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李斯終到
秦相國大人的車隊沿途不會遇到任何阻礙,因此行進速度很快。
可直到車隊進入東郡,大澤山裡都還沒有接到相國大人要來的提前通報,看來李斯打算來一場突襲,或者是陸緯猜錯了對方意圖。
對此陸緯卻也不急。
對方無論要做什麼大澤山裡都已經做好了充足準備,對方會來是他以最大惡意去揣測李斯行動,因為相國大人若來他這個俠魁不在的話會讓農家多出些小麻煩,眼下是關鍵時刻,能少麻煩就少些麻煩。
不來當然更好,李斯的曆史結局雖然是被趙高算計成了小醜,但他能從一名楚國文書小吏華麗轉身為大秦相國,能力不容小視,被這樣的一個人惦記可不是好消息。
但該來的總是要來的,在山下劉季派來的弟子通報下,李斯還是來了。
相國大人身份尊貴,當然不會屈尊親自來到大澤山當中,而是在曆城小息,隻召陸緯下山前往拜見。
劉季是神農堂總管,在朱家前往太行山後,他暫管神農堂事務。
不過這僅限於名義上,農家六堂自近二十年前的魁隗堂醜聞起逐漸分裂,在陸緯擔任俠魁後又重新趨於一統,因此雖名分六堂,但多數事務都漸漸有了統一的管理機構。
例如阿雨的烈山堂對內監察就包括每一個堂在內。
劉季性格豪爽,但愛賭,小無賴氣息味很重,什麼朋友都愛交,優缺點明顯。
不過他最可用的一點是識時務而又不缺膽識,麵對不同的人劉季很清楚自己該說什麼話:他既能表現的膽小如鼠,也可以大義凜然,這一切隻由麵對對象而定。
自司徒萬裡死後,相較於在大澤山內部與陳平、阿雨、姬言等俠魁嫡係共同相處,他更樂意去和普通弟子們在賭場混跡。
因此陸緯果斷將大澤山周邊的小鎮門戶交由他來負責雜事,阿雨的監察隻負責監察。
劉季很滿意現在的生活,他如今平時多去賭場青樓放蕩、結交三教九流朋友同時,也沒有忘記自己職責:對於不同身份目標要進入大澤山的應對方式靈活應變。
大澤山往常氣氛輕鬆又不失端正,但在李斯使者來後,立刻變成散漫而又鬆懈,使者報完相國命令後將自己所觀察到的農家狀況如實彙報,令李斯對農家評價降低不少。
這是劉季能做到而典慶就做不到的,如何合理安置下屬位置是個重要能力。
示意自己知道了揮退報信弟子,陸緯扭頭看向桌上劍架:按理說見李斯不該帶劍,可估摸自己此趟下山短時間裡可能都回不來了,索性將吞海劍取下係在腰間。
大概率自己要直接隨著相國大人的車隊繼續東行去桑海。
“南公是當世大賢,知識淵博,不知對這農家如何看待?”
李斯在曆城縣衙驅退了閒雜人等,隻留下了楚南公、星魂兩個陰陽家代表作陪,連公孫玲瓏都被驅退。
農家俠魁手下十萬弟子確實不同凡響,然而他們在朝堂上權勢近無,這就讓李斯有了輕視陸緯理由的同時,又不會真的去羞辱對方。
因為農家看起來永遠不會對法家以及李斯自己的權勢造成威脅,這樣的目標自然是結為朋友比樹立仇敵要好。
這一點他的態度對農家就和對儒家完全不同:儒家雖然不受皇帝陛下重用,卻終究還是留在了朝堂上。
而長公子殿下偏偏又有所偏袒於儒,如果長公子繼位,或許短期裡儒家仍然會被法家牢牢壓製,可數十年後乃至百年後究竟會不會發生反轉很不好說。
道統之爭再加上李斯與儒家的私仇,他對儒家是一有機會就施加打壓。
農家這方麵就沒必要了,雙方賽道不同,農家十萬弟子又不可能儘數剿滅。
“咳咳”楚南公話未說咳先出,一副極度衰老模樣:“農與農言力,士與士言行,工與工言巧,商與商言數,農家所重民食,是非常重要的百家之一啊.”
十分官方的說辭,楚南公自投靠李斯以來,有用的建言獻策著實不多。
不過李斯養著他也僅僅是因為‘楚南公’這個名字,哪怕知道楚南公對自己多是糊弄,卻也完全不在意,笑著點點頭:“那這陸緯又如何呢?”
“陸緯啊,此人我曾聽說過一些故事,他與相國大人著實有幾分相似。”
楚南公雖然幾年前對韓信說過不願來大澤山,可他多次幫助過陸某人,對陸緯當然也不會有什麼厭惡,何況反秦勢力在機關城遭遇重創,大澤山不能再被打擊。
在李斯麵前,他選擇為陸小子說些好話。
“哦?”李斯驚詫:“願聞其詳。”
“我卻也知道陸緯此人故事。”在李斯詢問的時候楚南公再次劇烈咳嗽起來,良久後他才似乎終於緩了過來,可這時話語權卻已被星魂接過:“他年少被趙國征入軍隊,進攻燕國,但因為不願履行軍人職責,反而帶著同伍隊的同胞逃入燕地作為難民。”
說到這兒,星魂詭異的笑容下眼神瞟了眼安靜的楚南公,眼中流出莫名戲謔之意:“在難民隊伍裡他混入農家在燕國的分部,不過短短幾年不僅成為了分部管事,還被大澤山總部的共工堂主周河看中,選為總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