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俊能身為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雖然沒有兼任省委編辦主任,但卻分管著編辦工作。
見農俊能有興致,林方政也稍稍有了點底氣,甭管有用沒用,能有這個機會為朗新爭取一把,他責無旁貸。
“而製度創新,除了重要的經濟製度創新外,還有另外一項重要改革,那就是政治改革。中央在黨和國家機構改革上向來有五年一小改,十年一大改的傳統,為的就是及時改革那些不適應時代和發展需要的政治體製。黨和國家機構,既是管理者,也是服務者。根據形勢需要及時作出改革,精兵簡政,能減輕財政供養負擔。理順管理體製,能更好貫徹上麵的政策部署。集中治理力量,也能更加便於企業群眾辦事。總的來說,對地方的政治生態環境和營商環境是一件大好事。”
“政治改革?你有什麼想法。”
“從目前中央的改革風向判斷,機構臃腫問題是需要持續解決的,甚至說,在廣大的中西部地區,地方機構的臃腫,已經到了不得不改革的程度。就像一個得了重度肥胖症的病人,再不下決心減肥祛油瘦身,不但財政供養負擔重,也會圈住大量富餘勞動力。至於清廉建設方麵,也有大的壓力。機構臃腫的問題不去解決,時間長了,在基層必然會產生各種裙帶關係、本地家族,他們占據各個管理崗位,形成利益團體,勢必會破壞清朗的政治生態培養。從改革動向看,小縣製改革必然是未來中西部縣域治理的重點。北方幾個試點縣城已經形成了較為有效的成果,南方和西部省份還沒有什麼動作。去年,中央編辦的領導到秦南調研,提到了小縣製改革。我想,是不是準備讓秦南作為南方省份的試點地。如果是這樣的話,我覺得這個機會很難得。如果省委有這個考慮的話,我覺得朗新縣很具備試點的條件。”
林方政鞭辟入裡、深入淺出、從上至下論述了一番,讓農俊能表情起了變化,眼中也露出了未曾有過的欣賞之色。
“沒想到,你對小縣製這麼有研究,大大出乎我的意料。這些是你自己想法?”
“不完全是。這件事我向黃英典做過彙報,他比較支持。其實朗新已經有了一個動作,關於撤銷城關鎮,設立街道的請示已經報上去了,現在還不知道什麼情況。”
林方政隱去了和孫衛宗的交談並受點撥的內容,在知道農俊能和孫衛宗的感情糾葛往事後,尚不清楚兩人是不是解開了心結,他更加需要謹言慎行,以防農俊能因為和孫衛宗的私怨而影響自己的意圖。
“嗯,這個我會過問一下。”
“謝謝部長。”雖然撤銷鄉鎮的工作主要是民政廳在負責,但涉及管理體製的改革,省委編辦肯定是要拿意見的。況且,身為省委常委,農俊能能過問,那效率自然是大大不一樣。
農俊能說:“小縣製改革,確實是省委下一步開展政治體製改革試點的重點。省委編辦已經在著手在開展前期的研究探討。不過相比於朗新來說,在秦南省還有一個人口規模更小的縣,試點工作應該放在那裡更為合適。”
此話一出,林方政緊忙道:“部長,我覺得朗新更合適!”
“怎麼?因為你在朗新?怕功勞被彆的地方搶走了?”見林方政立即反駁自己,農俊能有些不悅。
“不是的。這個改革阻力不小,稍有不慎可能會惹出禍事,是不是功勞還真說不準。”林方政解釋道,“您說的那個縣,我也做了比較。相比之下,朗新更需要這個改革。這些年,因為許哲茂的胡作非為,朗新的政治生態被嚴重破壞,又因為朗新縣是漢族和少數民族雜居的地區,地方民族、宗族色彩濃厚,近親繁殖嚴重,導致各類山頭林立。如果能把這項改革試點放在朗新,通過一次係統的、深度的、重構的改革,能很大程度打擊到山頭勢力,進一步淨化朗新的政治生態,所取得的政治、社會效應,是遠遠高於那個縣的。”
聽了林方政的解釋,農俊能沉默了一會,良久才道:“你說的有一定道理,但也是隻看其一,未看其二。凡事不能隻看到有利的一麵,也要看到有弊的一麵。試點改革最重要的是什麼?是穩重。隻有穩住,才能把試點搞好,試出效果。把試點放在朗新,效果可能會更好,但就你說的那些風險,你就沒想過,也會增加試點工作失敗的風險?”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v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