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朔風疾!
京師王旗變幻,大同關起門過小日子,春耕、夏收都沒耽擱,馬上要秋收了,今年雨水多,收成肯定好於往年。
然而立憲大事卻久議不決,“七十六賢人”扯皮毫無進展,反而倒退回《歸化誓約》。立憲倡導者陳奇瑜、韓霖大失所望,紐霍夫熬不住拔腿去了山東,戈登和李正義也心不在焉在陪議席上混時間。李槐等不及了,強作笑臉告訴大家,豐州製定《歸化誓約》時隻有三十萬人口,如今獲得廣泛認同說明大會圓滿成功,各位代表散了吧。
不,我們要繼續為聯邦效力——包括老頑固王應熊、劉宗周在內,“七十六賢人”異口同聲回答,能到楚王莊園開會的都是人精,彼此之間早就在拋媚眼——現在每向前走一步都是創造曆史,沒有哪個傻到放棄名垂史書的機會。
會議風向突轉,人人見麵笑臉相迎,劉宗周很耐心地給藏區的索南瓊佩講解條文,王應熊去釣魚非要拉上巴圖爾,陳奇瑜居然和拓養坤一夥老流賊喝起小酒……,相互拉關係的結果就是各讓一步,討論內容很快又從《歸化誓約》發展到《聯邦條例》。
聯邦必須保護地方州府太平——四川巡撫龍文光首先提議,河南代表馬上附和,他們來這兒的目的就是請求大同出兵剿賊,這種機會絕不會放過。
契約自由——大斷事劉天任提議,商人鼓掌歡迎,這意味著臭名昭著的官府專營、召買製度徹底廢黜,關外部落首領也高聲讚成,把傻乎乎的奴隸拉到官府立張契約很容易,這明顯是放他們過關。
公民有權結社、組黨——李建極、鮑震提議,自由黨和商會勢力太大,為將來考慮,非常需要披上合法外衣。
公民應當有創立學說、發表言論的自由——孫奇逢提議,明太祖打壓孟子學說,張居正毀天下書院,聖學因此飽受摧殘,這個教訓不能忘記。
少數人的權利必須得到保護和尊重,尤其是生存權利更應該獲得特彆救助——喀爾喀的速布台代表關外各部落提出,他們最怕被人口龐大的漢人打壓甚至吞並。
禁止株連,廢黜酷刑——劉宗周大聲疾呼,有明一代太過暴虐,太祖、成祖殺人成性,先帝也有過淩遲大名士鄭鄤的暴行,士人們不敢忘記。
實行公民兵製,十八歲到五十歲的公民有義務為國征戰——兵馬司知事金聲提議,龐大的軍費愁死人,國家是公民的,公民當然該為國服役,一支公民兵為主的軍隊毫無疑問能大大減少開銷。
各州府要立規矩,選民資格隻能給予二十一歲以上有恒產有營生的公民——劉文忠公公的提議獲得滿堂喝彩,大同不能搞直選更不能搞普選,否則很可能天下大亂。
解放滿洲——滿人代表常順、布賽振臂高呼,這個提議受到強烈斥責,嚇得拓養坤把“解放明國”的話咽回去,有些事隻能做不能說,更不能寫進憲律。
……
眾人顯然串通好了,不但沒發生爭吵、打鬨,而且相互捧場,大會始終洋溢著團結的氣氛。賀逢聖老爺子的耳朵也好使了,向眾人擺手說道“諸君皆爭利也,卻不知憲律乃治官之法,如今中樞有參眾兩院,府、縣兩級也俱有議會,而行台卻無監督,依老夫所見,不如將行台改行省,仍如元時由中樞派官,地方州府可多分幾個議事官名額,再從中選出代表常駐大同,其他人留行省監督政務,如此豈不更妙!”
“老夫覺得總統府也該變動一下,如今征伐不斷,讚畫軍務處管不了許多事,不如開大都督府。”王應熊馬上說道。
兩位前大學士老辣,議事官留駐行省把中樞伸向地方的手管住了,而開大都督府則把軍權從總統府分離出來,如此一來必定削弱總統大權,但誰也不能說他們錯,人家也是為聯邦考慮嘛——李槐乾笑幾聲說道“多謝兩位前輩賜教,聯邦曆來遵循製衡之策,此議甚妙!”
