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水滸人物卡開賣,目標價1個億。求訂閱)
說起來。
要是對於一般的作品。
楊誌賣刀,就是一個很普通的賣刀劇情。
但是。
與魯智深三拳打死鎮關西一樣,楊誌賣刀看起來普普通通,但卻無比的有意思。
“躲起來的楊誌雖然沒有被官府抓到,但到底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沒得銀兩的楊誌,隻好將他家傳的寶刀拿到街上去賣。隻是楊誌並不是生意人,又珍惜家傳的寶刀,開口要價3000貫,這般價格彆人一聽,哪裡會買。在那裡站了兩個時辰,沒有人搭理楊誌。”
“正在楊誌犯愁的時候,這時街上一眾行人突然四散亂跳,大喊大蟲來了。楊誌還以為是什麼猛獸,一看,竟然是一位長得無比凶惡的潑皮。但見他,麵目依稀似鬼,身材仿佛如人。臭穢枯樁,化作醃臢魍魎。渾身遍體,都生滲滲瀨瀨沙魚皮;夾腦連頭,儘長拳拳彎彎卷螺發。胸前一片錦頑皮;額上三條強拗皺……”
與之前一樣。
一首彆開生麵的詩詞形容這位潑皮,卻是贏得了現場一眾看客的叫好。
這般場景。
與古時說書先生簡直是一模一樣。
但江寧的說書比之古時說書先生可說得太好了。
正如這形容他人麵目的詩詞,亦是講的眾人豎起大拇指。
特彆是那些老大爺。
老大爺們雖然文化不高,但江寧講的卻很簡單明白。
哪怕就是詩詞,同樣也是用很簡單的白話描寫出來。
可偏偏這很白的白話,念出來時不僅朗朗順口,還端得無比的文雅。
聽著這樣的詩詞,眾人眼裡就浮現出了一位身形邋遢,麵目可憎,還生橫肉的潑皮。
“原來這個潑皮叫作牛二,就像我們現實當中的二流子,開封府拿他也沒辦法。是以,一眾百姓隻要是見到他,遠遠的便散開了。這牛二一看楊誌在賣刀,突然性子來了。來到了楊誌麵前,問道,漢子,你這刀賣多少錢。楊誌說,3000貫。牛二哼了一句,什麼鳥刀,要賣這麼多錢。我三百文買一把菜刀,也切得肉,切得豆腐,你這鳥刀怎麼就要賣3000貫?”
“楊誌卻說,我這不是普通的刀,是家傳的寶刀。牛二問,怎麼他就叫做寶刀了?楊誌說,我這寶刀有三個妙處。第一個妙處,叫做砍銅剁鐵,刀口不卷。第二個叫做吹毛得過。第三個叫做殺人刀上沒血。牛二說,你敢剁銅錢嗎?楊誌說,怎麼不能剁。牛二便拿了20文銅錢,整齊一字排開。楊誌看得準,認得清,一刀下去,20文銅錢卻是剁成了兩半,再看刀口,一點痕跡也沒有。”
雖然玉皇殿很大。
今天來的遊客也很多。
但聽著江寧的故事,眾人卻是一丁點也沒有發出聲。
“旁邊一眾百姓也站在遠邊看熱鬨,看到楊誌的寶刀,一時都是拍手稱好。隻是牛二卻說,伱剛才說第二個妙處是什麼?楊誌說,第二個妙處是吹毛得過,意思是拿一根頭發,對著刀口一吹,頭發就會被斬斷。牛二不信,拔下了一根頭發,對著刀口一吹,果然,頭發斷成了兩截。”
“眾人又是喝彩,牛二問,第三件是啥來著?楊誌說,第三個妙處是殺人刀上沒血,就是一個快字。牛二說,你展現給我看看。楊誌說,這個不方便展現。如果你想看,那你找一隻狗來,我砍給你看。牛二有意為難楊誌說,你明明說是殺人不見血,又不是說殺狗不見血。”
“楊誌知道這潑皮就是逗自己玩,不理他。可牛二卻說,我要買刀。楊誌說,你要買刀,那就拿錢,彆在這裡叫喚。牛二說,我沒錢。楊誌說,沒錢就不要買。牛二即說,我就是要買。楊誌就要走,可牛二不放過楊誌,說,你不是說殺人不見血嗎,你有本事殺我看看能不能見血。
