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靈兒拉著蓮子,看似嬉戲著路過,正好遇到,便第一個表示要加入。
但是很多修士對此卻不屑一顧,甚至很多人對此嗤之以鼻、深不以之為然。
但是也有一部分、特彆是修為低一些的修士,對這個很感興趣,畢竟他們的修為低,希望多見識一些東西,早日能與諸位大能一般,在修真界中取得一定的地位,受人仰慕。因此便興衝衝地報名。
而各氤氳穀、天台宗、海瀾宗等大門派的一些元嬰長老,為了顧及整體的場麵,便也表示願意參加。
還有一些中小門派的修士和來看熱鬨的散修,也報名加入。
氤氳穀眾人長老,和紫成、煞四方等人,都紛紛報名加入。
最終得到一百八十餘人,也算有一定規模了。眾人報著姑且一試的態度,開始著手準備。
準備過程其實就是將古書製成書簡,眾人複製過後各自熟悉。
誦經的過稱將持續三十三天,眾人需要排除心中的雜念,潛心誦經。
而其他人有的留在附近的偏鋒上觀望,有的離開去做自己的事情。三十三天當中,不少人還經常飛回來看看這邊的情形,一時間人來人往,還挺熱鬨。
誦經開始,眾人散座在萬精池前,和著人群發出的誦經聲,不斷調整著自己的節奏,以適應整體。慢慢地,誦經聲整齊統一,山穀間微微震蕩,震得人心也靜了下來。
幾天過去,除了誦經聲,周圍人眼裡也沒見什麼異常,隻是感到一陣安穩有力的震蕩,回蕩在山間,激蕩著池水。
圍觀的人漸漸失去興致,在周圍打坐,各自半入功境,靜靜地等待這一切結束,之後與同門一起返回。
誦經的每個人,在整體的帶動下,意識卻漸漸在放空,逐漸地,心中沉入到一種淡淡的喜悅中。
十幾天過去了,被水流過的山坡、穀底,萬精池中剩下的黑水,都散發出一層修士的神識可以感受到的微光。
而在周圍調息的修士中,一些人被誦經聲帶動,慢慢也不自主地跟著應和起來,就像周圍的花草鳥獸一般,被經文的力量帶動著共鳴起來。
二十幾天,池水翻起塵霧一般的白煙,漸漸地,山中的一切都覆上一層淡淡的乳白色光暈。
寧靜籠罩著周圍的一切。
甚至起初沒有加入誦經的眾人,感受到這一切的變化,也主動開始和著眾人,念誦起來。也有出去溜達幾天中途回來看看情況的人,一見之下,也就地坐在附近的山峰上,加入誦經的眾人。
三十天過去,池水已經不再那樣泛著黑色,而是澄清中略帶一絲暗淡。山坡上的水流早已化作嫋嫋霧靄消散,枯黃過的草木之下,幼嫩的新芽正在生發。
眾人已經完全沉浸在那經文轟鳴的境界當中,無不感受到全身心的安靜。
外圍負責看護各處鎖龍陣法的弟子,由於戰鬥已經結束,紛紛來到戰場中心探看。一看之下,很多人都加入到其中。
周圍的山峰也坐滿了誦經的人群,到了第三十三天,已經有一千五百多人加入到其中。但是仍然有一些坐在附近觀望的人。
隨著第三十四天的第一縷天光升起,眾人齊齊誦出最後一句經文——“皇女仙鄉歸何處,萬靈蒙蔭叩八方。”
初生的一縷紫氣,主動躍入萬精池中,池水澄清,山間綠草茵茵,鳥獸百靈無不雀躍。
此時的萬精池水,被淨化了其中的怨氣、死氣,已經不會傷害落入池中的生靈,水麵上不知何時,多出了幾朵含苞的彩蓮,眾人誦經結束,神識中微微感到天光下泄,蓮苞微微開啟。
人群並沒有馬上騷動起來,而是每個人都淡淡地停留在那誦經時的狀態種,微微回味並體悟這三十三天中的種種感受。
半日之後,天空中劫雲湧動,人群中散發出幾股強大的氣勢,這是有人要突破,衝關的氣勢引來天劫之象。
要渡劫的大多都是一些修為停滯在頂端很久築基期修士,經此一次美妙的體驗,心中有悟,竟然衝破關口,引來結丹天劫。
最有意思的竟然是紫成,他的元嬰天劫也要來了。
青靈兒腹誹“又多了一個元嬰老怪。”
這裡不是渡劫的地方,各派的長老紛紛出手,封住門中弟子的氣勢,準備回到門中,為其準備渡劫,隱治也出手將紫成的氣勢壓製住。
甚至有幾名散修也是如此,被各門派的掌門、長老,眼疾手快,順勢處理並理所當然地收到門下。
其他的眾人,也都多多少少感受到自身的修為提高或者基礎變得更加夯實。
這也是三十三天沉浸在那種狀態下的結果,眾人送此經文,功德加身的一種回報。
此地惡氣儘除,已然成為一處優景美地,眾人商議之後,在池水邊立起一塊石碑,刻上“蓮湧功德池”,此處山頂高台,也被定名“淨蓮台”。
並相約今後每六十年,此大陸上各門派,可以來此處,聚作盛會,以警今番之是非,。
今番難得眾多門派彙聚在一起,不如熱鬨熱鬨地,就讓作古的煉魄宗做東,各派以武會友、以武論道,做一場“功德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