吼。
大魏龍鼎將西洲眾生信念吞噬完畢,演化出真龍,盤旋在許清宵身後,萬丈真龍,看起來極其恐怖,令人莫名生出敬畏感。
皇宮內。
女帝感覺到了這股力量,大魏龍鼎再一次得到蛻變,如若再這樣下去的話,說不定當真有可能凝聚出中洲龍鼎。
她美眸當中,露出喜悅之色。
許清宵當真是大魏的救星,中洲從未出現過的變局,或許會因為許清宵而進行改變。
也就在此時。
慧覺神僧的聲音響起了。
“阿彌陀佛。”
“許施主,乃八部天龍轉世,此事已有征兆,不知許施主為何不願接受眾生念力?”
慧覺神僧望著許清宵,他眼神當中充滿著好奇。
此話一說,許清宵神色漠然,望著對方。
“第三題,你已經輸了。”
許清宵不想跟慧覺神僧扯些這個話題。
今日是辯法,那他就辯到底。
說其他的,有何意義?
看著許清宵絲毫不近人情,慧覺神僧不由歎了口氣,但很快他雙手合十,望著許清宵道。
“第三題,老衲輸了,不過今日能見許施主覺悟智慧相,老衲雖敗猶榮,倘若能接引許施主抵達彼岸,即便是今日全輸,老衲也心甘情願。”
慧覺神僧開口。
他滿臉的悲憫世人,望著許清宵,如此說道,顯得慈悲為懷,阿彌陀佛。
隻是,此話一說,讓人有些莫名感到惡心。
許清宵念出金剛經,雖然隻是一小段,但也是佛祖真經,理論上來說,許清宵的智慧無雙,光是拿這一段金剛經,許清宵說自己是佛門第一。
也沒有任何錯。
然而,慧覺神僧竟然還要強調,許清宵是佛門八部天龍,這還當真是令人作嘔。
真要說,許清宵自稱佛祖轉世,也不足為過。
最起碼,金剛經在這個世界,乃是無上真經。
但這就是西洲佛門的手段,打不過你,就惡心你,打得過你,就是妖孽還不伏法?
不過,就在此時,許清宵突然開口。
“何處是彼岸?”
聲音響起,是許清宵的詢問。
但這不是許清宵出題。
出題的人,依舊是慧覺神僧。
他願意接引許清宵去彼岸,那許清宵順勢開口,讓其以彼岸為題。
此話一說,慧覺神僧不由一愣。
沒想到許清宵居然玩這招?
隻是愣了愣,慧覺神僧深吸一口氣,看著許清宵道:“極樂為彼岸。”
這是他的回答。
極樂世界,為彼岸。
“錯。”
然而下一刻,許清宵直接出聲。
“何錯之有?”
慧覺神僧望著許清宵。
“極樂非彼岸,彼岸既極樂。”
許清宵開口,給予回答。
慧覺神僧的意思是,極樂世界,是彼岸。
然而許清宵不認為極樂世界是彼岸,而是認為彼岸是極樂的,但極樂世界,並非彼岸。
兩者聽起來好像是一個意思,隻不過是順序調換一番。
可實際上的意思卻完全不同。
慧覺神僧認為,西方極樂世界,就是彼岸,可許清宵認為,彼岸之處是極樂,但並非是西方極樂世界。
這是新的辯題。
何為極樂。
慧覺神僧搖了搖頭,看著許清宵道。
“我佛有曰,極樂世界,有法門萬千,佛光無儘,地湧金蓮,天花亂墜,有佛樂洗滌內心,有佛法開啟智慧。”
“瀑布銀河,古樹參天,到達彼岸,無憂無慮,無病無災,不朽不滅,不嗔不怒,無有七情,無有六欲,金剛護法,神獸盤坐,聆聽佛祖經文,可享永世極樂。”
“此乃為極樂世界。”
“也是彼岸。”
慧覺神僧開口,他否認許清宵的觀點,認為極樂世界,就是真正的彼岸,在哪裡人們沒有任何煩惱,也沒有任何病痛,可以聆聽佛祖誦經,享受真正的極樂。
人們聽到這番言論,莫名對極樂世界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若無憂無慮,無病無災,不朽不滅,不嗔不怒,令人向往。
“錯。”
可是,許清宵再次否決對方言論。
“此界不為極樂。”
許清宵搖了搖頭。
這話一說,慧覺神僧有些惱怒了,不僅僅是他,八百辯經僧也有些惱怒了。
佛門極樂世界,這是他們的信仰,也是佛門真諦,佛門弟子都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往生極樂。
享受無憂無慮,享受極樂之樂。
否則的話,他們在人世間受苦受難是為何事?
許清宵一而再,再而三否定極樂,這是動搖他們的佛本,也是動搖他們的佛心。
令他們極其不悅。
一時之間,慧覺神僧望著許清宵,緩緩開口道。
“那敢問許施主,何處為極樂?”
