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節 招撫(三)_大明之朔風疾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大明之朔風疾 > 第170節 招撫(三)

第170節 招撫(三)(1 / 1)

大明之朔風疾!

我沒有選擇了,隻能咬著牙帶鄉親們活下去,李榆的心漸漸平靜下來,大步向義軍陣前走去,莫日格和新來的侍衛吳先一步不離跟隨左右——吳大俠在孫守法的鼓動下,也加入到豐州軍之中,李榆推開他倆,站立到義軍麵前。

“我知道你們活不下去才造反,是朝廷和狗官逼得你們拋家舍業、四處流蕩,我是種地打獵的窮光蛋出身,挨凍受餓的滋味嘗過,那種日子要把人逼瘋,你們不是賊,罵你們是賊的人自己才是賊,讓他們挨幾天餓試試看,去招安,朝廷本來就該讓我們堂堂正正過日子,應該謝罪的是朝廷,”李榆這番大逆不道的話出口,義軍兄弟都驚呆了,這不像是官軍大官說的話,但句句都在理,把大家心裡的話都說出來了,王嘉胤、王自用等首領聽得熱淚盈眶。

李榆繼續說道“我不這狗屁官職,我替你們要糧要錢,願意回家的發糧回家,不願意回家的我們一起過,我在關外的豐州常講的一句話是無奴役、無貴賤,誰也不許欺負誰,讀書人把這稱作自由、平等,豐州有漢人、蒙古人還有金國的諸申,我們像兄弟一樣相處,大家抱成一團一起勞作一起分享收獲,在苦寒之地照樣活下來,而且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我們能行,你們也一定能行,兄弟們,我們要活下去,看看這世道會怎麼變,我就不信老天不給我們一條活路。”

“活下去!”、“活下去”,義軍的隊伍沸騰了,人們不分男女老幼一遍遍高呼,眼裡充滿了淚水,這一刻他們從絕望中走出來,重新感覺到生的希望。

“大人,我們聽你的!”王嘉胤帶著王自用、白玉柱、惠登相等首領對著李榆就磕頭。

“我在豐州時就已經廢除跪拜禮,誰也不許下跪磕頭。”李榆微笑著把王嘉胤扶起來,誠懇地對首領們說道,“安撫百姓還要靠你們,以後頭疼的事多著呢,都快起來吧,我們該忙正事了。”

“大人,我把弟兄們和百姓托付給您了,老天會保佑您帶著鄉親們活下去,”王嘉胤對李榆微笑著,使勁拍了拍腰間的佩刀說道,“現在請大人給我一個麵子,我們做個了斷吧!”

“王老哥,你開什麼玩笑!”李榆看著比自己矮一個頭的王嘉胤搖搖頭,惠登相、李萬慶、張一川等首領也連忙勸阻王嘉胤,誰都看得出來王嘉胤向李榆挑戰幾乎就是找死,王自用、白玉柱卻悲苦地低下了頭。

“我知道自己的能耐,可我必須去死,否則大人過不了朝廷這一關,用我一條命保大夥平安,我認了!”王嘉胤瞟了一眼從豐州軍陣向這邊走來的一群人,苦笑著對李榆說道,“這是命啊,從造反的那天起就注定了,我當兵去過遼東,不過卻是個逃兵,說起來就丟人,我不怕死但就不想為朝廷去死,今天請大人成全我,讓我像個兵那樣堂堂正正地戰死。”

“王老哥,我可以放你遠走高飛,也可以把你帶到關外藏起來,以後的日子還長著呢,你要好好活著!”李榆誠懇地勸道。

“朝廷可以放過其他人,但絕不會放過我,我死了朝廷就放心了,您才好幫助鄉親們,大人總不希望我被綁赴京師淩遲處死吧,我就先走一步了。”王嘉胤對李榆說完,又向義軍首領們躬身施禮,說了聲拜托諸位了,與張立位低語幾句後,大步向自己的戰馬走去。

“王老哥,你是條西北漢子,當逃兵不丟人,我也不想替朝廷打仗。”李榆衝著王嘉胤的背影喊了一聲,牽過自己的馬一躍而上。

“漢民,殺了這個反賊,這可是天大的功勞!”張道浚竄過來大叫,流賊向李榆伏地請降了,這種立功的機會他怎麼會錯過,帶著虎大威、猛如虎兩個立功心切的家夥和幾個家丁就跑過來,他們聽說王嘉胤要向李榆挑戰,立刻心花怒放,這個大膽的反賊這回死定了。