“楊誌說,我和你無冤無仇,殺你做什麼。牛二說,那你就是沒本事殺我了。既然如此,那你就將這刀給我。楊誌當然不肯,牛二便來搶刀,並朝著楊誌打去。楊誌雖然現在流落街頭,但哪裡受得過這樣的氣。被打得火冒三丈,對著牛二便是連桶了兩刀。牛二瞬時倒下,再看楊誌的寶刀,還真是沒有沾一滴血。”
掌聲瘋狂來襲。
這一出與之此前魯智深三拳打死鎮關西有得一拚。
同樣是一個看起來很普通的故事。
可這樣的一個很普通的故事,卻是一波三折,端得是無比的精彩。
“成了。”
另一邊的張興原本還有一些擔心。
聲怕江寧講的其他一些人物,沒有此前的史進與魯智深精彩。
但今天隻是一上場。
楊誌賣刀的劇情,卻是讓他興奮的叫了一句。
這樣的劇情。
哪怕就是普通的隨口而說,但卻勝過無數的影視劇。
而且。
張興明白。
這樣的故事彆說是大家聽得入神。
哪怕幾十年,甚至100年過去,這樣的故事仍同樣是非常的精彩。
看了看玉皇殿。
張興不由的感歎。
難怪玉皇殿能夠從一個破爛的小道觀,變成了如今熱門的旅遊景區。
光這份講故事的能力,那就讓人歎為觀止。
……
“老張,聽說你們雲城電視台搞了一個新節目。”
“是啊,剛搞的節目。”
“什麼類型。”
“就是一個說書類的綜藝節目。”
“說書類……老張,這一看就是高大上啊。你這家夥,太沒意氣了,這是明擺著想拉下我們的收視率。”
“哪裡,就是試試水的。”
“你看,又在裝。”
同行老劉內心吐槽了張興一句。
雖然他這麼說。
不過老劉這一次卻是有著極強的信心。
他們東城電視台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已經破了3個點的收視。
不管是收視還是口碑都爆火。
哪怕張興是圈內的金牌節目製作人,也休想將他們的收視拉下馬。
隻是說是這麼說。
老劉還是特彆了解了一下張興即將要推出來的節目。
一番了解。
老劉放下了心。
這家夥。
是不是太不把彆人放眼裡了。
竟然真搞出一個說書類的節目。
這樣的節目。
除了一些故事發燒友喜歡看,還有哪幾個喜歡看了?
“我倒要看看,到時候你的收視能有多少。”
老劉內心說道。
……
晚上的8點。
各家電視台如期播放了各自的節目。
可以說。
在黃金時間裡。
各家電視台都拿出了他們最具有熱門的電視節目。
或熱門的電視劇。
亦或是熱門的綜藝節目。
不過雲城電視台,卻是推出一個令不少觀眾感覺到很是不解的說書類節目。
“什麼情況這是,說書?”
“現在還有誰看說書類節目啊?”
“雲城電視台是不是腦子進水了。”
一些觀眾也是不斷的吐槽。
但雲城電視台已經播放了,他們也沒辦法。
有的換台的換台,不看的不看。
如果你不換台,那你就耐心的看看這個節目到底怎麼樣。
所以。
以大家對於說書類節目的偏見。
江寧說書這一期的一開始,他的收視並不高。
隻有一些鐵粉,以及一些對於說書類感興趣,還有一些想看稀奇的朋友,想看一看這一個節目到底怎麼樣。
但真金不怕火煉。
哪怕說書類的節目非常的單一,沒有太多的變化。
可是。
隨著江寧口中另一位好漢楊誌的出現,眾人的眼睛卻是一刻也沒有從江寧身上移下。
反而。
隨著楊誌故事劇情不斷的推進。
卻是越來越多的觀眾,被楊誌的故事給吸引了。
哪怕就是中途無意當中轉台進來的,隻要是聽上幾句,亦是停留了下來。
……
“各位,0點之後就可以看到各節目的收視了。”
“嗯,我也在等。”
“你們覺得,哪個電視台收視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