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時辰之後,尉遲恭帶領大軍全麵入主新城!
耗時半日,新城破!惠真殘部狼狽逃離新城。
千裡之外,建安城十裡之外。
“郭大人,前麵就是建安城了,接下來我等如何行事?”
郭守敬的座駕前,是一身戎裝的陳慶之。
“可有摸清,這建安城內守軍的實力如何?”
郭守敬看著不遠處的二十萬雄師,一股豪邁油然而生。
有此雄師,區區高句麗一個小國而已,還不是輕易就可以將他給滅了?
“郭大人,建安城許是早就知道了我等的到來,此番正是城門緊閉。不過觀城牆上的人頭,此番建安城內守軍應該不會超過十萬。”
高句麗雖說是大炎鄰邊小國中的一個規模不小的國家,鼎盛時期,更是有著六十萬大軍!
但除去先前楊萬春,在大炎那邊折損的大軍,此番高句麗,也不過是隻有四十餘萬大軍!
而這四十萬還要分到各城守衛,更重要的是還有不少是鞅羈大軍。
“不足十萬嗎?此番東征才剛剛開始,我等不宜損耗太多的人。直接將諸葛連弩,以及八牛弩派上去吧,攻上城牆打開城門一舉拿下建安城!”
郭守敬並沒有表現得十分上心,一副雲淡風輕的樣子,仿佛攻破建安城,於他而言,隻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
“是!未將領命!”
陳慶之沒有遲疑,即刻下去排兵布陣。
“將軍……我們如何守住這建安城..”
建安城內,一處議事廳當中,一名將領對為首的一人說道。
議事廳當中一片沉寂,所有人臉上都是極為沉重。
他們建安城所有守軍,加起來也不過是八萬之數罷了。
可是眼下大炎呢?建安城內不遠處,密密麻麻地,駐紮著十萬大軍!
如此懸殊的實力,他們如何能夠抗衡?
守不住也得守!
“建安城作為這大炎,中路大軍東征的第,一道屏障,若是被攻破了,後果不堪設想!若是我們擋不住後麵的幾座城,更是擋不住!”
那為首的將領也是極為頭疼,但他不能滅自家的威風。
隻能是先穩住眾將領!
“那我們如何守.?”
儘管將領們也是心存希冀,但接下來的一個問題,又讓他們陷入了沉寂當中。
“哎.我等儘力而為吧……畢竟此次差距有些過大了。”
“能拖多久便拖多久,大炎大軍東征,並不能持續多久。”
沉默了許久之後,為首的那人像泄了氣的皮球一般,癱坐在了座椅之上。
另一邊,
平壤城西側,五百裡之外的海域之上。
辛棄疾站在巨大的戰船之上,看著茫茫的大海,盤算著登陸之後的行軍路線。
“以我等此番的速度,一日之後,便是能夠抵達高句麗。”
辛棄疾身旁,段誌玄緩緩說道,臉上有些迫不及待。
想來李寬,以及郭守敬兩邊,都已經是和高句麗大軍交上手了,而他們這邊路途遙遠,加上海上不便急行軍,並不能很快與高句麗大軍碰撞到一塊。
“讓大軍休養生息,做好萬全的準備吧,此番,我們這邊應該是一場惡戰。”
辛棄疾並沒有向,段誌玄那般躍躍欲試,反倒是有一些凝重。
平壤城,乃是高句麗的王城所在。
想來高句麗王,在這邊部署的兵力,是最多的!
儘管此番,
他們麾下亦有二十萬大軍,但還是要謹慎行事。
五百裡外,平壤城。
“大王,此番辛棄疾,率二十萬大軍渡海直奔平壤城而來….平壤城能抵禦下來嗎….”
偌大的宮殿之內,
一名大臣神色遲疑,但還是上前一步向那高句麗王說道。
此時的高句麗王城,早已是風雨飄搖,一片人心惶惶
得知了大炎一代軍神,帶著二十萬大軍直奔平壤城而來,王城附近不少達官貴人,早已是收拾好了細軟,帶著一家老小,舉家向高句麗東側城市遷移。
“現在,我們有多少大軍,部署在平壤城外了?”
高句麗王眉頭緊鎖,感到一陣頭疼。
“回稟大王,已有十二萬大軍.….”
聽到那大臣的稟報,高句麗王,稍稍心安了一些。
但是十二萬大軍,還不夠!
可是有二十萬大軍,直奔王城而來!況且領軍的還是大炎一代軍神!
“繼續抽調東側城市的守軍!一定要拱衛好王城!”
“……陛下……十二萬大軍已經是極限了……我等已經是沒有大軍可以抽調了……”
那大臣聞言,臉上有一些尷尬,為了應付大炎洶湧而來的大軍,大量軍隊早已是奔赴前線了!
“我偌大的高句麗,竟抽調不出幾萬大軍嗎?”
高句麗王神色有些黯然,兵到用時方恨少!
他恨自己平時,就為什麼沒有多征調一些民夫,充當大軍!
“有是有……隻是那是韃羯的軍隊……興許還能掉個四五萬過來”
那大臣遲疑了一下,而後才說道。
“給我速速調來!國難當頭!何人敢不停寡人的號令?”
高句麗王忽地站了起來,臉上有一些寒芒。
“是!微臣這就去辦。”
那大臣不敢怠慢,他可不想觸及,此刻極為不爽的高句麗王的黴頭。
“希望那邊的幾座城,能夠受得下來吧…再不濟,也要將大炎的實力削弱一番…不然的話,待得三路大軍會合,偌大的王城,怎麼頂得住……”
高句麗王癱坐在寶座之上,看著大殿外的天空,心裡忽地升起了一股無力感.。
高句麗國內城。
與平壤城一番風雨飄搖的景象相比,國內城的景象,與往日並無兩樣,仿佛大炎東征一事,與它全然沒有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