王嘉胤縱馬過來了,手裡舉著戰刀,臉上帶著微笑,雙眼直視著李榆,這一刻他是一名真正的戰士,李榆歎了口氣,從撒袋裡取出弓箭,瞄準了王嘉胤。

王老哥,你放心去吧,我會照顧好鄉親們,李榆心中默念著,鬆開了弓弦,利箭飛出重重地釘在王嘉胤的喉嚨上,王嘉胤在馬上晃了晃,一頭栽了下去,虎大威、猛如虎立刻拔刀衝上去,這顆首級可比九條龍的腦袋值錢多了。

“滾,你們倆都滾開!”李榆衝上來一腳一個,將虎大威、猛如虎踹到在一邊,王自用、白玉柱等義軍首領們走來跪倒在地,沁水河邊隨即哭聲一片,李榆為王嘉胤合上雙眼,向他拜了一拜,低聲對王自用、白玉柱說道,“你們把王老哥埋了吧,找個隱蔽的地方,彆讓人傷了屍首。”

沁水河邊,十五萬義軍人口繳械投降,巨賊王嘉胤斃命,本來準備舍些錢糧、死些人口,如今全免了,澤州剿賊聯防局的大佬們欣喜若狂,立即向澤州報捷,張道浚當天就跑太原去了——這麼大的功勞不去宋統殷那兒吹一頓,實在太可惜了。

豪紳們一高興,李榆最擔心的流民遣散問題解決得異常順利——範二喜又竄來了,這家夥抱著李榆的大腿不放,打著總兵府的招牌販賣私貨,現在已經混成山西黑白兩道都吃得開的人,名頭遠遠蓋過他的主家範永鬥,山西的富豪巨賈也得給他三分麵子,範二喜和澤州的大佬們躲在一個黑屋子裡鬼鬼祟祟商議了一天,老員外張鵬雲出來講話了。

老員外認為澤州此次匪亂教訓頗多,澤州富庶非數十萬者不稱富,但豪紳隻顧自己發財,卻舍不得給百姓好處,以至於富者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流寇一來響應者雲集,盜匪猖獗地方糜爛,到頭來吃虧的還是富人,所以我們從現在起就要為鄉親們做好事,那些受招安的百姓窮困至極,從賊也是迫不得已,他們如今迷途知返,今後生計正需要我們的幫助,朝廷不出錢我們出錢,不但要給他們口飯吃,還要讓他們安居樂業。

澤州豪紳響應張老員外的號召,立即行動起來,自願出錢出力,把俘虜的吃飯、遣散的事全包下了,其深明大義讓李榆也深受感動,公開表示今後澤州人到豐州行商、開作坊一律給予優待,不過李榆卻不知道,澤州豪紳可沒那麼多好心腸,他們是絕不會吃虧的,馬上要夏收了,各處的鐵廠、作坊也要重新開業,他們正缺乾活的人手,俘虜中絕大多數是澤州本地人,遣送回家就是勞力,乾嗎不用?而且剿賊聯防局也暗中下令,凡從賊者一律交本村裡長、糧長嚴加管束,其中罪行顯著者及賊心不改者,各村的鄉老、族長皆可撲殺之,無須報送官府,外鄉的山西人他們根本不想管,打算送出澤州地界交給地方官府了事,最頭疼的是陝西來的賊,殺俘的事他們不敢乾,但這些人留在澤州就是禍害,乾脆忍痛出些錢讓署理總兵趕緊把人帶走。

豪紳們出了錢糧就心痛,這筆錢非撈回來不可,他們把主意打到官府頭上,冀南兵備道王肇生和澤州知州得知大捷的消息前來慶賀,剛在陽城露麵,就被剿賊聯防局的大佬們拖進黑屋子,把門一關誰也不知道他們暗中商量什麼,反正這兩位官員愁眉苦臉進去,一臉紅光出來,從此以後澤州向朝廷繳納的稅賦、加派再也沒有超過七成,而且越來越低,最後乾脆拖著不給了。