風向又變了,李榆成了眾矢之的,關內士人從來不喜歡這個胡化的家夥,紛紛提出限製總統的議案,比如取消總統萬世一係的條款,參眾兩院有權彈劾總統、有權更換總統,有權確定總統候選人,甚至有權管總統娶老婆、收義子這些家事,太監劉文忠還提出為總統設後宮,公民黨和關外部落首領當然反對,不過態度非常溫和,自由黨最後跳出來和稀泥——總統不能萬世一係,但有權提名總統候選人,再由參眾兩院從中推舉新總統,總統家事還是彆管了,死太監滾一邊去,總統不需要後宮。
“你們在演戲,漢民這麼多年白乾了!”雲榮有些氣不過。
“誰說漢民白乾了,他喜歡大青山南麓有溫泉的那片林子,我們商量好了,整匹山都劃給他做獵場,他肯定滿意。”鮑震理直氣壯回答,眾人馬上表示絕對不讓總統吃虧。
以後幾天進展神速,憲律草案基本擬訂,憲律爭議審理權也確定交給聯邦法司,國號定為大同聯邦共和國,楊文嶽提議的大唐聯邦共和國和李正義建議的東亞細亞聯邦共和國被否決,大家堅持認為“天下大同”最代表公民的心願,年號則定為共和,並且永久不變,明年即是共和元年。
會議接近尾聲時,副總統巴圖陪同喇嘛教的綽爾濟喇嘛、五世活佛、回教的馬哈德、馬博士、西教的龍華民、鄧若水等人到了楚王莊園,他們顯然是來為憲律做背書的。
馬博士首先發言,大同恩養無家可歸的山陝回教信眾,還幫助他們改善生活,這份情回教永世不忘,各地大阿訇在歸化共同作出決議,大同推行的“自由、平等、仁愛”符合《古蘭經》的教義,回教信眾堅決效忠聯邦,堅決支持立憲,同時向法司道歉,由於習俗原因,回教信眾嫁女娶媳強求對方皈依回教,因此鬨出了不少官司,法司判定這項習俗違反自由原則完全正確,他還建議把信仰自由也加進憲律。
龍華民隨後發言,西教傳教士也在歸化作出決議,大同聯邦是東方對西教最友好的國家,雙方在豐州時就互相扶持、榮辱與共,西教視大同聯邦的未來為自己的未來,願意毫無保留支持立憲,他還告訴大家,大同提倡百家爭鳴,鼓勵生前儘孝,祭孔祭祖活動漸趨弱化,所以利瑪竇規矩完全適用於大同聯邦,今後可不把祭孔祭祖視為偶像崇拜,故此允許大同編譯刻印《聖經》,允許信眾稱耶和華為上帝,另外,豐州前後兩次將二百六十名年輕人派往歐羅巴,途中不幸死去五十六人,其他人在羅馬接受到最完善的教會教育,其中的三十人已結束學業,很快將到達澳門,這是西教在東方最大的盛事。
鄧若水隨後高聲說道“大同聯邦是神創造的國家,所有公民都是神的子民,五十六個年輕人為探尋真理奉獻出年輕的生命,他們無法再回到故鄉了,但靈魂將上天堂,為他們祈禱吧!”
鄧若水帶領大家祈禱完畢,所有人的目光投向綽爾濟喇嘛,這位豐州的精神領袖已經年過七十,長期在銀佛寺養病很少出門,此時握緊枯瘦的手一字一句用力說道“我們的祖先互相殘殺,血流太多,不能再分裂了,蒙古人、漢人、滿人、藏人、回人,喇嘛教、西教、回教,捏成一隻拳頭,無堅不摧,化血海為乳海,永遠不要忘記!”
“捏成一隻拳頭,無堅不摧,化血海為乳海。”五世活佛、昂頓喇嘛帶領眾人齊聲回應。
歸化,巴圖、李槐、陳奇瑜跑了一夜路趕回來,向總統府呈上憲律草案,李榆馬上叫來李富貴、趙吉一起商談。
“漢民,他們又在合謀奪你的權柄,雲河洲讓我提醒你一下。”巴圖憤慨地說道。
“李家不在乎權柄,我倒是擔心這一步走得究竟是對還是錯?”李槐憂慮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