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節 定計_大明之朔風疾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18節 定計(1 / 1)

大明之朔風疾!

金軍糊裡糊塗地吃了虧,還把城下看熱鬨的劉之綸、李榆和尤世威等人嚇了一跳,好大的威力呀!溜回來的丁啟明趕緊聲明“這不是我乾的!”

“美得你,是炸膛了,肯定是城上的千斤重炮,這些東西年頭久了我們自己都不敢用,建夷也真是傻大膽,”熟悉山海關周圍情況的王世欽輕描淡寫說道,隨後又抱怨“咱們大明花錢費力把城修得堅固厚實,還裝了火器,自己卻守不住便宜了彆人,簡直是自討苦吃,這遵化城不填進去千把條人命彆想攻克,我們後麵的幾千人趕來了也沒用,還是想想其他法子吧。”

“遵化不好打,我們就打遷安吧,那裡的守軍少,也許有機會拿下來。”尤世祿想了想說道。

“不行,遷安離永平太近,建夷的援軍隨時可以趕到,攻城太過危險,再說我們還必須困住遵化建夷,這點兵力也不夠用啊。”楊麒比較謹慎地說。

“打仗沒有不冒風險的,與其讓建夷打我們,還不如我們主動打建夷,我們奔襲遷安,能得手當然好,不能得手的話,就吸引永平建夷前來增援,我們在遷安附近選擇有利戰場以逸待勞伏擊他們,灤州那邊這兩天應該動手了,孫承宗、馬世龍可有二十萬人啊,建夷抽不出多少兵力對付我們,”尤世威擺出老大的架勢,對著眾人說道,“把我們的義勇都留在遵化,再派些人保護他們,建夷勢弱決不敢出城,義勇拉上戰場起不了作用,就在這裡使勁挖溝,困死城裡的建夷,我們其他人全部趕赴遷安,那個吳自勉不是總跟在後麵嗎,這回也拉他入夥,我們打贏了永平援軍,遵化、遷安就是我們的囊中之物,要是打輸了,我們拍屁股走人。”

尤世威看眾人都點頭同意,拍著李榆的肩膀說道“榆子,這誘敵的差事還是你來乾,你的騎兵馬好跑得快,能搶下遷安最好,不行的話給建夷捅一刀就跑,老叔幾個在遷安的灤河西邊接應你。

“行,就這樣辦了。”李榆略想一下就答應了,這裡也就他最適合誘敵了,而且他也確實不想死呆在遵化城下。

“榆子,老叔告訴你,打仗不能死心眼,遷安不好打,就找建昌營的麻煩,那裡的建夷兵力肯定還不如遷安多,你就在遷安和建昌營之間運動,抓住機會就揍他們一頓。”王世欽也給李榆出主意,他在山海關一帶呆的久,這裡的情況比較熟悉。

最後大家商定,豐州鐵騎由李榆指揮奔襲遷安,劉之綸坐鎮遵化,帶著他的義勇繼續挖溝圍困遵化,西北邊軍後續部隊趕到後,分出五百人留在遵化,尤世威等人率各自的家丁和其他精銳邊軍隨後向遷安運動,並在灤河以西選擇有利戰場伏擊金軍。

主意拿定了,大家一起請劉之綸下令,劉之綸剛才一直沒說話,在場的都是老軍務,把該說的都說了,他隻是把大家商量好的主意重複了一遍,不過他建議李榆的鐵騎先紮營休息一夜,明天一早再出兵,大家給他個麵子,一起說聲遵命就了事。

李榆把大家紮營地點早選好了,遵化附近到處都是山,他決定把營盤紮在離遵化不遠處一個依山傍水的山丘間,城下安營的事他才不乾呢,他要找那些既能防守又便於逃跑的地方。紮營的時候,吳自勉羞羞答答地被王承恩、楊嘉謨拉來了,他當著大夥的麵表示,他老吳願意加入組織,與大夥共進退——吳自勉的事還沒了,皇帝立太子宣布大赦天下,但這對他幫助不大,他氣死巡撫、部隊嘩變和副總兵投敵這三件事加在一起影響太惡劣,文臣們肯定不會放過他,以後隨便找個理由都可以讓他下大獄,他現在也不想保住總兵職位了,而是指望著立點軍功,保自己下半輩子平安。

