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飛快。
釜山的麻煩使得李在華一整天心情不太好。
晚1957分。
逸院洞。
景羅半島餐館。
一輛黑色轎車緩緩駛入庭院。
看到熟悉的車牌。
一名服務員立刻上前拉開車門。
李在華按照慣例遞給對方一張小費。
“客人到了嗎?”
服務員回答道:“到了,正在包廂等您,請跟我來。”
說完。
她在前帶路。
很快兩人來到一間包廂前。
服務員正準備伸手敲門。
李在華阻攔道:“我餓了,你去通知廚房上菜!”
服務員收回手臂,鞠躬行禮後,轉身離開。
等人走後。
當當當.
敲門聲響起。
李在華隨即推門而入。
房間內。
聽到開門聲。
鄭錫慶扭頭看向大門。
見到來人。
他張嘴道:“在華,你來了!”
李在華微微欠身。
“鄭伯伯,不好意思,路上有事耽擱”
不等其把話說完。
鄭錫慶插嘴道:“在華,你我之間用不著怎麼客氣。”
聽到這話。
李在華笑著道:“謝謝鄭伯伯。”
鄭錫慶笑了笑。
“好了,彆站著,坐下說吧!”
李在華點點頭,盤膝而坐。
“鄭伯伯”
話剛開口。
當當當.
敲門聲又一次響起。
障子門被人推開。
一名名服務員端著托盤魚貫而入。
片刻功夫。
餐桌上擺滿菜肴。
李在華抓起手邊的瓷瓶道:“鄭伯伯,我敬您一杯。”
鄭錫慶也不客氣,單手舉杯。
李在華雙手捧著瓷瓶,給對方倒滿一杯酒。
鄭錫慶仰頭一飲而儘。
“在華,我也敬你一杯!”
李在華雙手舉杯,等待倒滿,一口灌進肚子裡後。
喝完酒。
他放下杯子,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鄭伯伯,請動筷!”
鄭錫慶拿起筷子隨意夾了一塊生魚片,沾了點蘸料放進嘴裡。
李在華見狀抓起筷子開吃。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李在華吃了八分飽。
他放下筷子提議道:“鄭伯伯,我們去喝杯茶消消食。”
鄭伯伯未拒絕。
“好,客隨主便。”
幾分鐘後。
兩人來到茶室。
不得不說,
工夫茶確實有平心靜氣的效果。
隨著時間流逝。
李在華仿佛忘記今日的煩惱。
瞧著進入狀態的年輕部長。
鄭錫慶選擇靜靜等待。
一縷茶香飄蕩。
李在華清醒過來,衝著鄭錫慶露出抱歉的眼神。
“鄭伯伯,對不起,我剛剛”
話到一半。
鄭錫慶直截了當道:“在華,你有心事!”
李在華也沒打算隱瞞。
“不錯,釜山那邊出了點小問題,希望鄭伯伯能幫個忙!”
說完。
他倒了一杯清茶遞給鄭錫慶。
“鄭伯伯,嘗嘗看,味道如何?”
鄭錫慶接過杯子,深深的看了眼年輕部長,一口喝乾。
“說吧!我要怎麼幫你?”
“鄭伯伯,您認識現在的首爾東部地檢檢察長嗎?”
鄭錫慶皺了皺眉頭。
“你說的是宋正?”
原本的首爾東部地方檢察廳檢察長羅振宇,受到牽連早已主動辭職。
而繼任者正是鄭錫慶嘴裡的宋正。
“沒錯,就是宋檢察長!”
鄭錫慶試探道:“宋正比我小一屆,算是我的學弟。”
見對方果然認識宋正。
李在華暗暗舒口氣。
“鄭伯伯,您能幫我約他出來嗎?”
鄭錫慶輕蹙眉宇。
“在華,幫你約宋正出來可以.”
“但我有一個問題!”
李在華歎口氣。
他知道鄭錫慶要問什麼。
“鄭伯伯,您說!”
鄭錫慶開門見山。
“以你的身份約宋正出來,他肯定不會拒絕,為什麼要找我?”
聽聞此言。
李在華平靜的道:“很簡單,我不想彆人知道我找宋檢察長!”
“為什麼?”
李在華半真半假道:“我在釜山的生意出了點問題。”
鄭錫慶一頭霧水。
“在華,你在釜山的生意出事,不是應該找釜山地檢嘛?”
李在華回答道:“因為有人向首爾東部地檢寫了匿名舉報信.”
“原本是沒什麼事,奈何前段時間首爾東部地檢派人前往釜山暗訪”
“正是這次的暗訪,出了一些紕漏,所以希望宋檢察長能夠幫幫忙。”
鄭錫慶直勾勾的盯著年輕部長看了一會。
對於李在華說的話,他隻信三分之一。
年輕部長口中的釜山生意,絕不像對方說的那麼簡單。
隻是李在華不說,自己不好開口詢問。
鄭錫慶想了想道:“在華,實話告訴我,這次的事有多麻煩?”
麵對追問。
李在華舔了舔嘴唇,稍作猶豫。
“鄭伯伯,跟海關有關,我隻能說怎麼多!”
鄭錫慶一驚。
從事檢察官數十年,同海關有關的案子並不多。
在結合年輕部長說的釜山,所謂的生意不言而喻。
鄭錫慶沒想到,李在華的膽子這麼大。
“在華,你什麼時候開始的?”
話到這個份上。
李在華也沒什麼好隱瞞的。
“大概是第二次去釜山。”
鄭錫慶冷冷道:“是不是有人逼你?”
他清楚記得,當初年輕部長臨危受命前往釜山時,僅僅是個普通檢察官。
鄭錫慶不信,那時的李在華能夠組建吸引首爾東部地檢注意的大生意。
那麼隻剩下一種可能,有人威脅,拉其入夥。
然而鄭錫慶千算萬算,也猜不到年輕部長的膽子超乎常人。
李在華從鄭錫慶的言語中聽出了關切之意。
“鄭伯伯,看來您有所誤會”
“生意是我自己做的,隻不過聯係到一群誌同道合的朋友”
接下來的一番話,令鄭錫慶無比震驚。
“例如釜山地方檢察廳的高敏洙檢察官、釜山地方警察庁薑正旭庁長,以及釜山海關關曹英雲!”
一言激起千層浪。
鄭錫慶聽到這些人的名字,不由微微長大嘴巴。
良久後。
他幽幽的道:“你是怎麼做到的?”
李在華豎起兩根手指。
“利益!”
鄭錫慶十分好奇,心中暗暗想到。
“到底是什麼樣的利益,能讓這些釜山的大人物們踏上一條不歸路?”
見鄭錫慶不說話。
李在華張嘴道:“鄭伯伯,您不用猜了”
“這門生意繼續下去,每年的分紅不少於三十億!”
“三十億?”
鄭錫慶一怔,相當於三百萬美金。
“在華,你沒開玩笑?”
李在華不緊不慢的道:“鄭伯伯,事到如今,我沒什麼好瞞您的.”
“我在釜山成立了一家貿易公司,暗地裡在做走私生意.”
“當下我們的走私生意,已然占據整個釜山五分之一的份額.”
“按照這個的勢頭下去”
“最多兩年,我們的生意會擴大到五分之二,甚至更多”
“到時候,每年的分紅將不止三十億.”
說到這裡,李在華目光炯炯的看向鄭錫慶。
“鄭伯伯,不知您有沒有興趣!”
話音落下。
鄭錫慶的心臟怦怦亂跳。
彆看半島囯會議員年薪高達一億四千萬。
即便再加上一些見不得光的灰色收入,每年賺個五六億已經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