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意外的死亡
大澤山迎來了兩位新客人。
從弟子通稟中獲知了張良與項伯聯袂而來,正在燕歸嶺與李牧暢聊的陸堂主示意弟子先去讓呂青帶著人逛一逛共工堂後,並不著急馬上去見。
李牧前段時間去了南邊鏡縣一趟,鏡縣因為掛靠東甌,並沒有受到秦人的太大打擾,西麵的番縣雖然接待了一隊秦軍士卒,但那些秦軍的目的地也是南邊。
看起來南方百越平定之前,秦國主要精力都不在表現順從的大江南岸地界上。
李牧在鏡縣檢查了李左車、彭越的屬下隊伍,又親自再向南跑了跑,對於那裡的山林,他也忍不住直搖頭。
李牧一生主要經曆的戰場無論是在草原上打擊狼族、還是迎戰秦軍,都與這裡的密林瘴氣環境相距甚遠,在他看來,想要征服百越、隻靠中原七國累積的作戰經驗是不足的。
秦國王翦要是穩紮穩打估摸拿下越人沒問題,可那家夥畢竟很老了,一把年紀繼續在悶熱的南方同熟絡地理的越人勾心鬥角身體肯定熬不住,帝國又不是沒其他將軍可用了。
這裡如果想用武力去強行征服,必須派出正值壯年且具備較強學習能力的將領來一點點推進。李牧年齡也已有五十多,他自認自己大腦反應與體能下降了不少,要打百越會很折磨。
假如站在秦國的立場,或許王離是個不錯的人選,百戰穿甲兵就是適合山林作戰的隊伍,就是此人有些太年輕了些。
而且他的爺爺、父親威望巨大,再讓這第三代去帶領數十萬人大軍進攻越地,多少需要考慮未來軍權的分配問題。
李牧能憑借自己的經驗認為進攻越地將是大坑,秦國實際來考察的將領不會看不出來,王翦大軍征服了楚國地界後隻向百越深入了幾日路程不出預料的也停了下來,這裡的戰事應該不會立刻開始。
秦國需要進行一番專業準備,這一準備至少要花費兩年時間。
對秦國的軍事估計以及自家的軍事估計細算一遍,李牧對接下來共工堂的發展方向以及缺陷地方都心中有數、回來彙報後,共工堂下一年需要調整的重點需要陸緯親自拍板。
這不是簡單的一兩次討論就能有最後結果的,不過粗略方案可以很快討論出一個大概。
一邊與李牧交談同時再估算著另一邊呂青那裡帶張良、項伯的參觀情況,堂主大人準確把握時間從燕歸嶺返回時,正好與三人在一條青梅林小路上遇見。
“子房兄、項伯兄來訪,陸某有失遠迎,真是失禮。”微笑著迎上前抱拳,在陸緯眼神示意下,呂青點頭腳步放慢、轉身離開,留下三人不受打擾。
“陸兄屬下弟子數萬、是大大的忙人,自然不會像我們如此無所事事~”張良笑道,項伯因為遠離楚地、又見到好友,情緒不好低迷,勉強也在嘴邊掛上了笑容,輕輕點頭應和著。
“都是俗事,哪裡比得上子房休閒。”抬手示意向青梅林中,陸緯帶著兩人左轉右轉,最終來到一片稍寬闊的空地上,這兒有一張石桌。
可惜沒有提前準備酒水,不過此地環境也適合與張良、項伯交談。
“我與項伯兄在楚國的相遇是個偶然,沒想到更偶然的是居然還都與陸兄熟識,真是緣分。”張良沒有像其他兩人那樣坐下,而是在空地邊緣折下一枝青梅,望著那翠綠顏色,目露欣賞。
他說完這句話後,在項伯隨後的簡短介紹裡陸緯也知道了兩人之間結識的原因,陸堂主首先對楚國的遭遇表示遺憾之餘,又詢問了兩人下一步的打算。
張良遊曆已有十分深刻的心得需要整理、當然要回桑海城的小聖賢莊。
而且接下來齊國肯定會成為秦國的攻伐對象,他作為小聖賢莊三當家,莊內事務定然很多。
項伯與自己的族人走散,他現在還不知道要去哪裡尋找在那場戰爭中活下來的其他項氏宗族。儘管項氏有專屬的秘密緊急聯絡方式,但需要一定的時間去一點點確認彼此的安全性。
在這段時間裡,項伯大抵隻能在外流浪。
“原來如此.”陸緯低頭思索了一陣,爽朗道:“項伯兄的身份特殊,萬一被秦人發現肯定會陷入危險,作為朋友,我不能對此不管。”
“隻是大澤山看似是農家地盤,實則各種視線背後勢力繁多,但桑海那邊還是安全的,共工堂在桑海城也有分部,項伯兄若是不嫌棄,不妨與子房一起去桑海一趟、在那裡的共工堂分部暫且住下如何?”
“陸兄所言甚是,項伯兄前往桑海,也方便有個照應。”張良轉過身來讚同陸緯意見,並趁機道:“何況,有儒家與農家的幫助,項伯兄要調查的事也能更方便得到線索。”
“哦?”陸緯如張良所料的語氣疑惑起來:“項伯兄還要調查什麼嗎?”
divcass=”ntentadv”“是楚王幼子熊心,正是因為這件事,我才不能去桑海,也一定要與兩位分開了。”項伯肯將這個問題拜托給結識不久的張良,對於陸緯當然是更加信任,因此將事情全盤托出:“這是大將軍在戰前交給我的一項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