吳自勉還提出一個建議,他看見有三屯營的明軍在這一帶活動,據說楊肇基還守在那裡,他和楊肇基是山東老鄉,交情很不錯,吳自勉問大家需不需要把老楊也拉入夥,大夥馬上沉默了,吳自勉隻想拉老鄉來和自己做伴,卻沒考慮到其他人的感受,在西北諸將看來他吳自勉和楊肇基一樣,是朝廷為壓製西北人而摻進來的沙子——吳自勉這家夥到底不是自己人啊,大家看你是榆林總兵的份上拉你一把,你還東想西想了。

尤世祿搖頭說道“楊肇基這人官太大而且資格老,當過延綏總兵和總理西北軍務,官銜是正一品的左都督,他又喜歡倚老賣老,在薊州時就和大家合不攏,我們大家伺候不起這位大爺,再說三屯營的兵大多是山東兵,戰力太差,來了也是添麻煩。”

吳自勉當然明白西北諸將心裡想著什麼,可不拉個信得過的人進來,他心裡就不踏實,誰知道這幫西北人會不會把他耍了,他急忙說道“老楊這個人打仗還是有一套的,咱們人手太少,我隻有兩百家丁,精兵也隻有五百來人,咱們的兵力對付建夷有點夠嗆,山東兵是差點,但老楊的家丁大多在西北打過仗,算得上是精銳,我去找他說明白,跟我們一塊乾就得守我們的規矩,他要是敢倚老賣老,壓大夥一頭,我老吳頭一個不答應。”

劉之綸實在聽不下去了,這幫大明的鎮帥都是些什麼東西,商議軍國大事被他們弄得跟聚會一樣,他鼻子哼了一聲就出去了——那木兒還在練著寫奏疏呢,他得回去看看,大帥們也懶得理他,繼續談自己的事。

李榆比較讚同吳自勉“我的豐州鐵騎現在能動用的也隻有千五百人,義勇又派不上用場,咱們這點人馬和金軍打太吃虧了,能增加點人馬總是好事,就算少分些功勞也值啊。”

“那就辛苦一趟吳帥吧,不過你要告訴他,想入夥就得大夥一塊商量著辦事,彆以為自己官大資格老就可以指手畫腳。”尤世威心裡計算了一下,他們能打仗的家丁和豐州鐵騎加起來不過二千七百來人,其他所謂的精銳明軍除了留在遵化的人外隻有三千人能動用,與永平的金軍打太玄了,憑他在遼東多年征戰的經驗,沒有三倍以上的兵力優勢,這仗就不好打了,要是三屯營的明軍能來,確實對他們有好處。

第二天一早,休息一夜的豐州鐵騎正準備出發,劉之綸派人把李榆和各位軍頭叫到中軍大帳,拿著一封書信說道“這是從薊州剛送來的書信,邱禾嘉在信上說,建酋已率建奴主力於三月初三撤軍出關,孫閣老已下令薊州、山海關我軍出兵合攻灤州,他要我們迅速向南趕赴灤州城下與他們會合,一起攻打灤州。”

尤世威冷笑一聲“孫閣老大概在永平安插了細作,這回反應倒是不慢,劉大人覺得應該如何處置?”

“我出薊州時就已經向皇上奏報,此次出兵遵化乃劉某與諸位成功成仁之舉,況且我們軍首戰告捷,遵化攻克在即,豈可中途而廢,劉某既奉皇命出征,除非朝廷重新有旨,其他人等之命一概不從。”

“這就對了,我們打我們的,他們打他們的,大家各不相乾,反正他們有的是人,也不缺我們幾個,我們去了就算拿下灤州,功勞也是馬世龍、祖大壽他們的,沒我們什麼事,我們跟著劉大人乾到底了,”尤世威樂嗬嗬地對大家說道,“二十萬人連攻城器械都沒準備好,就亂哄哄地去打灤州,等著瞧吧,準有好戲看。”

