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丁過萬,無邊無際,李善前世就聽過這句話,這一世在館陶城外也見識過阿史那·社爾所率的萬餘突厥大軍,但直到今日方才知曉,這句話未必正確。
昨日三千突厥兵,在李善看來已經是鋪蓋地,但今日,他才發現,這才叫鋪蓋地。
寨堡四周,隻留出了射程之內的一段距離,而寨堡本身,好似是汪洋大海中的一隻帆船,放眼望去,看不到草,看不到地,甚至連遠處的都看不見,這叫徹地連。
視線之內,隻有黑壓壓的突厥騎兵,耳邊響起的,除了士卒濃重的喘息聲外,隻有敵騎的呐喊聲。
李善努力摁耐住心神,沒向一旁的張士貴問出“守得住嗎?”之類的問題,當日館陶城內,雖然田留安很大可能在能力上弱於張士貴,但館陶縣城內兵力充足,麵對數萬大軍圍攻也有堅守的信心和把握,但現在……
“不止五萬吧?”與突厥交戰多年的薛萬徹忍不住問了句,五萬這個數字是前李善在雁門關的。
張士貴遲疑了會兒,“應該不止,至少六七萬之眾。”
李善自然不懂什麼望兵之法,但卻懂得,薛萬徹、張士貴都是初唐名將,連他們都難以估量敵軍數量,隻能明來襲敵軍數量遠遠超過了他們的預計。
“未必。”朱瑋安慰道:“草原各部以部落為數,多者數以萬計,少者不過一兩千……”
李善從牙關迸出了兩個字,“馬邑。”
朱瑋猛地反應過來,突厥想攻打河東,不可能放過馬邑,隻來攻打顧集鎮,所以突厥此次出兵,兵力應該不僅僅是寨堡外這些。
張士貴和薛萬徹都瞄了眼李善,你信誓旦旦的突厥不會提前來襲,結果人家真的提前來襲,你突厥不會舉國來犯,結果人家真的舉國來犯……
一旁的王君昊麵無表情的在心裡想,也不知道在雁門關的蘇定方會怎麼想,還在長安的淩公會怎麼想……
這時候,外間親衛傳稟,溫邦大步走來。
“問出來了?”薛萬徹搶著問,昨日大戰,斬殺敵軍千餘,俘虜數百,審訊後得知,突厥上層發令,必取李善頭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