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燕朝店員喊了聲,兩人直接坐到那張空桌椅上。
李墨打開那個盒子,取出小金龍再次鑒賞起來,越看越覺得這條小金龍很古怪。
“小師叔,這小金龍有什麼古怪嗎?”
“暫時還不清楚,但是可以肯定它是唐朝時候做出來的,等其他五條小金龍都買下來後我再找人一起研究下。”
李墨除了能夠斷定它的年代外,對於它的來曆和作用卻一點都不知道。
“二位請慢用。”
店員端來奶茶和甜甜圈,兩人一邊吃著一邊等。之前在外麵逛的渾身冷絲絲的,奶茶喝了幾口後,手腳終於有了暖意。
大概一刻鐘後,李墨付完款朝那個攤位走去。
“小兄弟,東西都送過來了。”
女老板身邊還站著一個年近二十歲的女子,她正低頭玩著手機。李墨拿起其中一個盒子打開看了眼,果然是來自唐朝的小金龍,隻是神態姿勢和第一條有點不同。
他一一檢查了下,確定都沒問題後付完所有錢。
“老板,我們貨款兩清。”
“謝謝小兄弟。”
李墨將六個盒子都放入背包中,然後和陳小燕繼續朝前逛起來。
中午,兩人在一家小吃店裡簡單吃了一頓,李墨趁機拍了幾組照片發送給朱昌平教授,想看看他能不能給出一條線索的。
沒過五分鐘,朱教授就回電話過來,接通後他的語氣似乎有點嚴肅。
“小墨,這幾條小金龍你在哪裡發現的?”
“在徽州的一個小縣城老街,老師,你知道這是什麼?”
電話那段頓了幾秒才回道:“沒看錯的話應該是‘赤金走龍’,小墨,你手中的六條赤金走龍來曆大有問題。你先多查查資料,我現在也查查關於它的資料,晚上我們再電話溝通下。”
“好。”
李墨聽到朱教授說手中的‘赤金走龍’來曆大有問題,他第一反應就是那個女老板的爺爺不會是盜墓的吧,挖了唐朝時的墓而得到的。
帶著猜疑的念頭,李墨登陸了某個官方網站,他是實名登陸。在搜索關鍵詞中輸入‘赤金走龍’四個字,然後下麵跳出好幾條信息。
點開第一條信息後,李墨仔細的閱讀起來。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期,一組共有十二條拇指大的小金龍出土於唐朝的某個古墓。
一組小金龍中,最高的2.8厘米,最矮的2厘米,身材纖細,闊嘴伸頸,頭頂雙角,折曲於腦後,圓眼深目,兩唇張開,頜腮部位飾長鬃紋樣頸彎二曲,身上鼓,尾下拖,末端上卷,除脊背和尾脊有長鬃紋樣外,滿身皆飾深凹的網點紋,為飾片狀鱗紋,通體雕滿片片翹動的鱗片,大小均在毫米之間似用釺尖插點而成,闊嘴,長尾卷舒,作各種姿態的行走狀。
因為這個,所以一組十二龍才命名為‘赤金走龍’。
龍作為華夏民族的象征,為海內外華夏人所熟知和景仰。說到龍,人們便會很自然地聯想到氣勢磅礴,神奇怪異,然而,唐赤金走龍卻小巧玲瓏,樸素而平實。工匠用金條先掐編出身體,然後插上尾巴和角,最後用鏨子鏨出魚鱗紋的裝飾。由於是手工製作,每個與每個都不完全相同。
“總共居然有十二條小金龍!”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