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就算是做工具人,也得有本事!
“千古罵名!千古罵名!”黎珠悲從心來,心酸不已。
一方麵是千古罵名,一方麵是全家老小。
這讓他如何選擇?
和安南方麵不同,王尚禮等人卻是大喜過望。
安南大局已定,鄭主已經沒有彆的選擇,無論如何大批糧餉由安南送入廣西已成定局。
“大將軍,兩千萬糧餉是否太重,鄭氏未必拿得出來。”
“而且割地太多,鄭氏也未必答應啊?”王自奇出言道。
“無妨,漫天要價,坐地還錢,至少國主要求的千萬糧餉現在看來根本不成問題了。”王尚禮悠然自得道。
“這倒也是,無論鄭氏、莫氏、黎氏都不是我駕前軍的對手,現在的安南,我們說了算!”王自奇也是笑了。
現在的局麵一片大好,安南大勢已經掌握在手,鄭氏變成了粘板上的魚肉了。
當天夜裡,安南使團返回鄭主的府邸中。
王尚禮的條件在升龍城中傳開,舉朝嘩然,莫不驚動。
然而在一片悲憤之中,卻有不少逆行者。
莫主莫敬完帶著莫氏數十名官員來到了王尚禮麵前。
“安南都統使參見大將軍!”莫主跪拜在地。
“莫主這是何意?快快請起。”王尚禮大吃一驚,沒料到莫主竟然來了這麼一招。
“大將軍貴為公爵,討伐鄭逆,掃蕩不臣後,就算是封王也不在話下。”
“而我隻是朝廷的二品官員而已,當以朝廷禮製拜見大將軍。”
莫主頗有恭敬,意欲再拜王尚禮。
王尚禮和王自奇直接懵了,莫氏的這套祖傳手藝,讓他們措手不及。
“莫主無需如此,你為王師前驅,掃蕩不臣,有驚天之功,你的大禮我王尚禮可受不起。”
王尚禮又一次扶起了莫主。
這套祖傳手藝麵前,他王尚禮有些吃不消。
“大將軍,聽聞天兵需要糧餉兩千萬?”莫主詢問道。
“正是,莫主是覺得多嗎?”
“不不不!”莫主連忙拍著胸膛道:“天兵之威,驚世駭俗,所需錢糧稍多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秦王高義,欲放鄭氏一條生路,但是他們這些逆臣卻不知好歹,竟然抗拒天恩!”
莫敬完憤憤不平道:“我莫氏願為天兵鎮守一方,獻紋銀千萬,糧草千萬,以犒天兵!天朝所要,我安南莫不順從!我莫敬完願儘臣子本分,窮安南之物力,結天朝之歡心!”
王尚禮和王自奇聞言大眼瞪小眼,他們早就清楚莫氏當年納土的光榮事跡。
那曾想莫敬完真是有魄力,為了複國竟然欲行祖先故事!
“莫主之心,我已知曉,但此事還需上報國主才行。”王尚禮回答道。
“那就請大將軍向秦王表達我莫氏願代天守土的誠心。”
莫主連忙道:“若是兩千萬錢糧尚且不夠,我願意再獻五百萬糧餉,以資天兵,早日驅逐韃虜,光複中原。”
“好!莫主之心,國主必定龍顏大悅!”王尚禮哈哈大笑,拍了怕莫主的肩膀。
“如此,就多謝大將軍了。”
“我莫氏,先獻紋銀五十萬,美女百名,以解秦王和大將軍、水師都督的苦悶。”莫主拱手道。
話音剛落,一口口箱子,一名名美女,送了上來,看的駕前軍眾將,目瞪口呆。
“莫主有心了。”王尚禮張大嘴巴,緩緩道。
“那就請大將軍在秦王麵前為下官多多美言,若能代天守土,我莫氏一族誓死忠於秦王!”
以莫敬完為首,高平莫氏的數十名大小官員,齊身下拜,極儘臣禮,看的駕前軍一眾將領大開眼界。
“若是立莫氏為安南之主,未嘗不可啊!”總兵陳傑不禁感慨。
他們這一路兵力,自從進入安南後,被莫氏伺候的舒舒服服的。
攻城拔寨之時,莫氏兵馬唯駕前軍馬首是瞻。
莫氏為前驅,駕前為後隊,是標準的作戰模式。
駕前精銳也算是體驗了一把,八旗兵的待遇。
現在莫氏更是獻金送女,這讓駕前眾將對他們觀感極佳。
“讓莫氏鎮守安南的確不錯,不過國主相必不會同意。”王尚禮沉思。
莫氏恭順是恭順,可光恭順也沒有用啊。
高平莫氏本就為安南人所不喜,又長期局促於高平、太原一帶的山區,影響力有限。
若是立他們為安南之主,隻怕地方不服,生出變亂。
要是如此非但刮不出什麼錢糧來,說不定還得派兵保護莫氏。
這對於孫可望的戰略大計是非常不利的。
說到底,當傀儡,當工具,也要有當傀儡,當工具的實力。
咱大清之所以能當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
還不是對外能夠刮出地皮來,結友邦歡心。
對內能夠鎮壓住老百姓,窮中國之物力嗎?
莫氏顯然是缺乏當工具人的實力,讓其鎮守一方,鉗製安南局勢還行。
可要讓其做安南之主,那就欠點火候了。
至於黎主……
還不如莫主呢!
雖然黎主是名義上的安南之主,掌握著大義,可光有大義也是沒有用的。
要是大義是萬能的,咱大明還至於這樣嗎?
這打鐵還需自身硬。
刮地皮也是需要本事的。
要是崇禎能有慈禧的水平,咱大明有咱大清的刮地皮實力。
不說兩萬萬,四萬萬的。
像他哥一樣,刮個千兒八百萬的,咱大明也不至於亡的這麼快。
咱大清雖然爛出天際,可至少財政方麵還是上得了台麵的。
無論是刮地皮還是鎮壓老百姓,都是一把好手。
而咱大明能把軍隊餓成那樣,真的是一言難儘。
而安南的黎主,和他手底下的那些牛鬼蛇神們。
給王尚禮的感覺就像是永曆朝廷一樣。
在雲南,王尚禮可是親眼見識過了永曆朝廷的水平的。
要是把黎主這幫人扶上位了。
不要說給孫國主刮地皮了,他們能自保王尚禮都覺得燒高香了。
這也是這幫人帶路開門後,王尚禮立馬拋棄的原因。
這麼一幫貴物們,實在是沒有統戰價值。
崇禎雖然水平不行,可至少也刮上來了一些東西。
而永曆嘛……一個健全的雲南,都能讓他們搞得烏煙瘴氣出來。
咱大明要是像以前的雲南一樣,兵馬能打,錢糧有著,崇禎也不至於上吊。
這人比人啊,氣死人。
和崇禎一比,慈禧變得雄才大略了。
和永曆一比,崇禎都特麼是明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