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朔風疾!
“到你家看看吧。”李榆在大營裡巡視一圈後,對張妙手說了一聲,張妙手依舊麵無表情,帶著李榆往自家的窩棚走。
張妙手的窩棚前有點熱鬨,四五十個破衣爛衫的娃娃嘰嘰咋咋叫著,他們看上去大多十歲左右,張妙手的婆姨正忙著給每個娃娃分那種黑糊糊粥,碗不夠娃娃們輪流著喝,吃完的孩子老老實實圍攏坐到一邊,一個年紀稍大約莫十二三歲的男孩子拿著根樹枝在雪地上寫寫畫畫,其他孩子也學著他在地上畫。
“那是我的娃,在老家讀過幾年書,正教娃娃們認字咧!”張妙手指著那個教認字的孩子說,語氣中帶著一股興奮勁,看到李榆有點疑惑,又解釋道,“這幾十個娃娃家裡沒人了,也沒人管他們,我看他們怪可憐的,就找鄉親們湊了些糧,讓婆姨每天給他們做兩頓粥喝,我娃懂事,順便教他們認幾個字。”
李榆臉上總算有了一絲笑意,徑直走到孩子們中間,不過孩子們可不領情,見過來了一個官軍的大官,嚇得趕緊跑開了,隻有張妙手的兒子和幾個膽大的小夥伴沒走,眼睛還盯著李榆。
“你叫什麼名字,讀過哪些書?”李榆撫摸著張妙手兒子的頭問。
“我叫張之耀,讀過《論語》、《大學》。”
“比我強,我連《小學》、《孝經》都沒讀好。”李榆笑了笑,又問其他孩子的名字。
“我叫李定國。”
“我叫劉文秀。”
“我叫馬寶。”
孩子們一個個報出自己的名字,張妙手生氣了“我不是說過你們不要叫這個名字嗎,那是八大王起的名字,他是大惡人,把你們扔下跑了。”
“老張,彆怪孩子,其實這些名字挺好聽的,”李榆攔住張妙手,有點奇怪地問,“我聽說八大王很壞,他也會收養沒家的孩子?孩子們怎麼又會到你這兒?”
“這些娃都是他從米脂帶出來的,南竄的時候,他想火並我們,結果被我們和白大人趕跑了,這幾個娃年紀小走不動,被他扔到路邊,我看他們可憐就帶回來了,”張妙手一提起張獻忠就恨,對李榆氣憤地說道,“他才沒這個好心,他是為了讓這些娃長大了為他賣命,還逼著娃娃們跟他的姓,好不要臉!這家夥和我們不是一路人,我們是活不下去才造反,可他當過差役、當過兵,日子過得並不壞,造反是想用彆人的血為自己撈份榮華富貴,這種人心狠著呢!”
李榆不說話了,眼前的孩子們讓他心裡難受,他們每個都顯得那麼瘦小單薄,身上的衣服破破爛爛還露著大洞,寒風吹過來一個個都在打抖,年紀最小的馬寶腳上連鞋都沒有,隻包著幾塊破布。
“大嫂,用這件皮襖給娃娃們做幾個腳套吧!”李榆把身上的羊皮襖脫下來塞到張妙手婆姨的手中,他身後的莫日格、陳二柱和劉石頭也趕忙脫下自己的皮襖留給孩子們。
李榆把幾個孩子拉到身邊,抱了他們每個一下,再撫摸一遍他們的臉,然後揉了揉自己的眼,低著頭走開了,他本來想和張妙手商量些事,可現在這種情況還有什麼可商量的。
走出流民大營,李榆停下腳步,對送他的張妙手說了一句“張大哥是好人!”
“大人也是好人!”張妙手麻木的臉上笑了笑。
李榆回到保德城裡,立刻叫陳二柱拿一袋小米給張妙手家送去,然後趴在書案前寫信,先是給宋統殷寫信,希望宋大人幫他一把,那怕沒有軍餉,能給他些糧食也好,然後又給範二喜寫信,告誡範二喜彆鑽進錢眼裡出不來了,你打著我的旗號拿著我的東西做生意,總該對我有所回報吧,立即籌幾千石糧食送來,我這裡快揭不開鍋了,最後一封信是寫給豐州大統領府的,李榆詳細敘述了這裡的情況,要求大統領府考慮一下,能不能設法安置些流民,豐州土地多但會種田的人少,吸收一些關內的百姓應該有利於豐州的發展。
李榆把信剛發出去,張道浚就從太原回來了,見到李榆破口大罵,叫你去剿賊,你跑哪去了?流賊已經東渡汾水了,你縱賊深入該當何罪?李榆也不客氣了,我就這點人馬,能在河西把流賊精銳馬隊一舉殲滅已是大幸,要我擋住二十萬流賊可能嗎?興縣、岢嵐的官軍是怎麼回事,都是群土雞瓦狗嗎?朝廷怪罪我擔著,回家就是了,反正這個署理總兵就是個擺設。
李榆一鬨回家,張道浚就氣虛了,其實宋統殷對李榆還是滿意的,二十萬流賊南下換誰也擋不住,李榆再能打也不過多殺些流賊而已,他親自部署在興縣、岢嵐的官軍甚至連城門都不敢出,更談不上阻擊了,幾乎是睜眼看著流賊大搖大擺繞城而過,李榆好歹還全殲賊騎,斬殺混天猴,招撫撲天雕、混十萬,這已經是大捷了,所以宋統殷給朝廷的奏報中把李榆的戰功大吹了一頓,而把流賊內侵的責任全攬下來,並且明確告訴朝廷,如果看他不順眼,他可以馬上走人,誰願乾山西巡撫誰來乾,然後就是伸手要糧要餉。
宋統殷這段時間也苦啊,軍隊沒糧餉打不了仗,這個道理他懂,為了籌措糧餉,他也不要臉了,到處搜刮各州府的存留,還厚著臉皮向藩王、富商勸捐,他都忙成這樣啦,有人卻閒著無聊,寧武關兵備道不斷告李榆的狀,還把李榆倒賣軍資的人證物證都被送到太原,宋統殷一律壓下不問,還嚴厲警告他,彆光告狀,有本事就把糧餉搞來,那我馬上就治署理總兵的罪。
宋統殷還是舍不得李榆,這小子畢竟是他提攜起來的,能打能拚人也厚道,真要是李榆拍屁股走了,換個不靠譜的山西總兵更麻煩,不過李榆這次去府穀隻派人送了封信,請他督促興縣、岢嵐守軍嚴加防禦,也沒問他同不同意,拔腿就跑到了河西,這就有點過分了,派張道浚運送籌到錢糧時,宋統殷叫張道浚彆對李榆客氣,一定要好好罵他一頓。
張道浚罵了一陣,覺得這家夥越來越皮,也懶得再罵了,指著門外說“糧餉運到了,不多,三千石糧,五千兩銀子,這是宋大人費儘心血才籌到的,你就糟蹋吧!”
李榆馬上換了副笑臉,不由分說摟住張道浚說“我就說宋大人、子玄兄對我好嘛,這可救了我一條命啊!”
“還有,你那個‘山西剿賊軍’大人也認可了,編入山西鎮,白安、周遇吉、虎大威和猛如虎四人全部升遊擊,這下你更得意了吧?”張道浚掙脫李榆的魔掌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