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頭會死,凡人也會死,眾生總是不計其數的死去——
甚至可以說,他們活著就是等待著死去。
那些自以為證得了‘永生’的凡人實際上也沒有獲得真正的永生,在具備實在性之前,他們的永生隻不過是稍微長一點的生命,根本談不上遠離死亡。
因為就連組成他們的物質也會消亡,一切的事物都會毀滅。
但是,昊天不應該死。
這是不對的,世界的靈魂不能死,甚至它的一個組成部分也不能。
整個完整的,永恒的宇宙。
天空中所有的恒星和行星,每一個原子和分子,它們之間的距離,力,相互作用。
所有的世界,所有的時空,所有的陸地,海洋,天空和那裡麵的生命……
過去所有的日子,現在所有的日子,未來所有的日子——
能夠看見所有的思想和所有的情感,所有的遺憾和所有的希望。
一顆石頭、一根蠟燭、一個高等生命、一座村莊,乃至於一個星係,以及一個個可觀測宇宙,都不缺少,所有事物在真實位置上的每一粒塵埃都在於此。
如果昊天死去了,那這一切該變成什麼樣子?
這個現實宇宙的靈魂將會逝去。
似乎是察覺到了此刻李啟正在思考的事情。
太歲突然開始了一場‘演道’。
他在演示,當一位嶄新的‘昊天’誕生之後,這個世界將會變成什麼樣子。
在太歲的演示之中,一個‘溫柔’的昊天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個躍動的活力和極度的平靜自相矛盾的混合而成的強烈意誌,這個意誌的主觀性極強,以至於他完全沒有任何‘溫和’的意味
在此之前,每一塊石頭、大海、樹木、空氣、太陽,都在說著不同的話。
而現在,它們卻說著同一句話,歌頌著同一個昊天。
大海與太陽分享一切,樹木和道路一起歌唱,大地意識到空氣,空氣留意著大海。
自然環境中的每一個元素都與周圍的其他元素和諧共處,大家都是一體的事物。
那時候,眾生將會變成一個‘圓’。
隻是,每一個圓的大小都不一樣,互相一層層的套在一起。
每一個自己,都像一個小圓的圓心,這個小圓的圓心,和一個大得多的大圓的圓心重合。
所有的圓心都重合在一起,不同的圓,不同大小的圓,共用一個圓心。
所以,每個人的自我,都和這個嶄新的‘昊天’相遇了。
對每個人來說,他們都將麵對降臨的嶄新昊天。
太歲展示著這一切。
李啟看著這些……
然後,他突然說道“我現在理解昊天了。”
太歲那隻占據了半顆星球的巨大眼睛突然皺眉。
“這世上,還是多畫幾個圓,多幾個圈比較好。”李啟如此說道,隨後轉身,準備離去。
“你要為了昊天放棄自己的道途!?”太歲大聲叱喝,有些不可置信。
“你說什麼胡話呢?這就是我的道途,若是要為了滅魔而毀滅眾生的可能性,那我寧願和天魔握手言和。”李啟回答道。
“你不可能和天魔握手言和,你這是把性命交給天魔!”太歲繼續呼喝道。
是的,如果李啟選擇不滅魔,無法進行下一步,那麼等天魔結束這段時間之後,李啟恐怕真的要被天魔弄死了。
他能等到下一步嗎?能等到變成‘太古’之後的那麼長的時間嗎?
然而李啟頭也不回,隻是擺了擺手,說道“道不同,不相與謀,我自去找昊天商談,你們要是對我有意見,可以在這裡和我出手。”
語罷,李啟朝著‘天庭’走去。
但凡有人想攔,那就來攔。
試試看他李啟現在是不是還和以前一樣,不擅爭鬥。
不過,太歲並沒有阻攔李啟。
隻是悄然消失在這裡,走的時候,還伸出長長的舌頭,將旁邊的幾顆星球舔舐吃掉了。
看得出來,他心情不是太好。
他有些不太理解李啟為什麼要放棄。
根據以往的了解,李啟並不是什麼堅定的昊天支持者。
而且,昊天毫無疑問和他有道爭,他有充足的理由和完全不可動搖的決心來執行滅魔計劃。
而現在,他為了昊天,選擇了放棄自己的滅魔計劃,甚至可以說在遙遠的未來放棄了自己的生命。
真是匪夷所思,是什麼事情促使他做這件事?
二品主動選擇放棄生命並不是少見的事情。
不談很遠的事情,陽真鉛,因為道途斷絕,所以主動選擇尋死。
又比如,人皇隕落之時,就有一些人道二品殉道而死。
再比如,巫神山的二品們為了靠攏大道契機,適合日月行路的二品儘數隕落。
為道而死,對二品來說很好理解,甚至可以說是二品們僅有的幾個死因之一。
可李啟這也太奇怪了。
怎麼會有人放棄道途,以保衛昊天為己任?仿佛那位最高實在,以及支撐萬物的結構是軟弱無助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甚至可以說,李啟的這種態度,是一種對昊天的輕視。
昊天才不需要他的憐憫,不需要他‘高抬貴手’。
一個二品而已,犧牲自己的生命去保護昊天,又能保護的了什麼呢?昊天需要你保護嗎?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李啟到底得到了什麼答案?
太歲不知道。
不過,他知道一個普適的答案。
人們有時候會選擇遷移。
有的時候是遷移自己的住處,有的時候是遷移自己的工作,有的時候是遷移自己的思想。
這種被稱之為‘變化’。
人的想法會產生變化,曾經的無神論者可能因為某件事變成虔誠的神隻信徒。
人的住處可能會產生變化,有時候會從一個地方搬家到另外一個地方。
人的工作也會產生變化,今天還在做這個工作,明天很有可能就去乾另一個不相關的工作了。
那麼,是為什麼產生這種變化呢?
是什麼使他們離開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