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朔風疾!
居庸關,連通京師與山西的要衝,與其他關隘亂成一片不同,這裡靜悄悄的,從南關到北關數十裡的邊牆上,一麵麵紅色的戰旗迎風飄展,明軍還在很儘職地持械戒備,似乎未受流賊迫近的影響。司禮監太監王之心急匆匆到了南關,大呼小叫要開城門,進了甕城才發現關內換人了,遍地坐著大同騎兵,他們怎麼突然來了?在幾枝馬銃的逼迫下,王之心很老實地說明自己的身份和來意,過了不一會兒,就被領上南關城樓,幾名將領正在小聲交談,當中坐著的正是歸化侯李榆。
“大老板,不,歸化侯,您怎麼在這裡?太好了,咱家正有聖旨要給您。”王之心躬身施禮後說道,他撈的錢大部分買了大同的債票、股票,對其他人可以耀武揚威,但唯獨對李榆不敢放肆,這個人一句話就可以讓他破產。
“王公公,我不可以來嗎?”李榆笑著接過聖旨。
京師的虛實瞞不住總理政務吳牲,一再斷言京師必失,必須搶占居庸關,大同官員卻認為京師固若金湯,把警告當耳邊風,直到順軍勢如破竹打到京畿才覺得有點不妙,總統府、總理府達成一致,為以防萬一先奪下居庸關,並將周遇吉的步四鎮調防宣府,但議事院卻擔心卷入大戰,遲遲做不出決議。李榆等不及了,引用《聯邦條例》中“總統有權隨時調用三千以下騎兵,無須議事院決議”的條款,命令駐紮獨石口的騎一鎮派一個協趕往宣化,與自己的飛虎營合力奪取居庸關。
李榆到達宣化時,庫拜領著不滿員的喇布杜左協也正好趕到,居庸關這時已經控製在大同手中——東部行台統領革庫裡、提督軍務白顯誌、宣化知府蔡如熏都是老手,察覺情況不妙先下手為強,調集宣化、延慶民兵三千餘人進了居庸關,民兵嘛,打起仗來是兵,不打仗就是竄門的老百姓,誰也不好說他們有錯。守關明軍已跑了一半,剩下的千把人正神魂不定,看見鄰居主動來幫忙激動得熱淚盈眶,打開關門迎接熱心人,大同白撿一個大便宜。
居庸關到手了,這裡群山環繞、地勢險要,關內守軍有三千騎兵、三千民兵再加上一千明軍,周遇吉部最多三天就能趕到,流賊休想從這裡溜進山西——李榆心安了,找來白顯誌、庫拜還有尤世威商議下一步的戰策。
尤世威如願以償當了陝西行台統領,但很快發現這個官不好當,累得要死還撈不到好處,稍微出點差錯,議會那幫人就找麻煩,他吃飽了撐的才找罪受,趁著到大同出公差想謀個好差事,順便再把子侄尤人俊、尤人傑推薦給李榆。杜文煥去了湖廣,大同軍正缺有經驗的老將,李榆打算把他調入讚畫軍務處,老家夥得意了,一定要露一手,這次自告奮勇要求隨軍讚畫。
尤世威當過幾年昌平總兵,對這一帶的情況極為熟悉,建議迅速搶占昌平,窺視京師隨機應變,李榆和其他人還在猶豫,王之心攜旨前來促使他們必須儘快下決心。
“‘臣不負君則君必不負臣’,皇上什麼也沒說,但什麼也都說了。”李榆把聖旨遞給尤世威、白顯誌,自己低頭在屋內踱步思考。
“歸化侯,朝臣居心叵測,不肯為國效力,皇上對他們徹底失望了,當著咱家的麵手書這封中旨,您可不能不管皇上啊!”王之心眼圈一紅把京師的情況說了一遍,聽得李榆等人心驚膽戰,誰也想不到朝廷如此離心離德,皇帝與朝臣竟然形同水火。
