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倫敦條約_明末逐鹿天下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綜合其他 > 明末逐鹿天下 > 第672章 倫敦條約

第672章 倫敦條約(2 / 2)

衛元勝大使聽到英吉利首相奧利弗·克倫威爾的話,他眼神立刻明亮起來。

大華帝國隻要做出些許讓步,就能同歐洲各國一起和談,不用一家一家的去談判。

歐洲各國一起和談,大華帝國能獲得的利益將會更多。

這場戰爭中,有些國家利益受損的大,他們非常想與大華帝國和談,英吉利就是其典型代表。

有些國家利益受損不大,還能堅持很多年,例如法蘭西等國家。

大華帝國如果分彆和談,法蘭西等國不同意和談的條件,想要把這場戰爭繼續打下去。

大華帝國也隻能持續不斷的投入,把這場戰爭繼續下去。

現在能各國一起和談,利益受損的國家,他們就會像利益損失不大的國家施壓。

和談的進程也會很快就能完成,這也能讓衛元勝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衛元勝大使建議道“我們大華帝國可以先讓一步,允許各國的民間船隻通航。

各國軍艦還是無法出港,要不然就會被我軍擊沉。”

衛元勝選擇這個方式,帝國海軍艦隊付出誠意的同時,還會繼續保持高壓態勢。

這樣一旦停戰協議談崩,帝國海軍艦隊可以隨時再次封鎖大西洋沿岸的航路。

英吉利首相奧利弗·克倫威爾聽完衛元勝大使的條件。

他知道民間船隻允許通行,這已經能極大緩解國內仿佛炸藥桶一般的情況。

他們想讓大華帝國海軍艦隊撤回港口,這個要求也不太現實。

英吉利必須要度過這個難關,之後才能奮起直追,製造出屬於英吉利的鐵甲艦,最後再報仇雪恨。

英吉利首相奧利弗·克倫威爾點頭說道“我代表英吉利原則上同意這個條件,大華帝國儘快拿出誠意,我好邀請其他國家派出代表來和談。”

衛元勝大使聽到這句話,他激動的站起身。

“好。”

衛元勝大使很快回到大使館,用特殊渠道聯係上大華帝國海軍艦隊。

他給出自己的建議,並通知大華帝國海軍派代表來參與和談。

大華帝國海軍艦隊接到衛元勝大使的信件。

他們立刻放行被俘虜的歐洲各國民間船隻。

西班牙的運金船,那可是屬於西班牙王國,滿船的金銀直接被繳獲。

大華海軍艦隊同時派出參謀長顧忠煌參與這次和談。

………………………………

英吉利倫敦,首相官邸的會客廳之中。

衛元勝身為和談的主事人,他把手用力拍在桌子上。

“不行,絕對不行。

我們隻收大華帝國銀幣、黃金和白銀。

歐洲各國成品貴金屬貨幣,將會按照純度折算。”

這件事情很快解決,歐洲各國都同意衛元勝提出的要求。

他們接下來討論俘虜和軍艦的贖回問題。

帝國海軍代表顧忠煌,剛來到倫敦時,他向衛元勝介紹帝國海軍的情況。

經過這麼長時間,繳獲的軍艦因為數量龐大,還沒有找到買家。

他們隻能動心思,讓原來的國家把他們買回去。

這場戰爭已經證明,鐵甲艦的出現,將會徹底改變戰爭的形態。

大華帝國有著強大的鐵甲艦,歐洲國家擁有再多的風帆戰艦,他們卻無法反抗大華帝國。

這些國家購買軍艦,無法挑戰大華帝國強大的海軍,但應對鄰國綽綽有餘。

賣軍艦就是陽謀,但歐洲各國都害怕他的死對頭購買大量軍艦。

衛元勝提出各國可以從帝國海軍手裡贖回水兵和軍艦。

歐洲各國紛紛出手,他之前預料有人想要贖回其他國家軍艦的事情也發生了。

衛元勝卻沒有乾預,正是歐洲各國這種激烈的競爭。

他們大華帝國才能在歐洲,更好的生存下去。

兩方勢力的談判,一個問題接一個問題解決。

各國的代表,都不時麵紅耳赤的拍桌子,為自己國家爭奪利益。

大華帝國與歐洲各國的停戰條約,經過長時間的磋商,終於確定下來。

衛元勝代表大華帝國、奧利弗·克倫威爾代表英吉利、德康蒂斯代表法蘭西、康特裡斯芬代表西班牙。

其餘的歐洲國家,根本沒有話語權,直接被代表。

他們在《倫敦條約》上麵簽上各自的大名。

大華帝國與歐洲國家,簽訂的第一份條約正式生效。

《倫敦條約》達成了幾項條款。

第一條、大華帝國與歐洲各國停戰。

第二條、歐洲各國算上贖回俘虜與軍艦的費用,一共賠償給大華帝國五千萬兩銀幣。

第三條、西班牙割讓直布羅陀給大華帝國。

第四條、歐洲各國允許大華帝國商人在其商業港口自由通商,每一個沿海國家,至少有一個商業港口。

第五條、歐洲各國與大華帝國建立正式外交關係,互相派遣大使成立大使館。

衛元勝看著《倫敦條約》,他臉上笑得很開心。

大華帝國能讓歐洲各國賠款,讓西班牙王國賠款又割地。

這代表著大華帝國實力的強大。

衛元勝深知隻有強大的祖國,他們這些海外遊子,才會在異國他鄉挺直腰杆做人。

他有簽訂《倫敦條約》的功績,這件事傳回國內後,必然會受到皇帝陛下的提拔。

一想到這種事,他臉上就露出發自內心的笑容。

顧忠煌參謀長也在笑,大華帝國海軍艦隊前來歐洲的目的超額完成。

他們將會帶著海量的金銀返航,一定會成為帝國皇家海軍內部的知名艦隊。

歐洲各國代表強忍著不適簽訂《倫敦條約》。

如果不是被逼無奈,誰會簽訂這種不平等的條約。

割地賠款在歐洲國家內戰之中,這種事情很常見。

他們不知道這個事件出現後,貴族和民間百姓能否接受這件事情。

奧利弗·克倫威爾看著《南京條約》這個刺眼的詞彙。

英吉利付出的更多,但卻通過各種宣傳手段,疏導了國內的怨氣。

簽訂條約之後,對英吉利的局勢影響不大。

英吉利艦隊統帥可是王黨的人。

這直接能把首相的責任,甩出去大半。

他不知道國內矛盾重重的法蘭西和西班牙,會不會因為這個條約生變。(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



最新小说: 恩格爾係數居高不下的皇妃生活 極品小和尚 都市之武道宗師 九月鷹飛 顫抖吧妖孽 起飛的老火苗的新書 榮耀之血染黃昏 與詩與畫,與你而歸 太子的獨寵妖妃 材料科技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