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徒,留在這裡,是有什麼事情還要說嗎?”加洛林走到李啟的旁邊,如此問道。
“教授,你剛剛談到了飛向天空的機器,你說,可以用大炮將人發射上去,我想聽聽具體的技術細節,說不定……可以嘗試一下。”李啟如此說道。
“嘗試,你準備進行實驗嗎!?”加洛林驚訝。
這可是一筆不小的花費,如果有成員能夠進行實驗,那自然是再好不過了!
“是的,如果可以的話,我想試試,想知道一些技術細節。”李啟如此說道。
“好事,教會會支持你的,你想知道什麼?還是從最基礎的開始?”加洛林問道。
雖然說是詢問,但實際上,他馬上迫不及待的開始了自己的展示。
他拉開了之前不曾拉開的一些帷幕,下麵都是一些黑板,通過紅外燈光照明,對這裡的土著來說,這就是‘亮堂堂’了。
“經過我的研究,我發現,火炮用實心彈、空心彈和其他炮彈進行射擊的規律以及通過試驗而確定的射擊規則,炮彈飛行距離、射角和裝藥量之間的已知的關係,還有炮彈與膛壁之間的空隙所起的影響和造成射彈偏差的其他原因所起的影響。”
“雖然我們已經計算得出了,在真空中,朝非垂直方向拋擲任何重物,都會形成一條拋物線,這一事實雖然已經是火炮的基本原則,但是隨著運動物體速度的增長而不斷增大的空氣阻力,卻使拋物線理論在炮兵方麵的實際運用中發生極大的變化。”
他一邊說,一邊在黑板上寫寫畫畫:“例如,根據我在戰場和射靶場的測算,炮彈初速為每秒1400—1700尺的火炮,其彈道和理論上的拋物線相差很大,以致隻要成20度左右的射角射擊,就能達到最大的飛行距離,而按照拋物線理論,這一射角卻應當是45度。”
這位教團領袖,輕而易舉的就說出了一些可怕的事情,什麼戰場,射靶場之類的。
不過,李啟其實知道,加洛林暗地裡的身份是一個密教教團的首領,主持著探索天空的任務,但他明麵上的身份實際上是一位大學者,國家陸軍的特聘學者,炮火的專家。
“根據我的實驗和測算,結果相當準確地斷定了這種偏差量,並依此確定了每種火炮在采用一定的裝藥向一定的距離射擊時應有的射角,但是,影響炮彈飛行的還有許多彆的因素。首先是存在著空隙,即炮彈直徑和炮膛直徑有差彆,因為為了便於裝填,炮彈直徑應小於炮膛直徑。這種空隙,第一使裝藥爆炸時膨脹的氣體漏掉,換句話說,使爆炸力量減弱了。”
他喋喋不休的不斷說著自己的專業知識,似乎真的很想讓眼前的學徒學會怎麼判斷射角,然後用這些知識把自己發射出去。
“還有一個點,這能使炮彈不能在賦予的方向上正確飛行,結果發生方向偏差或高低偏差。其次,裝藥的重量和它在發射時的狀況必然是不一樣的,炮彈還會由於其重心與圓心不一致而產生的偏心現象,也引起各種偏差,偏差的大小則決定於發射時重心與圓心的相對位置,公式我就寫在這裡,此外還有許多彆的因素,使炮彈雖然看來是在同樣的條件下飛行,但是產生的結果卻不相同。”
“如果想要通過發射將人送入天空,需要嚴密的測量和計算,我這裡有一份數據對應表,或許可以幫得上你。”
“隻要在裝藥量是炮彈重量的三分之一的時候,而炮管的長度是口徑的16到18倍之間,如果進行直射,炮身處於水平狀態,那麼炮彈約在300碼的距離上落地,如果增大射角,射程可增至3000或4000碼,但是距離這樣遠時,炮彈即失去命中目標的任何可能性,所以還是需要取舍。”
他的話語相當的瑣碎,語速非常的快,手也在黑板上不斷寫著公式,畫著拋物線圖,訴說著各種裝藥的性能,炮彈要承受的衝擊力等等。
很顯然,他對於‘把人裝在鐵球裡通過大炮發射上天’這件事,早就籌謀已久了,如今李啟提出想進行實驗,一下就把他抓住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