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節 仇怨_大明之朔風疾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33節 仇怨(1 / 2)

大明之朔風疾!

看著李榆還不服氣,巴揚哈垂頭喪氣地說“這事杜度貝勒不管,阿巴泰貝勒也不管,我們就算認了吧,誰叫我們惹不起彆人,還是先顧眼前的事吧。”

屋子裡沉默起來,好一陣沒人說話,誰都知道眼前的事最急,可又有什麼好辦法。

“你還需要人手嗎?實在不行我從其他村調些人來。”巴揚哈又開口問烏岱,北屯子村依山而建,土地貧瘠,耕種條件是他管轄的幾個村中最差的,巴揚哈覺得他應該幫一把。

“我們人手夠用了,又回來一些人,這些尼堪也夠可憐的了,你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吧。”巴揚哈點點頭,他知道烏岱說的這些人是怎麼回事,都是些被迫逃亡投明的漢人,在老家有諸申逼得他們活不下去,到了毛文龍的地盤同樣活不下去,東江鎮控製的地盤都是山地、海島,土地貧瘠種不出多少糧食,必須依賴明國的支持,可明國朝廷也沒把這些投奔過來的漢民當人看,幾十萬人隻發三萬餘人的糧餉,狗官們照樣欺壓他們,當兵拿不到軍餉,當軍戶種出來的糧食又被軍隊征用,根本養活不了一家人,被送到登萊的漢民更慘,除了少數運氣好的被好心人收留作了佃戶,其他人隻能沿街乞討,有些絕望的漢民乾脆逃回老家,他們也不指望活命了,就希望能死在故土,這些人一旦被金軍抓住也確實是死路一條,子女收為阿哈,給披甲兵為奴。

北屯子這裡情況不一樣,庫魯、烏岱他們來得晚,欺負尼堪的事還輪不到他們,而且山裡人淳樸善良,看不慣欺負人的事,烏拉人與漢人也談不上仇恨,最重要的是大家都窮得叮當響,誰也榨不出誰的油水,而麵對天災人禍,大家都知道抱成團才能活下去,於是老汗在其他地方碰了一鼻子灰的合居同耕之策,在這裡讓兩幫窮光蛋執行得還不錯,有房子大家一起住,有牲口大家一起使,有活大家也得一起乾,烏拉人帶著尼堪打獵,尼堪帶著烏拉人種地,收獲的獵物、糧食大家都有份,有些人家連晚上睡覺都是兩家人擠在一個大炕上,笑話鬨了不少,但時間久了也會有感情,其實大家都是老百姓,都想過安穩日子,誰做皇帝管他們屁事,隻要誰都也不去欺負彆人,總會很好相處的。

庫魯、烏岱這裡好歹有口飯吃,躲在山上不敢回家的漢民實在受不了山裡的苦,就有人偷偷摸摸回來了,對這樣的人庫魯和烏岱一律收留,於是陸陸續續有不少人聞訊而來投奔,北屯子的人口漸漸多起來,庫魯活著的時候就和村裡的尼堪商量,打算動用這些勞力蓋一些房子,兩家人總住在一起也不是個事,他想逐步改合居為雜居,要不是今年這場大旱,這件事就乾起來了,對北屯子的這些事,巴揚哈從來是裝作不知道,反正人口多了對他也沒壞處。

三人又談了一會兒,巴揚哈不敢走夜路,看到天色有點晚了,就告辭離開,臨走時叮囑烏岱,李榆既然留在這裡養傷,就絕對要看住他,不能讓他忍不住去乾活,明天還會派人從奉集堡送些口糧和肉過來,咱們牛錄再窮,也不能虧了咱們的額魯巴圖魯。

烏岱看著巴揚哈走遠了,對李榆說道“這也是個好人啊!管老百姓過日子還真儘心儘力,可惜現在是亂世,他這樣的人拿不到軍功,再能乾也隻能在這裡窩一輩子。”

李榆點了點頭,八旗中的人一般都瞧不起商販出身的巴揚哈,背地裡稱他為“賣鬆子的巴揚哈”,但他覺得巴揚哈很能乾而且為人也不錯,不過他現在心裡想的可不是巴揚哈,而是哈達裡。

李榆沉默了一會兒,抬起頭對烏岱說“大叔,我想把哈達裡帶走,讓他和我一塊過。”

烏岱吃驚地望著他“你想恩養哈達裡?我知道你是想報答你庫魯大叔,可你自己沒有土地沒有錢,你怎麼養活他?不行,哈達裡沒有親人了,但我們還在,有我們一口飯吃,就絕不會讓他餓著,你隻管把自己的事做好就行了,庫魯早就說過不能讓大家拖累你。”

無論李榆怎麼說,烏岱都不答應,李榆隻好無奈地低頭走了,他打算這幾天陪陪哈達裡這孩子。

自打庫魯走後,哈達裡就住在納婭大嬸家,和喇布杜成天滾在一起,李榆回來了,他馬上就溜回自己家——其實是和另一家漢民合住的家,這家人姓郭,老漢是個老莊稼把式,與庫魯相處的不錯,上次李榆回來的時候也見過麵,聽說李榆回來了,早早的收拾了一間房子,還燒了熱水。

哈達裡一回來就上了大炕,非要挨著李榆睡,摟著李榆的脖子要和他到沈陽去。李榆說,你要是走了,想找喇布杜玩怎麼辦?