“我們不管大明朝廷,但大同尊奉皇上,不能見死不救,打吧,打成什麼樣算什麼樣。”李榆苦笑著搖頭。
“王公公,流賊打到什麼地方了?京營官軍到底能不能守住京師?”白顯誌馬上問道。
“完了,全完了,流賊已打到京師城下,永安門、東直門、西直門外都出現流賊,現在哪還有京營呀,人心都散了,群臣私下流傳‘公約開門迎賊’,沒人願意保皇上,我出昌平的時候,城中官軍還在脅迫總兵王承胤投敵,京師失陷或許就是這幾天的事。”王之心帶著哭腔吼叫道。
尤世威搖頭道“王承胤是我帶到遼東去的同鄉,人老實厚道,就是耳朵軟,他壓不住局麵,估計已經投敵,我們恐怕下手晚了。”
“老白,你帶民兵守關,騎兵馬上出發,黃昏前趕到昌平,也許能趁亂攻進城。”李榆帶上頭盔揮手下令道,庫拜答應一聲跑出去集合隊伍。
“我跟你一起去吧。”尤世威點頭道。
“咱家也要去救皇上。”王之心揉著眼睛叫道。
大同鐵騎出了南口,向昌平方向沒走多遠就與五六千昌平官軍狹路相逢,對方打著順軍的旗號顯然已經降賊,李榆毫不猶豫下令攻擊,李暄的飛虎營、喇布杜的騎一鎮左協立刻撲上去。昌平官軍幾乎都是步卒,前鋒與精銳鐵騎一觸即潰,後隊人馬亂哄哄反擊,但頂不住箭雨和馬銃的打擊,被迫後撤結陣。
昌平官軍正在惶恐,對麵衝來十幾騎,為首一人在陣前停下,摘下頭盔大吼道“我是尤世威,老兄弟應該還認得我這個老總兵,叫王承胤出來,我看到他的旗號了。”
王承胤不敢不見老上官,不一會兒就到了陣前,紅著臉向尤世威行禮道“老帥安好,恕末將甲胄在身不能下拜。”
“王承胤,你有出息了,堂堂朝廷總兵竟然投降流賊,那個小驛卒當皇帝,你真跪的下去嗎?”尤世威挖苦道。
“王承胤,你是個慫貨,榆林人的臉都被你丟儘了,咱們老軍戶人家怎麼出你這個敗類!”尤世威身後的尤人俊、尤人傑也叫起來。
王承胤的臉不斷抽搐,低頭挨罵一聲不吭,一名順軍督尉提著刀走過來,指著他怒吼道“王承胤,馬上帶人殺了這幾個狗賊,還愣著乾甚,你敢對我大順三心二意嗎?”
順軍督尉拿刀連罵帶比劃,王承胤心中冒火,手不由自主按住刀柄,聲音陰冷地說道“李大牛,閉上你的臭嘴,老子這裡沒你說話的份。”
李大牛肯定是個粗貨,聽到頂嘴就火冒三丈,向王承胤舉刀就砍,不過對方手更快,沒等他刀落下,眼前刀光一閃,人頭已被斬落。
王承胤輕蔑地看著李大牛栽下馬,轉身對將士們喊道“兄弟們,這是亂世,大明已亡,闖賊也不是好東西,當兵吃糧無非是替人殺戮,我老王不想乾了,你們散了吧,回家、投賊都隨便。”
官軍交頭接耳了一會兒,一大半人散去,刀矛武器扔了一地,剩下千把人不知所措,還在原地等著他們的主將發話。
尤世威點點頭說道“王承胤,你能迷途知返還不錯,以後就跟著我乾吧。”
“沒意思,我從軍幾十年打夠了仗,也打明白了,無非就是爭個皇位,卻連累那麼多人去死,我看不到儘頭,不想再打了,”王承胤失魂落魄地搖頭,又指著留在原地的官軍向尤世威懇求道,“老帥,這些兄弟是我從延綏帶來的,沒有去處也不想投賊,擺脫老帥多多照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