“就是,這邊的功勞都快到手了,傻子才去湊那個熱鬨,他們去打灤州最好,牽製住了建夷,我們還可以趁機占便宜。”吳自勉在一邊大叫,眾將也大喊大叫,摩拳擦掌要把便宜占到手。

劉之綸看到大家眾誌成城、熱情高漲,語氣激昂地拍案高喊道“本官昨夜已寫好奏章報捷,並派人連夜送往京師,皇上一定期盼著我們早日收複遵化、遷安,諸君須奮勇向前,斷敵後路,儘滅殘夷。”

眾人士氣高漲,喊殺聲一片,李榆在一片鼓勵和歡送聲中帶著豐州鐵騎上路了。

永平,濟爾哈朗收到察喀喇、範文程的報告,突然出現一股雜亂明軍裹挾大批百姓攻擊遵化,領頭的居然是叛逆額魯,經過一番激戰,大金軍挫敗了明軍的攻城企圖,但明軍方麵人數太多,簡直殺不勝殺,他們還動用大批百姓挖溝毀路,企圖長期困住遵化,察喀喇、範文臣表示有他們在遵化必然穩如泰山,但城下的雜兵、暴民實在太多,他們人少無法儘數驅趕,所以希望永平能給他們派些援兵,以維持遵化地方安寧。

濟爾哈朗把信遞給薩哈廉、阿巴泰,微微搖頭說道“這兩個人都不是額魯的對手,肯定是吃虧但又不好意思開口求援,所以才說請我們派人幫他們維持地方。”

“那我們是不是先去一趟遵化,然後再轉道增援灤州?”薩哈廉皺著眉問道——灤州報急,薊州、山海關兩處的明軍主力正向灤州開來,灤州被圍在即,請求永平迅速增援,永平已調集三千兵馬交給薩哈廉、阿巴泰率領,正準備上路增援灤州,這個時候遵化又出現情況,確實是個麻煩事。

濟爾哈朗思考了一會兒才回答“範文程為人謹慎,他能寫出這封信來,說明遵化的局麵尚能控製,暫時出不了大事,灤州則情況不同,明軍在薊州、山海關至少集結了二十萬人,就是拿出一半打灤州,人數也在十萬以上,而我們守灤州的兵力不過千把人,實力懸殊太大,絕不能稍有閃失,出兵增援灤州的計劃不容有變,遵化的事回過頭來再解決。”

“明軍攻打灤州早在大汗的意料之中,我們按大汗臨走時的吩咐做就是了,就是沒想到明軍居然還有打遵化的膽量,遵化、遷安兩地關乎我軍進出邊牆的通道,範文程這個人愛麵子,也許遵化的情況比信上說的糟,貝勒爺,您看是不是也派些人增援遵化。”索尼這次被留在永平辦理文書政務,他小心提醒道。

“範文程在信中說,額魯這個叛逆也到了遵化,也許愛塔也和他在一起,這兩個人對我們太熟悉了,奴才總擔心這兩個人會鬨出什麼事來,而且老範也不是塊打仗的料,遵化可彆在他手裡丟了。”薩哈廉的包衣奴才寧完我很受天聰汗的青睞,這次也被留在永平,給他一個立軍功的機會,他也趁機插了一句。

“我們也熟悉額魯、愛塔,這兩個人都不好對付,特彆是那個額魯,實在是太滑了,人去少了打不過他,人去多了被他沾上,十天半月脫不了手,所以我才下決心先收拾了灤州的明軍,再回頭對付額魯,”濟爾哈朗背著手走了幾步,然後斬釘截鐵說道,“去灤州的援軍立即上路,按大汗說過的法子,隱蔽行軍伺機而動,待明軍攻擊受挫而頓兵城下之際,速戰速決一舉擊破,遵化的事我自有辦法,你們都不用多想了。”