澤州的官紳富豪合流了,遣散流民的事馬上高效率展開,十五萬俘虜中澤州當地人有九萬之眾,很快就走了七萬,外鄉的山西人也有兩萬人離開陽城,兵備道王肇生特意派出遊擊薛天祿解送他們到平陽府遣散——這些人大多是平陽府、潞安府的人,而潞安府也是冀南兵備道的轄區,王肇生不懷好意地想逼平陽府也出點血,剩下的六萬人中一半是陝西人,另一半是不敢回家的山西人,豪紳們要求李榆儘快把人都帶走,他們可以承擔部分路上的口糧。

張道浚回來了,還帶來了巡撫衙門的公文,朝廷獲悉陽城大捷,即刻下旨免去李榆署理山西總兵和援剿副將的職位,恢複李榆大同靖虜副將的職務,仍掛都督僉事銜,同時著令山西巡撫辦理剿賊善後事宜,聖旨前天才到太原,老將馬士麟已奉旨趕往寧武關接任山西總兵,巡撫宋統殷令李榆即刻帶俘獲賊眾前往保德待命,並做好隨時出關的準備,而山西剿賊軍則開往太原府整編並入山西鎮。

李榆鬆了一口氣,山西的活總算乾完了,恢複大同靖虜副將職務實際上就是讓他回家,他正求之不得呢,山西剿賊軍以河曲人、保德人為主,他也沒打算把這支隊伍帶到關外,山西鎮能接手也是好事,張鵬雲等澤州大佬們卻很沮喪,他們已經暗中活動想讓李榆正式接任山西總兵——李榆無法無天而且有些傻,這家夥坐鎮山西,對他們還是有好處的,但沒想到朝廷如此迫不及待就要趕李榆走,幾個大佬忍不住罵了一通朝廷刻薄寡恩、卸磨殺驢的話,李榆也懶得聽他們廢話,高高興興拔腿走了。

“漢民,你可彆怪宋大人,他對朝廷的做法也很不滿,這中間可能有些變故,你且在保德呆段時日,也許朝廷隨後就有封賞。”張道浚追出來對李榆說道。

“讓我回家是好事啊,朝廷的封賞對我有個屁用,還不如給我些糧食實在,子玄兄,宋大人對安置流民作何打算?”李榆笑著回答。

“剿賊難,安置流民更難呀,宋大人曾與延綏巡撫洪承疇、陝西巡撫劉廣生商議遣返流民,但那兩位大人一口回絕,而且下令陝西沿河州府嚴禁流民入陝,這條路行不通了,你提過的移流民在保德、河曲屯田墾荒更不行,這需要耕牛、農具、種子還有口糧,朝廷都拿不出來,大人正上書請求移民實邊,你的豐州有的是土地,安置流民的差事最後很可能還是落到你的頭上,你先做好打算吧。”

“休想,豐州養活五萬人都舉步維艱,宋大人硬塞給我二萬人,我咬牙認了,現在還想塞人,你們打算拖垮豐州嗎?辦不到。”李榆怒氣衝衝地走了。

“李漢民,這恐怕由不得你!”張道浚冷笑著喊道。

李榆回到營中,馬上召集眾將及義軍首領,宣布山西巡撫的命令,下令各部做好準備,兩日後出發,眾將罵罵咧咧一陣才散去——去狗屁朝廷,打了半年多的仗,軍餉還欠著就急不可耐趕他們出關,這也算人乾的事!還是人家澤州的士紳、富豪有良心,多少給了些錢,總算沒空著手回家了,義軍首領們卻很平靜,留在這兒山西人饒不了他們,回家官府正拿刀等著他們,到保德和撲天雕、點燈子混在一起更安全,虎大威和猛如虎倆人還挺滿意,關內畢竟要比關外好過得多,編入山西鎮也是個不錯的結果。

等眾人走了之後,白安、周遇吉、丁啟明和金國鼎等一幫軍官又回到大帳,周遇吉和丁啟明代表大夥表態,絕不離開豐州軍,李榆到哪他們到哪,李榆瞟了一眼他們,除了白安之外幾乎全是京營軍官,他心裡明白怎麼回事,山西剿賊軍裡的延綏軍官和京營軍官始終不和,以虎大威、猛如虎為首的延綏軍官人多勢眾,倆馬賊又蠻橫不講理,處處要壓京營軍官一頭,雙方從石樓開始就摩擦不斷,如果不是白安這個厚道人從中調解,早就打起來了,分道揚鑣也是遲早的事。

