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新老交接與入圍【二合一】
京城電影學院。
孫羿正在門衛室裡老老實實的登記著自己的個人信息。
一旁的保安大爺正在打電話。
“嗯,好,明白了,我這就放他進去。”
放下電話,保安對孫羿說道:
“行了,彆登了,進去吧,把車停車位裡,抓緊找你們導員辦個通行證,省的以後進不來門。”
孫羿聞言,訕訕一笑,“誒,誒,知道了。”
這是孫羿買車之後第一次回學校,直接就被門口的保安大爺給扣下了。
任他怎麼辯解說自己是本校的學生都沒用,必須登記,還得給老師打電話確認。
全他麼英文。
“《thetuner》”
“田老師。”
“好嘞。”
“不一樣的,導演這個東西,靠手把手的教,是沒有太大用的,更多的靠的是一個悟性,其他那些拍攝技巧,掌握的再好也不過是徒增匠氣罷了,上不得台麵的。”
“戛納國際電影節?”
田狀一副孺子可教的樣子,他現在怎麼看孫羿怎麼滿意。
所以,他們會認定藝術電影就是真理。
“老師,我明白了。”
“片子拍完了,剪的怎麼樣了?”
“好,好,來。”
&n&ny”
孫羿這版粗剪,就是完全按照人物順序排列剪輯下來的,還沒有開始多線敘事的剪輯,總體時間也很長,足足三個多小時。
特寫鏡頭以身臨其境著稱,可以讓觀眾代入其中,產生共鳴,感覺自己是電影的參與者。
“田老師,我是這麼想的,電影發生在一天之內,而且,縱觀全片的線索是‘那把丟失的槍’。我準備以時間線為基軸,利用尋‘槍’線索的一步步展現,來推進故事,並且銜接各個人物的劇情。”
“這才是我們身為導演,所要承擔的責任。”
沒想到田狀老師還有這個覺悟,並不是保守殘缺之人。
“你小子肯定覺得我是個老頑固吧,還在死抱著文藝電影不放。”
“誒,對嘍,您在具體猜猜。”
“哪能呢,您現在可是老當益壯。”
田壯輕笑一聲,摘下眼鏡。
都雲毛尖,華夏十大名茶之一,1956年,由毛主席親筆命名,絕對算得上是茶中上品。
孫羿朝田壯豎了個大拇指。
老一輩第五代導演對電影的追求還是藝術至上。
田壯放慢了腳步,用眼角的餘光瞥了孫羿一眼,仿佛看透了孫羿的心思。
“誒,誒,好勒。”
“田老師,廣角鏡頭可以讓觀眾轉換原有的敘事視角,從情感上非常自然的過渡到下一個場景。不會產生突兀的感覺。”
“我我沒那個閒功夫,年輕人一點不上進,行了,趕緊走吧,彆在我這礙眼了。”
出國?
孫羿笑笑,沒有說話。
divcass=”ntentadv”田壯單手扶腰,做勢要起身,孫羿麻利的上前扶了一把。
調音師!
看到這裡,孫羿直接不管了,看向最後的署名。
一點也不能通融。
聽到孫羿肯定的答複,田壯點點頭,又問道
“那我可開了?”
說著,田狀頓了一下,豎起一根手指,繼續說道:
“嗯,通過這部影片,你的導演風格,已經幾近成熟,日後能飛過高,就看你自己了。”
田壯也頗感興趣,搓搓手道:
“哦,第一版粗剪完畢了,正好我帶來了,老師您看看,給指點指點?”
包括一些場麵的調度,攝影機位的選擇等等。
“嘶”
兩人興致勃勃的聊了好久。
孫羿鄭重的點點頭,由衷的叫了一聲老師。
擦,這老頭子故意的。
哦,這個他認識,這說的是京城電影學院。
田壯倒出少許置入手心,盯盯的瞅著。
灑灑水,小意思而已。
田狀也不時的利用自己多年的經驗幫孫羿進行總結。
作為京城電影學院導演係的主任,他是有專門的拉片室的,就在辦公室的隔壁。
孫羿剛剛坐穩,立馬從挎包裡掏出一保溫杯大小的鐵皮筒子,笑嗬嗬的遞到田壯麵前。
但是他也理解田壯老師對電影藝術的追求。
孫羿之前接到田壯老師的電話時,就覺得應該是跟《無名之輩》這部電影有關,所以直接把粗剪的第一版素材帶過來了。
“你這部電影,按照之前的劇本來看,應該準備走多線敘事吧,說說看,你下一步準備如何剪?”
“主席親筆提名的那個?”
彆看外表不起眼,但這可是他在都雲拍戲期間,特意托人情買的最正宗的都雲毛尖,隻買到五罐,除了在現場送給張伯的一罐,還帶回來四罐,一罐給老孫同誌,一罐準備找機會送給韓董,自己留一罐,最後一罐就是田壯眼前這個了。
田壯接過東西,眼睛一迷,調侃道
“呦,伱小子送禮送到老頭子這了,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我事先可告訴你,老頭子我就一教書匠,脾氣還臭的很,可幫不了你這大導演的忙。”
看完之後,田狀揉了揉有些發澀的雙眼,感慨了一句。
孫羿趕忙站直身子,用一副極其認真的語氣說道:
對於田老師的這個說話,孫羿心底其實是不大同意的,但是他並沒有反駁,某種意義上來說,一個匠氣的導演,隻要選好題材,自己不浪,完全也可以給觀眾奉獻出一部優秀的商業電影。
不重。
粗剪通常是將電影現場拍攝的所有鏡頭按故事劇本順序或拍攝時間順序縫合到一起的版本,基本上沒有什麼過多的“剪輯”操作。
“進。”
轉了一圈之後,孫羿把田老師送回辦公室。
“嗯,不錯,你對多線敘事理解的很深刻了,這點我沒什麼可教你的了。”
這是要考考我呀。
“對了,你下個月要留出半個月的時間,跟我出去一趟。”
孫羿好奇的問道。
他們這些第五代導演所接受的教育和他們為之驕傲的曾經,包括他們所收獲的榮譽,都是如此得來的。
看著孫羿詫異的眼神,田狀自嘲的搖搖頭,笑道:
“就想上次我跟你講的,我們這一代已經老了,改不了了,所以華夏電影的希望在你們這一代年輕人身上,我希望你們尤其是你,不要矯枉過正,不要非黑即白,不要去分什麼商業的,文藝的,隻要是觀眾喜歡的,能讓觀眾看完感歎一聲‘不錯’,能體會到電影中的喜怒哀樂,那就都是好電影。”
說起這個,孫羿來了精神,把《無名之輩》電影拍攝中遇到的困難跟解決辦法跟田壯老師說了遍。
孫羿嘿嘿一笑。
“哎呦,沒看出來啊,您還是個行家。”
“毛尖?”
一般是用來評估影片節奏和演員表現是到位,查看是否需要啟用或增加備用素材也就是補拍,也有用於試映或市場調研的。
孫羿聞言一愣。
而廣角鏡頭可以把觀眾從影片中抽離出來,從參與者轉變成觀察者,也就是一種“上帝視角”的模式。
“哦,這個先不忙,你電影拍的咋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