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大丈夫當如是也
燕丹的身份,明麵上是‘上任墨家巨子燕王丹精心培育的繼承人’,身份隱藏,不過墨家之中並非無人有其他懷疑。
畢竟他偶爾暴露出的某些特點,與上任巨子有著較高相似度.
但一來他確實是手持墨眉闖過了墨家禁地、擁有最正統的資格。
二來縱然他就是燕丹、墨家眾人也不會就此剝奪他的巨子之位。
三來,墨家中統領中擁有小聰明的人很多,例如盜蹠、高漸離、曠修,他們都很機靈。擁有技術上絕頂天賦的也很多,例如班大師、徐夫子、庖丁,他們在各自領域中都是領頭羊角色。
至於大鐵錘.此人也有些實力,就是不能在腦子上要求他更多。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整個墨家當中,居然沒有一個是有戰略上智慧的,唯一能與戰略搭的上關係的墨家之人在六指黑俠死後,隻有燕丹。
這可能是墨家最終一步步走向覆滅的最大原因.
一個諸子百家對自己未來的發展沒有戰略方向,隻抱著一個反秦目標,走一步算一步,注定了其在麵對天下風雲莫測的大勢時就像是波濤洶湧大海上沒有船長的大船,唯一副船長還有意指揮著船隻毫無準備的行駛向風暴中心
前進途中的一切危險,墨家隻想著倚靠‘大船’本體的堅固,即機關城的牢固去硬抗,卻不能預見水下隱藏著的危險,怎能不船毀人亡。
在尚且沒有完全順從秦國的諸子百家中,相較儒家伏念張良、農家田光陸緯、墨家嚴重缺乏對大勢預判的人才。
哪怕是道家人宗逍遙子,他也沒有現在就直接率領整個人宗公開反秦。
墨家三人在雲夢市場中找了家客棧住下後,盜蹠利落的外出打探消息,高漸離則一貫的縮在房中修行內功。
燕丹對自己墨家中的屬下一直較為滿意,誠然他們當中沒有‘真正的’聰明人,但正是如此,他才能對這個諸子百家完全把握住,而且這些統領們各自所擅長的本事,真的非常有用。
盜蹠外出後過了一炷香時間,燕丹也走出客棧,離開雲夢市場,左拐右拐,來到項燕的大將軍府外。
在代表墨家正式會談前,他需要用另一個身份,與項氏族長私談一次.
在壽春南部距離遙遠的鏡縣正值豐收之際,陸緯作為堂主,這鏡縣立縣以後的第一束稻穀,自然是由他當著圍觀農家弟子的麵,親手收割下來。
這種萬眾矚目的場麵,陸堂主處理起來雲淡風輕,舉起手上代表希望的稻穀,他堂而皇之的接受弟子們隨之而來的熱烈歡呼。
僅僅一縣之地的呼聲就如此震耳欲聾,如果能在鹹陽宮高殿上接受萬民跪拜,又當是怎樣一幅場景~
為了達到那樣的野望,堂主大人還要堅持不斷的走下去才行!
鏡縣今年開墾的荒地很多,農田中第一刀被陸緯割下後,下一步就是全體一起的搶收,今日的任務可還十分繁重。
但越是繁重,也就代表著收獲到的糧食越多、接下來日子就不會挨餓!
能讓生活變美好的汗水,是真正開心的汗水。
從農田走上來,陸緯微笑著將手上第一把稻子交由一旁弟子去製作成標本掛到縣令衙門高堂上,轉身看著收割大軍,他忍不住想抄詩一首:
“鏡湖岸邊稻梁肥,豚柵雞棲對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
七言絕句這種形式的文學在現在還沒有開發出來,但陸緯隨口一說,身旁懂事的記錄弟子也不管理解不理解、立刻將之抄錄下來,雙手捧著恭敬低頭獻給堂主大人查看。
動筆修改了幾個錯彆字,這張詩原封不動的就作為第一束稻穀的背景,將一起被製作成標本。
混跡在鏡縣三星、四星珠草管事前排中的小言兒,望著田埂上威風凜凜的堂主大人,再瞧著那些低眉順眼的服從弟子們,目光中不由得閃起幾縷星光:這就是真正的權勢!
‘四嶽堂縱然不如共工堂勢大,但等我成為堂主後,可以學習堂主哥哥的手段,將四嶽堂也發展起來!’
“陸堂主。”整個縣中唯一不是農家弟子的蕭何上前幾步,拱手對陸緯一拜:“鏡縣今年發展十分喜人,哪怕僅僅才建縣第一年,我們以後也能夠自行養活全縣弟子,並供給大量糧草反哺給大澤山中!”
“天下之民莫不盼著能日有所食,我鏡縣之治下百姓衣食無憂之餘,更無重役,可謂世間樂土。”
眼下之世道,讓百姓能吃飽穿暖就能解決統治的九成九問題,剩下那一分,還是‘暴民’太貪得無厭。
而鏡縣現在也確實沒有重大徭役要安排,至於縣中建設,那是建設自己家鄉,算不得征役,弟子們不會生出意見來。
戰爭暫時遠離此地,如今的天下大勢長久讓民眾日子過的太好太安逸,其實反倒是一種統治隱患。吃飽穿暖後,他們就有可能要追求其他不該追求的東西了
這一點蕭何注意到了,按道家思想,當然是維持現狀就好,但蕭何除了是道家弟子外,他還屬於陸緯雇傭的管理人才,不客氣的說,為民眾考慮僅為次要,為堂主大人的發展考慮才是主要。
如何讓民眾吃飽同時再重新忙碌起來,是蕭何下一年要做的事。
征重稅也好,向東麵越地擴張也好,都是權力治民的一部分
“鏡縣發展於農家意義重大,但除了衣食無憂外,這鏡縣還有一個重要隱患,蕭縣丞也要想辦法儘快解決才是。”
陸緯對蕭何的讚歎恭維微微點頭,掃視了一眼在場勞作的農家弟子後,突然說道。
堂主大人的動作被蕭何關注到了,他也跟著掃視了一眼在場弟子,馬上明白陸堂主所說的隱患是什麼了:
“從北方來到鏡縣的弟子多為男丁,鏡縣可供婚配的適齡女子很少,這確實十分緊要,我會儘快安排好此事。”
不用陸緯提醒,蕭縣丞對於男女比例失衡之事早先就有計劃:“縣中豐收,以糧食為誘惑可以在其他地界吸引、購買到大量年齡合適的女子來此。”
北方戰亂頻發,尤其是楚國要備戰於秦,男丁被大量征走,多數外縣都是女子嚴重過剩,不得不在田野間承擔起種田甚至勞役任務,以養活自己。
鏡縣有糧,男丁勞動力可能不好找了,可女眷卻不難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