但越快得到的東西,往往越不牢靠。
因為糧食這種東西,他不夠道德空,也不夠律法嚴,它看得見,摸得著,起義兵很容易滿足他們想要的需求,而做出改變。
比如陳落行主張法度,他的軍隊紀律嚴明,將士們早已被陳落行的嚴厲搞出心理陰影,再加上主張投降即是死罪,家人與投降者同罪,更是令他的部下,不敢輕易言投降。
而沈思今的部隊,追求仁愛治國,沈思今本身就德高望重,善於遊說懸浮夢幻的‘空話’,並將這些幻夢,如同傳教一般打入了將士的心中,使他們仿佛信徒一般臣服沈思今。
相比沈思今和陳落行,趙漾實在要差勁太多,他為了區彆於其他兩派,隻能搞出‘吃飽飯’作為目標,吊著他的將士。
一開始,饑腸轆轆,食不果腹的百姓,確實會願意為一餐飯跟他拚命。
而如今,這些將士,自然也願意為了一餐飯,轉頭為顧清閒賣命。
“進城!”
顧清閒大喝一聲,大搖大擺的騎馬入城。
進城後,他留下傅一山隊伍裡的十名老兵,讓他們給方旭城的將士們講解顧清閒的規矩,並督促將士們捉緊農業生產!
“你跟我前往元安城!”
顧清閒指了指方旭城城主,讓方旭城城主騎上馬,跟著繼續進軍!
“顧首領,你這是打算一天之內攻下幾城?”
方旭城城主弱弱的詢問。
“你不需要知道。”
顧清閒沒回答。
元安城離方旭城很近,隻有隔著一座山,一條河。
顧清閒的隊伍,很快就趕到了元安城城下,他用同樣的說辭,跟元安城城主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