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告密的小言兒
“諸子百家中,墨家反賊冥頑不顧!”
嬴政提及墨家時,語氣不免又加重了些:墨家很早前就與大秦為敵,是徹頭徹尾的反賊,甚至上任巨子還是時任燕國太子的燕丹、其組織了瘋狂的計劃想要刺殺自己。
未親政前,嬴政每天都生活在不安定之中。
呂不韋倒台後,政治上的各種明槍暗箭儘管也數不勝數,但他高貴的秦王身份使得他總是有著天然的上位者地位與心態去應對它們,直到那次殘虹劍落地的金屬咣當聲,又讓他回憶起了某些不好的記憶.
每個人的身份或許不同,但身體結構是相同的:被殺就會死。
唯獨生死這一點無論是傳承數百年的王族還是卑微的流民、人人平等。
“道家自詡追求超脫,在太乙山中受我大秦庇護、對外的學說影響力不斷擴張,卻不曾為我大秦統一出過絲毫力量。”
“齊國儒家小聖賢莊號稱天下讀書人的楷模,名聲之廣受萬民敬仰,甚至是六國反賊他們也能以求學之名收留。”
“農家大澤山弟子十萬,受其影響的男女老少百姓更能達到數十萬。”
“六國覆滅後,諸子百家的影響力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他們是大秦千秋萬代的隱患!”
說到這兒,嬴政右手重新握上劍柄:“從某些程度上來說,即便是寡人,也不能輕易去罷黜他們、使得天下免於震動。百家與六國權貴殘黨的民間影響力,該如何消除”
大秦鐵騎能踏平邯單阝、薊城、廣陵,自然也能輕易踏破太乙山、小聖賢莊、大澤山。
但與六國王族所不同的是,諸子百家傳承久遠,覆滅它們與要求它們當順從帝國相比,後者更有利於短期的國家安定。
包括山東六國的底層權貴也是如此,封建的雄心君主定然是想要追求將中央集權做到無限大,可現實裡大概率不可能做到。
“諸子百家根深蒂固,但他們是王上之民。”蓋聶知道自己這句話可能不太受到嬴政喜歡,卻還是按照自己的真實所想道:“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王上隻需讓天下治理歸於盛世,則問題自解。”
嬴政果然對蓋聶的話沒什麼反應,而是看向低頭趙高:“說說你的看法?”
趙高稍微思索一陣,尖著聲音語氣恭敬道:
“奴婢以為,‘聖人之治民,度於本,不從其欲,期於利民而已。故其與之刑,非所以惡民,愛之本也。’”
“刑勝而民靜,賞繁而奸生。以大秦法律要求諸子百家必須遵循,然後打擊他們當中的叛逆者,壓榨他們當中的順從者,自然就可以讓天下安定了。”
趙高的想法關鍵出自於一個已經亡故的名字:韓非。
秦王喜歡韓非,哪怕韓非是死在秦國監獄所以趙高主動學習韓非的思想,這是他博得秦王信任的一個關鍵原因。
在韓非的思想裡,對百姓施加嚴刑峻法,這並非是在傷害他們,而是愛護,因為現在的百姓與上古時期不同、是天生有惡的。
被亂世影響的百姓喜歡無法無天的感覺、不喜歡刑罰,所以實施嚴厲的刑罰、再補充一些恰當的獎賞,就能讓他們安定下來,這樣就不會作惡了,這自然在根本上是對他們友好的舉措、是愛民的手段。
那些寬容的治國理念,如果是上古時期、民風淳樸當然可以用,但現在還用,就是在鼓勵百姓去作惡,是在真正謀害百姓!
韓非對於嬴政來說,是一個複雜的名字,趙高引用他的語句,這對於熟讀韓非子全部文章的嬴政來說再熟悉不過了:
“不錯,韓非子的思想,才是真正稱王稱霸的思想,對於諸子百家,在天下安定後,羅網多注視些。”
“奴婢領命。”受到誇獎的趙高馬上下跪遵旨。
至於蓋聶嬴政看了沉默的他一眼:鬼穀畢竟也屬於諸子百家的一員啊!
大澤山裡當然不知道秦王宮後花園發生的事情。
在趙高還在向鹹陽返程的時候,陸緯從六賢塚內輕而易舉的獲得了九星珠草,將之珍重的掛在腰間。
作為新的農家俠魁,按理說要一如昔日小聖賢莊的伏念繼位一般、舉行一個重大的儀式,這是‘立名’過程,再苦也不能省略。
但農家如今有三個堂主位空缺,烈山堂、魁隗堂裡要發動一場新的大清洗、蚩尤堂也不能逃過,接下來農家的任務將十分繁忙。
而且現實情況裡,秦國大軍已經伐滅了代國,正在進攻遼東燕國,同時有線索稱秦國在聚集大軍還準備隨時對齊國展開攻伐,天下局勢十分緊張。
這種時候舉行儀式,除了大澤山裡,其他地方的農家分部弟子不能派代表趕回,且與農家交好的其他諸子百家.九流裡主要、也僅僅隻有一個小聖賢莊亦不能派出重要人物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