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中靖國元年,太後駕崩,諡號欽聖憲肅皇後,而即位兩年的趙佶一改調和政策,任用蔡京為相,崇法熙寧變法,決定次年改元崇寧,正是此意。
朝堂之上風雲波詭,宋徽宗一方麵想要勵精圖治,開啟變法,一方麵卻又任用高俅、童貫、蔡京、楊戩四人,北宋正式走上了下坡路。
永興軍路,京兆府,長安縣外首富寧家的莊子中,傳出一聲長嘯。
寧羽來到這個世界已經二十年整了。生他的時候,母親難產去世,所以家裡對他格外寵愛,父親、二叔、二嬸和三叔都是要什麼就給什麼。
起初,他隻是以為這就是個普通的宋朝,想著讀讀書,當個富家翁混過去就算了,畢竟前世他也就是個混得不錯的網文作家,能拿的出手的,也就是燕京大學古文學碩士的學曆和年入百萬的稿費罷了。
寧羽的第一個衝擊就是,四歲逛街的時候,聽到了說書人講了丐幫幫主“劍髯”汪劍通率領弟子喬峰以及中原武林群雄在雁門關外阻擊遼國打草穀的部隊。
於是,寧羽意識到了,這個世界並不是金錢就能夠解決大部分問題的富慫,而是金老爺子筆下的“有情皆孽,無人不冤”。
雖然自家平日樂善好施,但還是怕被哪裡出來的一個高手,“劫富濟貧”,畢竟他眼中的護院都是白給級彆的選手。
最關鍵的是,重活一次,至少也得看看喬幫主的音響藏在哪裡,作為穿越者,不得幫幫喬峰嗎?
於是,四歲的寧羽表現出了對武學的強烈渴望,長跑,舉小型石鎖成為他每日課業之後的必修功課。
畢竟武俠世界,靖康之恥這種東西,是可以想辦法扭轉的。
他的父親寧理看在眼裡,卻也沒有阻止,反而利用鈔能力,幫助他加大力度。
再後來,他六歲那年,他父親把他叫到了祠堂,推開暗門,帶他進入了密室,密室之中赫然供奉著兩個排位。
“睿武孝文皇帝世宗柴諱榮之靈位”和“曹王柴諱熙讓之靈位”,他才知道,原來他是五代十國第一倒黴蛋,柴榮的後人。
曹王柴熙讓,在陳橋兵變之後就下落不明,其實是改姓為寧,偷偷跑到了長安縣。
這是當年十朝元老馮道臨死前留給柴榮的遺言,所謂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鳥之將亡,其鳴也哀。
馮道,作為五代十國最大“混子”,曆任十國,地位顯赫,臨死前和柴榮說,“陛下不如老臣,老臣曆經十國,隻因老臣非君,臣不必死,陛下寬仁,老臣隻望陛下有備無患。”
於是,柴榮就將存在感極低的曹王柴熙讓作為了家族血脈的延續,安排了一個長安縣豪強寧家的身份,一旦事情有變,就讓心腹帶著柴熙讓走密道離開汴梁,逃往長安,為柴家留下一脈香火。
當然,這些都是寧羽的父親寧理和他說的。說完這些,寧理讓寧羽給先祖上了香,祭奠了靈位。
從密室的書櫃裡,拿出了四本書,遞給了寧羽,“你若願意習武,這幾本書,你就拿著吧。”
寧羽從父親手中接過這四本書,分彆是《黃庭經》、《四象掌》、《兩儀箭》和《黃庭真功》。
“先祖天資聰穎,不光善騎射,更是喜好黃老之術,從這本《黃庭經》中參悟出了這本《黃庭真功》與《四象掌》,當年先祖正是憑借《黃庭真功》與《四象掌》和段思平、慕容龍城江湖爭鋒。後來先祖得了皇位,繼承大統,將當年的騎射功夫化為《兩儀箭》。”
“當年玄祖從汴梁離開,就帶著這三本書。不然你以為我們如何在這長安縣安身立命。每一代必有一人習武,為父對武學興趣不大,這套武功就交給你了,你要有不懂的地方,就問你三叔吧。”
“三叔?”寧羽小小的腦袋,大大的問號,他印象中的三叔是個另類的紈絝子弟,一不貪財,二不好上色,整日裡病懨懨的,滿腦子求玄問道,神神叨叨。
“你三叔放到江湖上,也算得上是一流好手,他對《黃庭經》的理解不弱,隻不過先天不足,所以才卡在這裡不得寸進,你要虛心請教。”
當年六歲的寧羽一臉天真的看著寧理,心裡卻是想到了姑蘇慕容,心說,我家在長安縣算得上首富,放眼整個陝西路也是數一數二的茶商,該不會?
“孩兒確實喜歡練武,但咱家不會要興複大周吧?”
寧理直接氣樂了,反手給了寧羽一個爆栗,“你小子聽說書聽多了是吧?真以為皇帝是那麼好當的?如今太平盛世,你爹我閒的沒事,要造他趙家的反?這話,也就在密室裡說,放到外麵,可不敢亂講,皇城司你以為是吃素的?”
但這話在寧羽心中卻埋下了一個種子,畢竟靖康之後,皇城司可能真要吃素了。
就這樣,寧羽從六歲開始,就開始跟著他三叔寧恒鑽研道經,參悟黃庭,修煉武學。
《黃庭真功》走的是道門的修行方式,講的是煉精化氣,以心火點燃腎水,化為黃庭真氣,從下往上搬運真氣為“陽升”,從上往下搬運真氣為“陰降”,“陽升”與“陰降”合為一個大周天,當周身真氣充盈百脈,周天自動運轉,便為江湖之上的先天境界。
《四象掌》出自《易經》走的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無窮”的路子。如果修煉到高深境界,悟得四象,那四象可化繁為八卦,也可化簡為陰陽兩儀。
至於《兩儀箭》,乃是當年柴榮化弓箭為箭氣,兩儀分陰陽。陰箭奇詭多變,無拘無束,縱性自在。陽箭堂堂正正、大開大闔,厚重古樸。
修煉之初,寧羽還鬨了個大笑話。他問寧恒,“三叔,你還有多久能夠成為先天啊,那就是江湖上的頂尖高手了,我看《黃庭真功》裡說,要真氣充盈百脈,是不是任督二脈最難打通啊,是不是打通了就可以成就先天啊?”
寧恒聽完這個問題,笑得前仰後合,“小羽,我的大侄子啊,你是要笑死三叔嗎?就你三叔我,先天不足,也是心脈有些狹窄,也是百脈具通,彆說打通任督二脈,就是有一處經脈先天不通,估計都活不成啊。三叔沒想到,給你講的一個武學常識,竟然是正常人都是百脈具通的,經脈阻塞那是生病了。”
寧羽一臉尷尬,隻能裝死。
“小羽,你記住,我們修煉,是為了讓氣血更好的在周身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