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個月時間,李啟橫跨十五萬裡,親踐者一十二國,各有不同風景。潽
山川物產異彆,風俗性類有差。
一路之上,經過了各種不同的佛門派彆,李啟也出手弄死了幾個。
有的小國,方圓不過東西千餘裡,南北六百餘裡,但物產豐富,宜穈、麥,有粳稻,出葡萄、石榴,多梨、柰、桃、杏,李啟在這裡吃到了很多熟悉的水果。
途中還看見了一處龍駒的發源地,名喚大龍池,傳聞諸龍易形,於此處交合牝馬,遂生龍駒,此處龍駒繁多,其中強者難馭,但龍駒之子容易馴駕,所以此國多出善馬。
還有一個國度名為‘屍棄尼國’,國土內沙石遍野,林樹稀疏,花果寡少。氣序寒烈,風俗獷勇,忍於殺戮,務於盜竊,不知禮義,不識善惡,迷未來禍福,懼現世災殃,所以對外殘暴不仁,時常掠奪,但又極端虔誠,全副身家以供香火者不在少數。
有的是和禪智和尚類似的,佛魔雙修,突出一個血腥恐怖,麾下國度人性暴急,不識罪福,形貌鄙陋,俗無禮法,不知學藝,但畏懼佛僧,喜好以血祭來取悅僧侶和佛陀,還擅於製作‘五甘露’。
李啟路過之時,因為隱藏了修為,所以被對方埋伏,想要捉住李啟煉成血骨。潽
於是李啟將其全部誅殺,粉碎了神魂,使其不得入輪回。
李啟做這些事情的事情,也很疑惑……
說是佛魔雙修,可是,這既沒有佛,也沒有魔,佛魔兩家都沒有這麼低級。
魔道確實可惡,甚至達到了可恨的地步,受到了無數人的敵視,因為魔道本身就是建立在其他修行者的痛苦之上的。
但魔道修士的本領,他們的力量,足以令其他道統承認他們的地位,甚至讓他占據天下九地之一。
什麼血祭,搶掠,供奉香火之類的事情,就連魔道都不屑於做,就好像小偷小摸和江洋大盜的區彆一樣。
而佛門,則更加不可能推崇這種行為,這種所謂的‘佛魔一體’,真是低級到兩邊都不想要的程度。潽
隻是,佛門並不在乎一時的死亡或者生命,所以對他們也並無什麼特彆的應對措施,一切對錯,都會在時間下得到澄清。
彆說這些普通人的生死了,昔日不少佛子就喜歡動不動輪回十次甚至九次,譬如一位叫做金蟬子的,就是十次輪回之後才終於得道,生命對他們而言並不是那麼重要。
也正是因為這種事情,所以導致了佛門幾乎對這些事情完全不管。
既然他們不管,那李啟就來管管。
一路上也弄死了不少,反正也無所謂,既然死亡不是終點,那殺人自然也不會是罪過。
雖然殺人好像確實是佛門戒律來著……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想的。
反正李啟不是和尚,無所謂了,不在乎這些事情。潽
該殺就殺。
因為這些事情,殺人,觀光,聽聞佛法之類的,所以在路上耽擱了半年左右,但半年之後,李啟也終於來到了自己的目的地。
這也是淩霄國主給李啟介紹的人脈所處地。
荼吉尼天。
因為是有人介紹的,所以李啟特地專門尋找了許許多多的文獻和巫神山內部的典籍,專門尋找此處的介紹。
在經過了很多波折之後,也算是對這個地方有了初步的了解。
荼吉尼天,又名為空行淨土,執掌此處的乃是傳說之中的白辰狐王菩薩,或者按照佛門的習慣,直接以‘荼吉尼天’來稱呼她。潽
佛門的小小習慣,對一些沒有特彆尊號的大能者,一般是以他們執掌的‘諸天’來命名。
白辰狐王菩薩執掌荼吉尼天,那就稱呼她為荼吉尼天,包括大黑天也是。
大黑天真正的名字是摩訶迦羅,執掌大黑天,便以此來稱呼他,其他包括吉祥天,大自在天,大梵天,無想天,空無邊處天,都是這樣的。
荼吉尼天本人,其係大黑天之眷屬、夜叉鬼之一,有自在之神通力,四門神供之一神也。慧琳音義三十五曰:“荼吉尼,則鬼之總名,能魅人,與人通者也。”
白辰狐王和很多天部一樣,有著不堪的過往,後被點化而皈依,其可以預知他人的生死,但曾經喜好以人心為食,汙穢不堪,是一位名聲不佳的奇特神怪,但是被點化到現在,倒也沒有惹出過亂子,應該是已經改邪歸正了。
據說,其本來是一位禍國之妖姬,於遠古時期蠱惑了一位上古人皇,引發了巨大的動亂,直接導致了人族被天庭打穿,大量人族大能投身神道或者死亡。
所以,後來經過一番波折,被人族斬殺,但雖然斬碎了身軀,湮滅了神魂,卻仍然有一部分僥幸逃生,逃到了東海的一座小島上,化作鬼怪妖邪,最後被大黑天降伏,皈依佛門,成為了如今的智慧空行母,白辰狐王菩薩,荼吉尼天。潽
而淩霄花神介紹給李啟的落腳地,就是在這裡。
據說,豐德寺當初接納自己的那個帥哥狐狸和尚,叫啥來著李啟忘了,他就是從荼吉尼天之中出來的。
可惜了這個和尚,其實李啟對他印象挺好的,但據說他在那一次魔道襲擊之中身亡了。
命運無常啊。
這麼想著,李啟來到了荼吉尼天的佛寺之中。
這個佛寺的位置,是在烏仗那國,周五千餘裡,林樹蓊鬱,花果茂盛,寒暑和暢,風雨順序。隻是人性怯懦,俗情譎詭,好學而不功,禁咒為藝業,喜好穿白色衣服,崇重佛法,敬信大乘,僧徒一萬八千,多有白辰狐王菩薩的廟宇。
李啟隨便來到了一間廟宇,就好像一個普通香客一樣。潽
不過,他按照淩霄國主的方法,在那一座白辰狐王菩薩的菩薩像麵前盤坐起來,點燃香火,開始冥想,念誦咒文。
四周倒是也有不少僧侶,不過看他這麼輕車熟路的樣子,那些僧侶也沒有太過於上前,畢竟李啟一看就是個熟手。
實際上也確實是個熟手,這半年來,他參拜各路寺廟,起碼也得有百座了,已經非常熟悉大致該做些什麼,甚至都用不著迎客僧。
一邊誦經燃香,一邊觀察著白辰狐王菩薩的菩薩像,李啟可以看見,那大體上是個慈眉善目的女性雕像,乘坐白狐,和大部分菩薩像看起來大差不差,隻是有些妖嬈,但大體上還是端莊得體的,能從上麵感知到一種莊嚴的氣魄。
李啟觀察著菩薩像,隨著香火的燃燒,四周煙霧繚繞,青色的煙霧將他籠罩,他的精神也似乎被蒙蔽了。
李啟馬上停止念誦佛經,看向周圍。
不知不覺間,四周的佛寺消失了,眼前似乎隻剩下了這一座菩薩像,青煙繚繞之外的世界,好似消失了。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