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一部傳世的劇本要出現了。求訂閱)
“我突然對曆史感興趣了。”
“這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趕緊買幾本史書,再補補課。”
“呃,我對於史書上的曆史並不感興趣。”
“我去,你什麼情況,又對曆史感興趣,又對史書上的曆史不感興趣,那你到底是對曆史感興趣,還是對曆史不感興趣?”
“感興趣啊。”
“感興趣還不看史書?”
“可現在市麵上的史書講的都是帝王將相,講的都是宮庭爭鬥。”
“史書不都這樣嗎?”
“可真正的曆史難道隻有這一些帝王將相,普通人就不應該出現在史書上嗎?”
“這是一個好問題……可普通人有什麼好記載的。如果是個普通人都記載的話,史書哪裡記得完。”
“我的意思是,哪怕不是所有普通人都記載,但一些有代表性的普通人,也應該多花一些筆墨。”
“你的想法挺好,但史書是為勝利者服務的,他們不會去記載對於他們沒有多少用的普通人。”
“我明白了。”
“伱明白什麼了?”
“明白還是不能看史書啊。”
“那看啥?”
“看江寧老師的直播啊。”
江寧並不是一位正統的史學者。
江寧講的曆史,也不見得有多嚴謹。
可是。
這一段時間,江寧所講的一係列曆史,卻是讓無數網友對於曆史無比的感興趣了。
當然。
他們的這個感興趣,並不是對於帝王將相感興趣,他們的感興趣,是想看到曆史當中與他們一樣的普通人。
隻不過。
在其他地方,他們很難聽到這樣的講解。
可是。
在江寧這裡,一個全新的,不一樣的,對於曆史的解讀就出現了。
比如。
上一期江寧所講的張養浩。
對於張養浩。
史書上自然有寫這樣的一個人。
畢竟張養浩雖然是漢人,同時也在元朝當過官。
一些史書上還是記載了他的。
可是。
哪怕翻閱所有的史書,也隻會記載他做了某些事。
但就算如此。
你對於張養浩這個人物,也不是那麼熟悉,對他也沒有那麼了解。
可是。
在聽了江寧的講解之後。
眾人這才發現,張養浩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的內心想法又是怎麼樣的。
更同時。
在看了張養浩寫的《潼關懷古》之後。
眾人的內心,卻是變得無比的沉重。
他們對於曆史。
又有了一個不一樣的看法。
到底這朝代更替是值還是不值?
到底這盛世到來,是否值得慶祝?
幾千年來。
似乎正如這一首詞當中所說的。
興,百姓苦。
亡,百姓苦。
那麼。
如果是這樣的話。
那些帝王將相對於普通人來說,又有多大的研究意思呢?
……
“江寧老師,江寧老師……開課,快開課啊。”
“江寧老師,又是新的一天,直播還沒開嗎?”
“江寧老師……”
全新的一天。
萬千網友,又是催促著江寧直播。
“彆催了,一會就上線。”
給眾人發了一條信息,江寧便上線了。
“江寧老師,今天怎麼這麼晚?”
“主要是今天一直都在忙,聯係了不少國內的話劇團隊。”
“江寧老師,您要搞話劇?”
“是有這個想法。”
“江寧老師,我勸您彆搞話劇?”
“為什麼?”
“這純粹是不賺錢的東西啊。”
“這個我知道。”
江寧點點頭:“不過,如果有好的劇本,這可不一定。”
“好的劇本也沒用,現在大家誰還會去現場看話劇。不說收費貴,而且話劇團隊演出也比較局限,哪有拍電影方便。”
“電影雖好,但在表現力度上麵,有的時候不如現場表演的話劇。”
“江寧老師,您真是。”
“大家的意思我懂。不過,我搞話劇可不是頭腦衝動。這樣,今天我就跟大家講一講元代的四位話劇大師。或者說,在當時,應該叫做元曲大師。他們分彆是白樸,鄭光祖,馬致遠,以及關漢卿。這四個人,也被稱之為元曲四大家。”
元代時間確實很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