慧覺神僧沒有急著否決,而是想聽一聽許清宵的回答。
你說極樂世界不是極樂,那什麼地方是極樂?
“人間便是極樂。”
許清宵回答,沒有任何猶豫。
但此話一說,八百辯經僧不由露出嗤笑之相,慧覺神僧更是長長歎了口氣。
饒是京都內的仙門,以及百姓們,再聽到這個回答之後,也不禁沉默了。
他們雖然不懂佛法,但他們也知道,人間算什麼極樂啊。
“阿彌陀佛。”
“許施主,你還是著相了啊。”
“你身為儒道半聖,又是大魏王爺,更是武道入聖,可以說你身上的任何東西,單獨拿出來,都是常人一輩子無法奢求之物。”
“對你而言,人間是極樂,是因為你看不到人世間的悲苦,你被權力蒙蔽了雙眼,你被世俗遮掩住了智慧。”
“人世間,是苦海,世人都在苦海之中掙紮,極樂世界是彼岸,肉身囚禁住世人的佛心。”
“唯獨脫離了肉身,明白了智慧,才能正覺,踏上彼岸之橋,入極樂世界,抵達彼岸。”
慧覺神僧給予回答,這是佛門根本,也就是最著名的苦海說。
倘若這個被推翻的話,就等同於是推翻佛門一切之根本。
自古以來,有不少人嘗試推翻佛門根本,但皆然都失敗了,這個理論佛門是經過無數年的推敲,自我圓補,形成真正的無解之題。
故此,慧覺神僧不認為許清宵能推翻佛本之說。
第四場辯法,佛門也總算是扳回一局了。
不僅僅是佛門弟子如此想到,實際上各方關注的勢力,也已經認定,許清宵這次辯法隻怕要輸。
人世間是苦海。
不僅僅是佛門是這般想的,仙門的道理也是這般。
隻不過,佛門是苦海,仙門是紅塵。
脫離苦海,脫離紅塵,才可得道。
許清宵卻說人世間是極樂,完全就是違背兩者道理。
可就在此時。
許清宵的聲音響起了。
“世間為苦海紅塵,抵達彼岸,超脫自我,享人間極樂。”
“可何為極樂?無七情六欲為極樂?無憂無慮為極樂?佛祖誦經為極樂?”
“天地之間,陰陽共濟,有陽才有陰,若無悲怎知樂?若無情怎知苦?若無愛怎能知悅?”
“世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彆離,怨長久,求不得,五陰熾盛。”
“此為苦海紅塵,可卻明悟,八苦為樂,便為極樂,彼岸在腳下。”
許清宵開口,他並不認為無憂無慮便是極樂,石頭也無憂無慮,無有情感,這是樂嗎?
人沒有七情六欲,還是人嗎?
超脫一切,沒有了人性,這是佛,不是樂,這種存在是削減世人煩惱。
佛不需要太多。
佛是一種精神,而不是一種信仰,佛為世人掃去煩惱,並不是讓世人全部化佛。
那樣的話,這世間也沒有存在的必要。
隻是此話一說。
慧覺神僧笑了,望著許清宵道。
“如若按照許施主之言,八苦為八樂,人間既極樂,腳下既彼岸,如何做到?”
慧覺神僧開口。
許清宵說的這個理論沒問題,實際上也有人提出過這個理論。
沒有七情六欲,還算是什麼極樂?
可問題是,提出問題,你要解決問題啊。
不能說提出來就行?
你說七情六欲是快樂的,這個沒問題,可八苦你怎麼解決?
生老病死,你無法解決。
佛門極樂世界,可以解決,隻是你不能有七情六欲。
有失必有得。
也符合天理。
如此,慧覺神僧算是拿捏死了許清宵。
許清宵提出這個問題,他並不在乎,說出這個道理,他也不覺得什麼。
解決問題,才是辯法的核心。
你自己都解決不了,那你說什麼?佛門有解決之法,有超脫之法。
所以這次辯法,無論如何,他都能贏。
可就在此時。
許清宵沉默了。
他望著天穹,思索著一些事情。
人生有八苦。
一苦為生苦。
世間是苦海,生生死死,何時儘?痛苦的本源便是活著,所以當人出生時,便是嚎啕大哭,而不是喜悅。
二苦為老苦。
所有的美好,逐漸凋零,一切的一切,終將會老去,每一天都在變老,昨天已經過去,今天又是新生。
三苦為病苦。
病痛折磨,苦不堪言。
四苦為死苦。
死亡不會帶來痛苦,但精神上的折磨,遠遠勝過痛苦。
試問一下,夜深人靜時有沒有想過,死後的世界是如何?