商議完畢,薩哈廉、阿巴泰帶著人馬就出發了,濟爾哈朗則開始征調人馬,實際上他也擔心遵化出事,但他既要增援灤州,又要防備山海關的明軍偷襲永平,再想給遵化派援兵就難了,東拚西湊後他湊出五百金兵,其中四百人派往遵化,另外一百人被派到建昌營——建昌營目前隻有一百旗兵,如果遵化有失,這就是關內金軍最後的退路,必須增兵以防萬一,但四百人去增援遵化顯然力量太弱,他又從永平的明軍降兵中找了五百人,再命令遷安也出兵一百人,總算湊齊了去遵化的一千人馬,這還不夠,他又找了一堆破爛的諸申衣服命令明軍降兵換上,又找了一些粗麻繩用墨水染黑,讓降兵們拴在頭上,再戴上帽子,隔遠了看這幫降兵還真像一幫辮子兵,濟爾哈朗對自己散豆成兵的妙計很滿意,這些人打硬仗肯定不行,但嚇唬人應該不錯,就算是額魯、劉愛塔看到一千八旗兵,也不敢輕舉妄動,隻要能熬過這幾天,薩哈廉、阿巴泰一回來,所有的事都好辦了,帶兵官比較麻煩,能打的軍官留在永平的沒幾個,他想來想去,決定派守遷安的三等參將白格帶這支軍隊,這也是個久經沙場、戰功累累的戰將了。

白格肯定不願意去,自從李榆離開金國以後,他就像是被打回原形,又開始犯懶了,鑲黃旗和鑲白旗換旗的時候,他憑借著跟隨李榆征戰西拉木倫河、鞍山堡的出色表現,被視為難得的人才,豪格專門把他留在鑲黃旗,還給他升了一級,但他以後的表現就慘不忍睹了,已經混到在紅甲巴雅喇裡呆不下去的地步,白格也想通了,沒了額魯兄弟他就是個廢材,軍功就彆再想了,靠吃老本過日子算了,這次入關他也沒得到什麼軍功,所以彆人高高興興回家了,他卻被留下守遷安,不過他也沒有怨言,前麵的仗他沒出什麼力,留下他也是理所當然,隻要不打仗,那他就躲在遷安混日子,早晚也的讓他回家,沒想到的是,濟爾哈朗貝勒突然想起他了,這趟差事可險了,和明軍打仗他不怕,但一想到額魯也在遵化,他的腿就發軟。

白格沒膽子不聽命令,在遷安會合了永平來的人馬,心驚膽戰就上了路,他還是有實戰經驗的,自己的人馬太雜,大多是臨時編入軍中的廝卒、阿哈,尤其是那幫假扮金軍的降兵裝備低劣、士氣低落,這夥人守城還能將就,打野戰絕對不行,於是他把人馬都聚在一起行軍,絕不分散,寧可減緩行軍速度,大量的斥候也放出去,隨時注意周圍的風吹草動。白格的謹慎沒有換來他的平安,涉水過了灤河後不久,突然接到斥候的通報,前方出現旗號、數量不明的明軍,對方斥候太厲害,他們無法接近觀察對方的行軍隊伍。白格心裡就是一驚,明軍的手好快呀,手已經伸向遷安了,猶豫了一會兒後,他下令重新整隊,列好戰陣徐徐推進,隨時準備迎戰,為了壯大聲勢,他還命令金軍要不斷吹號、呐喊,少數精銳也被擺在最前麵作出挑戰的架勢,如果能把明軍嚇跑就再好不過了。

從遵化到遷安不到二百裡,不過這一帶是金軍控製區,李榆和劉興祚、白顯誌都比較謹慎,行軍速度並不快,白天儘量避開大路,斥候被大量派出,在隊伍四周形成二十裡的警戒區,夜晚也選擇安全之處宿營,這一路上也算平安無事,臨近遷安時發現了敵情,前方出現約一千金軍,正以臨戰狀態向他們壓過來。


最新小说: 崩人設後我成了人生巔峰 退親後我轉身嫁糙漢生多胎 苟成魔帝的我,被仙道女帝表白了 NBA三分王,全球女星狂加對抗 這是一隻狐妖啊 重生08,邪修創業 禁欲大佬高不可攀?誘哄她的是誰 惡雌心聲野,撩得獸夫紅了眼 這呂布,絕對有問題 重生1998:內卷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