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秦趙戰起
年後,戰爭的氣息又一次彌漫在空氣中,帶給所有息息相關之人一種壓迫的煩躁感。
李牧本來並不精通諜戰情報,但經過這些年與秦國的戰爭,他多少學會了些。
而且農家派來趙軍中學習的呂臣、晏申、晏兵廣有江湖經驗。哪怕秦國土壤明麵上並不適合遊俠活動,但實際上,距離鹹陽越遠的地方,管製往往做不到嚴格要求。
從農家弟子在韓國舊地和太原郡方向的探查來看,這次秦軍依舊是南北兩麵夾擊戰略。
趙國國力有限,沒資格主動選擇戰場,隻能一如既往的被動迎敵。
李牧還是決定讓司馬尚鎮守漳水河岸,他則繼續北上與北路秦軍對峙、伺機擊敗這一路後,調轉南下。
思路與上次一模一樣。
趙軍這兩年並不好過,但在農家集燕齊之糧的供應下,比原本正常發展的慘狀要好上不少。
趙軍某支騎兵斥候小隊與秦軍騎兵小隊相遇後,還能勇敢發起主動進攻,並擊敗了秦騎。
這支由晏兵帶領下在大戰前先聲奪人的小隊受到李牧大張旗鼓的誇獎。其中晏兵仗著力大和勇氣,一馬當先,親手殺了五名秦騎,大奪那支秦騎的銳氣。
但接下來,兩邊都沒再露出什麼破綻,局麵立刻僵持住了,並且這一僵持,就是三個月。
南線漳水的秦軍試探了幾波進攻、發現司馬尚表現一如既往的穩重後,居然也停下來保持對峙。
趙軍是塊難啃的骨頭,秦國方麵早就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完全不著急。
“王上,大將軍傳來信件。”
紅發妖人趙高,跪地畢恭畢敬將一卷竹簡在威嚴的秦王政桌前攤開後,乖巧退後準備聽令。
趙國,對秦王政而言,並不是一個值得高興的地方。他至今,對少時自己在邯單阝城中受到的欺辱耿耿於懷。
前些年將趙國視為第一個滅國對象,秦王政未必是輕信了韓非的上書,他本人非常希望能儘快以勝利者姿態重歸舊地、將昔日仇敵俯視腳下!
“請尉繚先生來。”
將王翦對前線的彙報看完,秦王政眼神不變,淡淡說道。
“是,王上。”
趙高低首小快步離開正殿,他的背影在秦王的瞳孔倒影裡,充滿順從伶俐。
很快,一位老者踏入正殿,趙高在秦王命令下為他搬來坐墊:
“先生,前線近況依舊不佳,此時是否能提前與那郭開聯係、讓他將李牧調離?”
尉繚是垂垂老臣,在諜報作業上對秦國幫助很大,在朝堂上也一向堅定支持自己,秦王對他願意持尊敬態度。
“王上,此事可以交由羅網來辦。”
尉繚垂眼,一副精力不濟模樣。這位老狐狸對天下大勢早已掌握清楚,明白眼前充滿雄心的王、能夠完成如周一般統一大業。但正是因為明白這一點,他心中也就開始思退了.
“先生本希望王翦將軍與李牧多對峙一段時間,耗一耗那趙遷耐心。為何今日又認為僅僅過去三個月就可以實施反間了呢?”
明明是自己提出的是否能提前進行反間計劃,現在尉繚並無意見,這位秦王反而沉聲深入追問起來。
“李牧為了保持趙軍士卒戰力,這兩年犯下錯誤過多,郭開定已掌握能輕易致李牧於死地的證據,因此可以提前行動。”
邊說著,尉繚邊劇烈咳嗽著,秦王望了眼角落一側的趙高,後者立刻了然上前,無聲輕輕為尉繚揉著後背。
“嗯,先生所言甚是。”
平靜點頭,這一點他作為秦國的王,當然明白,但多數情況下,很多事項都需要臣子先開口講出。
“趙高?”
“王上,羅網已準備好了。”
趙高停下手上動作,在尉繚身後一跪:
“但那與李牧勾結的農家,該如何處置?”
“農家.”秦王政念著這個名字,腦海中想起陰陽家給自己帶來的信息,搖了搖頭:“農家俠魁田光,在羅網掌握中吧?”
“是。”
“我聽說他現在在燕國,是那燕丹的門客?”
“王上英明。”
“那就繼續盯著他們。”他看著趙高,後者俯身低頭:“至於趙國,讓郭開立刻除掉李牧。”
“奴婢明白。”
趙高恭敬叩首,等待秦王的其他命令:
“還有,去年甘羅回來了秦地,但隨後他就帶著趙國國書突然失蹤了!”
去年一直沒有過問此事的王上今日突然提及,這讓趙高心中一驚。
“去查一查怎麼回事。”
“是。”
待尉繚和趙高都退下後,一道新的人影走入大殿,跪在秦王政麵前。
嬴政沒有抬頭繼續處理者政務:“你怎麼看?”
“甘羅大人失蹤後,影密衛立刻出動,在距鹹陽百裡外的杏樹林道路旁,發現了異樣。”
“經過沿途調查,大致確認了案發經過,羅網有重大嫌疑。”
跪地章邯認真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