“豐州以後的日子會很苦,你們想好了就跟著我走吧,不過要把山西招募的兵留下,我不想出關時鬨嘩變。”李榆點頭同意。

“我們這些人大多是遼東人,家早就沒了,無牽無掛走哪算哪,能找塊安穩的地盤安個家就知足了,這輩子就賴上你了,你可不能不管我們。”周遇吉笑著答道。

“老白,我知道你想說什麼,但你得留在山西,”李榆見白安張著嘴想說話,揮手阻止了他,“山西剿賊軍在你手裡我才放心,老虎頭、猛如虎這兩個人打仗沒問題,就是把功名利祿看得太重,我真怕他倆為了立功受賞,把隊伍糟蹋了。”

白安歎了一口氣“那我就留下吧,我就是心裡發慌,跟著你打仗痛快,該怎麼打就怎麼打,以後文官指揮我們,真不知道仗會打成什麼樣,真舍不得那麵黑鷹旗呀!”

李榆盯著白安說道“白大哥,你記住,弟兄們的性命比什麼都金貴,絕不能讓人胡來,以後走投無路的時候,豐州也是你們的家。”

兩日後,豐州軍啟程出發,張道浚、張鵬雲、張光奎等澤州大佬帶領士紳百姓夾道歡送,兵備道王肇生和陽城知縣楊鎮原也跑來說了幾句好聽的話勉勵李榆,順便把湊出來的一些錢糧移交豐州軍。

王重新帶著兩架馬車跑來,見到李榆就說“大人看看,兩門嶄新的五百斤鐵炮,炮架、子銃也配齊了,大人可要記住小民,以後需要鐵器就找我,我給您打大折。”

豐州軍出了陽城分為兩路,白安帶領山西剿賊軍趕赴太原,李榆則帶豐州軍和流民向平陽府開進——宋統殷不允許流民進入太原府地界,隻能多繞些道,六萬多流民,男女老少一大堆,長途行進就是麻煩,車輛全部集中起來統一調配,老弱婦孺有車坐還能省些腳力,糧食輜重隻能交給流民中的青壯肩扛背挑,整個隊伍拖拖拉拉有好幾裡長,豐州軍的騎兵負責開路、警戒,步兵則努力維持隊伍秩序,王自用、白玉柱等義軍首領也賣力,前後奔跑著大呼小叫,招呼自己的部眾加快步伐跟上隊伍。

李榆看著亂哄哄的隊伍連連搖頭,王自用卻很得意,官軍正常行軍速度也才一日三十裡,我們現在一天大概能走五十裡,這已經不可想象了,王自用還承認,義軍急行軍速度也不慢,但必須把老百姓扔掉,逃跑的時候,連婆姨、娃娃都得舍棄,保德大營裡一定有不少他們的家眷。

隊伍進入平陽府地界,突然有幾股流民逃命似的奔向隊伍,打前站的孫守法抓了幾個一問,居然是前些時候送往平陽遣散的山西人,他們出大事了。

兩萬山西流民趕到平陽府治臨汾,遊擊薛天祿移交了公文,希望平陽府儘快接手流民,平陽府答應得也乾脆,可以接手但需要給他們一天時間準備糧食,薛天祿以為事情順利,安心出城等候,但沒想到第二天等來的卻是官軍騎兵,隨後就是一場屠殺,手無寸鐵的流民被殺得屍橫遍野、四散奔逃,可憐的薛天祿也被憤怒的流民亂棍打死。

李榆得到這個消息大吃一驚,立刻派人去太原向宋統殷報告,同時下令全軍戒備。


最新小说: 關於男配變成男主這件事 惡毒女修太誘,四個絕色道侶搶 長生獵戶,從趕山開始 阿克薩大洪水 陰差陽錯,我成了少爺的貼身女仆 仙破天穹 泥土 半夜和女鬼搶影子,她紅溫了 開局茅屋:我的宗門全無敵 今天也在努力做魔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