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機關鳴雞
燕歸嶺被積雪裝飾的素白,相較薊城冬天,這裡的白茫茫沒有那麼厚重。
從燕歸嶺到共工堂總部間新修了條鋪碎石小路,相較白露岩那邊的森林茂盛,燕歸嶺冬季更光禿一些。
小路兩側每隔一段距離會有一座簡易小木亭,再往上走,就會到達一座山中村莊,小路在這裡戛然而止。
村莊是弟子的夜間住所,他們平時訓練場地在燕歸嶺的其他位置,且每隔幾個月都有變動。
仔細調查,能在這燕歸嶺中很多地方都找到些不屬於江湖人士的痕跡,但前提是能進入這裡,並不被發現的一點點收集證據。
共工堂中所能供給的專職訓練弟子非常有限,分發給呂臣與晏氏兄弟二人負責的總計三百人已經抵達堂主大人心裡預計上線,人數再多,鬨出的動靜難免不可完全遮掩。
另有李牧以及他的三十親衛所培育的五十弟子總計八十人,他們都是按照戰場經驗向著夫長方向來培育的。
任何一場戰爭中完全脫產的職業軍人數量都不多,出名的職業番號部隊:例如秦國蒙恬的黃金火騎兵、王賁的百戰穿甲兵。楚國的騰龍,影虎,雷豹軍團。魏國魏武卒等等作為精銳隊伍,往往隻會在關鍵時機出現,負責最重要任務。
對整個共工堂弟子都進行訓練並不現實,但凡能培育出大量夫長式角色在需要時派遣下去作為一隻萬人部隊骨架,那這支部隊就是一支強軍。
在任何戰場上使用都屬於能決定勝負的力量。
李左車帶著陸緯找到李牧後,標準行軍禮,退出屋子,守在門外。
“李將軍邀緯前來,可是為了燕趙戰事?”
李牧已經習慣了不披甲的生活,他站起後向陸緯抱拳行禮後,點頭:“正是。”
“趙地戰場上趙軍潰敗後,在代地上有一支精騎,曾是我的舊部。”
“堂主,我已派人與他們聯係上了,大澤山是否能收納他們成為農家弟子呢。”
提及趙地上趙軍的潰敗以及後續趙國的覆滅,李牧麵無異色。
自從去年被趙蔥取代、離開趙營起,他就已經為此做好了心理準備。
為將者,不能為一場早就注定失敗的戰爭再產生過多心裡波動,李牧在戰場上也一向沒有婦人之仁。他在圍獵狼族時,就曾故意丟下過幾千人為誘餌以驕狼族人之心,最後誘敵深入一舉以步兵大軍團全殲狼族的騎兵大軍團。
“此事我聽呂青彙報過。”
代地有一支從前線潰敗下來的隊伍消息幾個月前李牧就向呂青告知過,與那些殘兵接觸命令還是壽春的堂主大人通過書信親自允許的。
當時趙兵隻有千餘人,俱是騎兵。
但後來經過繼續收攏失散士卒以及代地百姓的自願加入,他們人數現在有五千人之多。
這支隊伍在燕軍入場後受到燕國扶持,燕王丹初始計劃是讓他們簡單休整後重新加入戰場與秦兵作戰。
但時局變化、燕軍落敗太快,以至於他們還沒準備完畢,一切就結束了。
趙公子嘉在代地稱王後,這支隊伍名義上成為代國部隊,然而隊伍假主將始終拒絕代王嘉派遣權貴接管大軍的命令,聽調不聽宣。
代地中親近共工堂的百姓很多,在隊伍還隻有剛開始千餘人時,消息就很快傳到大澤山,進而被李牧知曉。
也就由此有了後麵聯係之事。
殘兵假主將剛直的拒絕趙王嘉,卻不會拒絕李牧,得知李牧消息時,殘兵幾個首領非常高興,甚至迫不及待想要重歸李牧名下。
要招納這些人的任務已經完成,但他們人數從千人膨脹至後,這個量級的新加入弟子,共工堂要吃下這些人的關鍵是找個地方放置他們。
要知道,原先算上齊國,燕國,趙地,魏國的弟子加在一起,共工堂總人數也隻有三萬多。
大澤山脈總計可接納十萬人,分配給共工堂的份額已人滿為患,他們留在代地又遲早會被秦軍再盯上,需要另找地點。
回到大澤山前,該如何安排他們,陸緯左思右想之下,最後將目標看向鏡湖:
“五千人人規模太大,大澤山中接下來會派出千人左右去往南方舊吳越之地,總部可以空出千人規模出來。”
李牧沒有說話,靜靜保持傾聽,他知道陸緯對其他四千人不可能沒有想到。
“代地中後來加入軍隊的百姓最好遣回家中,他們可以成為農家弟子,可我們也僅僅能給予一個弟子名號,想要活下去,後續隻能依靠他們自己。”
陸緯繼續道。
“這部分百姓有兩千人左右。”李牧對此沒有意見,並提供了人數信息。
“剩下的士卒,待在代地的下場,不是淪為苦力,就是成為軍功人頭。”
堂主大人說出了他的想法:“不妨讓他們打出代地,趁著秦燕之戰還未開始,進入燕地,來到燕齊邊境。”
“接下來我會利用農家在齊國勢力,買通邊關守將,分批次將他們送進來後,再送去楚地!”
“楚地地廣人稀,舊吳越之地上有座大湖,被醫家稱為鏡湖,地處偏遠,距楚都城壽春約有八百裡,是共工堂的又一處分部。”
“開墾田地後,可讓趙軍士卒於其生活,以待天下有變。”
“幾千裡的轉移,一旦有誤,就會成為一場災難。”這個計劃有些不靠譜,李牧知道在燕地、齊地,趙軍殘部的補給有共工堂接應,倒也還好,可進入楚地後,路途會無比艱難。
“燕國執意要在薊城固守,薊城的戰局應該至少能拖六個月,如果秦軍求穩,還會持續更久。”
陸緯分析著時間:“三千人先進齊地,齊地五年內不會有戰事,之後再慢慢以商隊形式送人去鏡湖,秦國下一個目標將會是魏,楚地也會暫時安全。”
大澤山附近擠一擠多安置兩千人倒不是擠不下,但本地可耕種的無主土地沒有了,加上鏡湖附近需要人口去填充,這兩千人是派去開墾新的農田的。
有機關耕牛在,共工堂開荒速度很快,楚地水網密布,再以超時代書籍上的辦法多漚製些自然肥料,鏡湖可以成為一處產糧大地。
“謹遵堂主命令!”
恭敬行禮後,此事了結,李牧帶著陸緯去視察軍陣。
在門口看見守在外邊的李左車,李牧突然抬起手指指著他:“堂主,此趟聯絡代地士卒之事,交由李左車去跑一趟吧。”
“哦?”陸緯看著眼前不卑不亢的少年,笑道:“前往代地危機重重,左車乃將軍的親孫兒,未來前途無限,將軍願意派他冒險?”
“正是因為此趟出行危險,所以我才推薦李左車前往。”李牧坦然道:“李左車遇事冷靜,能力出眾,此趟行程關係三千趙軍殘部的生命,需要他去以自己能力幫助堂主完成使命。”
“將軍既然如此說”堂主大人打量著眼前的李牧之孫,有心考校起來:“李左車,你對你們領事的命令如何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