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鬼嫁官!
其實今天早上起程之前,駝背的住持尼姑就算好了時間,算準了神像走到瑜君廟前時,剛好是傍晚時分。
誰都知道,群芳廟的塑像來到瑜君廟門前的地界時,一場打鬥比法在所難免,所以住持尼姑必須是算好了時間,算好抬著轎子來到瑜君廟門前時,正好是傍晚時分,因為傍晚時分陽氣已經弱到差不多沒有,而天又還是亮著,這樣一來,兩廟的神靈就可以大膽的出來打鬥。
最重要的是,附近的人家,能聽到兩座神廟的鬼魂打鬥聲音,甚至還能從遠處看到鬼魂打鬥的場麵,這樣一來,兩座神廟都會得到最好的宣傳。
當然,結果誰都知道,那就是出遊的神廟,肯定以失敗而結束打鬥。
明天天一亮,躲了一夜的轎夫們會重新來到兩廟神靈打鬥的地方,毫無懸念的在某一個小水溝裡找到出遊神像,用手裡的紅綢布請起來後,回到大路上,又發現了破損到不能用的小轎子,便另去請來一乘小轎子,請神上轎,吹吹打打的繼續前行。
……
那出遊的神像,是專門新打造的,不到人的胸口高,重也沒有人的一半,按理說八個人抬這麼一個神像,應該是極為輕鬆的事情,隻有抬神像轎子的人才知道事情根本不是這樣。
和抬人不同,抬神像走路,不能靜悄悄的不出聲,上坡要吆喝,下坡要吆喝,甚至看到大路中間有一塊雞蛋大的石頭,也要齊聲的叫一聲“嘿喲!”
這叫喊威風。
的確,抬轎子的八個人一起齊聲叫喊時,很威風。
不叫喊可不可以?
當然可以,但你可要準備好了,你不吆喝,肩頭上的杠子,很快就有千斤重。
隻有你不停的吆喝,你肩膀上的杠子才是輕的。
誰也不希望自己肩頭上的杠子變重,所以抬著神像走,轎夫們必須十步一吆喝……
作為轎夫,沒有一個人心裡願意抬神像出遊的,你想想,抬著神像出遊,少說也要四五個月,連續大喊四五個月?那會是一個怎麼樣的後果?
所以每當附近的神像出遊,轎夫們總是早早的就跑到外地去躲身去了,這躲身,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躲神”。
再怎麼樣,也有躲不過去的人,一旦被神廟裡的人找到,所有的轎夫都是不能拒絕的,必須高高興興的接下這抬神的活,不然你就等著倒黴好了……
抬神時,不是吃飯睡覺的時間,轎夫們是不敢停下轎子的,甚至連一個響屁都不能放,不然會災難臨頭,這也是轎夫們不願意抬神像出遊的另一個原因。
尼姑們倒也很照顧轎夫,每天總是走一個時辰左右就停一下,讓轎夫們該撒尿的撒尿,該放屁的找地方放屁……
隻有一種情況不一樣,那就是像現在一樣,知道前麵有彆的神廟了,轎夫們可以自主的停下,一旦出現這樣的情況,尼姑們必須主動給錢,不然轎夫可以不抬轎,還可以逃走,一點事也不會有。
所以剛才這八個轎夫剛一停下轎子,說前方有神廟,住持尼姑立即就掏出了金幣,一人一枚的分了下去。
有金幣收,雖然是好事,但轎夫們又不可以逃走了,連拒絕收金幣的資格都沒有……
休息了一刻鐘之後,夜色有些濃重了,眾轎夫們再也不敢拖拉,齊聲的叫了一聲“嘿喲”之後,抬神轎的杠子,幾乎是同一秒鐘扛到了肩頭上,再齊刷刷的高喊了一聲“嘿喲”之後,一起抬起了步子,向山坳上走去。
吹喇叭的嗶嗶唄唄,敲鑼打鼓的咚咚嘡嘡,全都跟在轎子後麵,走上山坳。
兩刻鐘不到,群芳廟的神轎出現在山坳的高處,整個中掛鎮,出現在轎夫們的麵前,座落在中掛鎮頭的瑜君廟,就在眼皮底下了。
就在這時,一股陰風從山坳前麵的瑜君廟裡旋轉著向山上吹來。
陰風還沒有吹到,那陰寒之感已經讓山坳上的眾人瑟瑟發抖,不等住持尼姑發話,抬著神轎子的八個壯漢,已經扔下神轎子,齊齊的轉身,向剛走上來的山坳下快速的逃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