若有陰曹地府,是一件好事,可若是沒有陰曹地府,沒有輪回之說,你死後,一切的一切徹底消失,這種還算是好的。
倘若你死後,你的意識還在,但天地之間,一片黑暗,無法與任何人言論,隻有意識長存無數年,這才是真正的恐懼。
愛彆離之苦,求不得之苦,怨憎會苦,五陰熾盛苦。
這些苦,彙聚如海洋,讓人不斷掙紮。
八苦之下,眾生哀嚎。
如何破解?
佛門給出的答案,是極樂世界,抵達彼岸。
忘卻一切煩惱。
忘卻一切事物。
沒有了七情六欲,沒有了人性,那麼一切的一切,都將空洞。
就如同一塊亙古不變的石頭一般,對它來說,沒有什麼痛苦不痛苦的,因為他沒有了一切。
可就在此時。
許清宵緩緩伸出手來。
他捏出法印。
慧覺神僧看著許清宵,眼神當中有些好奇,不知許清宵這是做什麼?
八百辯經僧也十分好奇,不明白許清宵這是在做什麼?
不僅僅是他們,整個大魏京都。
皇宮內的女帝,六部尚書,滿朝文武皆然好奇。
天地文宮內,王朝陽也不禁皺眉,他也十分好奇許清宵這是在做什麼。
七大仙門弟子,齊齊望著許清宵。
京都百姓們,也十分不解。
唯獨酒樓當中。
慧心神僧,望著許清宵莫名想到了什麼。
“世間八苦,化為苦海。”
“今日吾傳彼岸之法,為世人超脫彼岸。”
許清宵緩緩開口,他法印端莊,模樣神聖,聲音也緩緩響起。
“自取自心,覺困取幻有,幻有牽心識,分彆有生滅,生滅續無明,無明成世界,諸法唯心現。”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許清宵的聲音,逐漸洪亮。
這又是金剛經。
但卻是金剛經中最為深刻的一句話。
一切皆夢幻泡影,世間的一切,都是雲煙,不可執著。
無論美好與悲傷,皆然轉瞬即逝,正所謂去似朝雲無覓處。
莫要過分追求,也莫要過於執著。
刹那間。
一道無與倫比的聲音響起。
這道聲音,不是許清宵傳來的。
而是許清宵身後的法相凝聚而出。
“諸行無常。”
“諸法無我。”
“涅槃寂靜。”
古老的聲音響起,這是真佛的聲音。
這聲音,傳遍整個中洲。
而許清宵身後的佛陀身影,更是在這一刻,徹徹底底化作真實的古佛。
轟轟轟。
這一刻。
整個西洲,所有寺廟瞬間爆發出恐怖的佛光,浩瀚無比的佛音之聲,響徹整個西洲一切。
“這不可能。”
“這不可能。”
“這是真佛法印,這是真佛法印。”
西洲之中,有一道無與倫比的聲音響起。
是一名枯坐老僧,他在這裡枯坐百年,被西洲僧人視為即將證道的佛。
地位極高,佛法高深,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比天竺寺伽藍神僧的地位還要高。
可沒想到的是,這一刹那,他睜開了眸子,渾濁的目光當中,露出無與倫比的震撼之色。
這是三法印。
佛門至高法印,是鑒彆真佛與偽佛的唯一標準。
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寂靜涅槃。
代表著三重境界。
唯獨達到三重境界,便是真佛,若沒有達到這三重境界,便是偽佛。
許清宵捏三法印,道出佛法真諦。
引來真佛顯世,為他加持無量佛法。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這便是許清宵對八苦的解決之法。
一切的一切,不過是夢幻泡影,不可過度追求。
世人要明白,諸法無常,即可脫離苦海,腳下便是彼岸。
此時此刻。
一道更加震驚的聲音響起了。
“看。”
“你們看。”
“許清宵腦後,出現了佛門智慧輪。”
隨著這道聲音響起。
刹那間,無數目光看了過去。
的的確確。
許清宵腦後竟然出現佛門智慧輪。
如彩虹一般,亦如金色,璀璨無比,一重一重,有足足九重智慧輪。
“這。”
“這。”
“這不可能。”
慧覺神僧身子都顫抖了,這一幕,讓他感到無與倫比的震撼,比真佛出現還要震撼。
佛門智慧輪。
這代表著智慧。
一重智慧一重天。
四大神僧,也不過是六重佛輪,伽藍神僧是七重。
許清宵有九重。
可真正恐怖的不是這個。
而是,許清宵不是佛修。
他體內沒有一點佛法。
他們是修練佛門之法,凝聚出來的,許清宵的智慧佛輪。
兩者的區彆,相差十萬八千裡。
而且九重代表著是正覺。
許清宵是佛陀正覺。
這一刻。
大魏京都中,一朵朵金蓮,從地麵湧出,一片片花朵,自天穹灑落。
西洲當中。
伽藍神僧徹底愣住了,並不是因為這智慧佛輪,而是三法印。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