“那就把喇布杜也一起帶去。”哈達裡馬上回答,李榆無語了。

“讓他們都去,我正好可以教他們騎馬射箭。”躺在一邊的孟克插了一句。

“算了,你不把孩子教壞就不錯了。”

以後的日子裡,李榆就呆在村子裡養傷,納婭大嬸也不下地了,專門看著李榆順便給他做飯,孟克一到北屯子就成了勤快人,村裡村外、田間地頭到處忙活,村裡人都喜歡他。李榆閒著沒事乾——納婭大嬸是絕不會讓他乾活的,他隻好教教哈達裡、喇布杜和村裡的孩子騎術、箭法。

房東郭老漢沒事就叫著李榆曬太陽,說是這樣傷口好得快,老漢年輕時讀過點書,懂些醫術,把給李榆換藥的事全包了,一老一少經常曬著太陽聊天,郭老漢很奇怪,為什麼李榆說的漢話這麼好,李榆自己也說不清楚,他總覺得自己以前就會說漢話。

李榆向郭老漢講了自己受傷的事,提起鞍山河邊血流成河的情形就忍不住傷感,他對郭老漢說道“我有時一閉眼就好像看見那給血染紅的河水,耳朵裡也聽到‘狗官來了,殺狗官,建奴來了,殺建奴’的喊聲,大叔,這樣殺來殺去,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啊!”

郭老漢搖搖頭“誰知道呢?反正這些年就這麼過來的,人命還不如狗命,咱們北屯子算是好的啦,庫魯兄弟是個好人,誰敢欺負我們漢民,不容分說就是一頓鞭子,人都管住了大家就好過了,雖然窮得吃不起飯,可日子過得安穩。”

李榆笑了,他知道庫魯嫉惡如仇的德行,他這人不識字也不會說話,看不慣就直接掄鞭子抽,在烏拉山就是這樣,不過大家都服他,庫魯不但把屯子裡的諸申管的服服帖帖,外村的諸申——包括附近鑲藍旗的人欺負尼堪的事讓他看見了,他也敢照打不誤,庫魯資格老名頭大,當年跟他在一起的烏拉人現在很多在八旗中擔任要職,這人不好惹,所以當官的對庫魯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郭老漢接續說“老百姓圖個啥?不就是能平安過日子嗎,誰當皇帝跟我們有什麼關係,不一樣得交糧納稅嗎?其實漢人當皇帝比你們諸申當皇帝更壞,自己人整自己人那才叫狠,老朱家的官沒一個好東西,哪一個沒喝我們的血吃我們的肉,如果他們能把我們當人看,彆的都不說,隻要我們往城上一站,諸申那點人根本進不了遼東,你說是不是?”

李榆笑著點頭稱是,郭老漢越說越來勁,也沒什麼避諱,大家處久了誰是怎麼回事都清楚,庫魯這幫人表麵上是金國八旗,可關上門就把大金國罵得一塌糊塗,這幫人說到底還把自己當烏拉人,他們能和尼堪很快打成一片,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烏拉人和漢民一樣,內心都仇視大金國。

郭老漢又說道,其實建州諸申剛到遼東時,遼東人也無所謂,反正大家都希望明國的狗官都滾蛋,而且英明汗又給遼東人分了土地,百姓的負擔也不重——三丁合種一坰官田,二十丁派一丁當差、一丁當兵,雖然當差、當兵的花費大家攤,但比起明國的稅賦、加派還有官吏、差役的敲詐勒索還是好多了,諸申官員乾壞事的不少,但諸申缺心眼,不識字也不會算賬,壞也壞不到哪去,而且金國對官吏管得還算嚴,辦差的諸申和漢官做了壞事,被發現了也是要嚴辦的,相比之下明國的官吏不但壞,而且一壞就壞一窩,還讀過書個個狡猾,一肚子的壞水。既然如此,按理說大家可以彼此相安無事了,但金國卻乾了兩件最大的壞事,逼得遼東人不得不反抗了。


最新小说: 關於男配變成男主這件事 惡毒女修太誘,四個絕色道侶搶 長生獵戶,從趕山開始 阿克薩大洪水 陰差陽錯,我成了少爺的貼身女仆 仙破天穹 泥土 半夜和女鬼搶影子,她紅溫了 開局茅屋:我的宗門全無敵 今天也在努力做魔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