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鬼嫁官!
李元慶說話算話,沒有再去動那四個鬼魂,任由他們又走回石洞裡。
看了看四個鬼魂臉上全都是痛苦的表情,李元慶沒有再說話,人向石洞的深處走去。
走沒多久,剛才還十分寬闊的石洞忽然變小了,小得隻能容一個人走進去。
石洞小一些,倒也沒有怎麼所謂,最讓李元慶不安的是,那小小的石洞裡,陰氣縱橫,像是有很多的鬼魂在來回的走動。
想了想,李元慶從身上取出了一件道袍,掛到了元貞畫戟的一頭,人沒走進石洞,先用道袍在前麵試探。
果然,道袍一伸進石洞,就有好幾把刀劍同時向道袍刺了過來,李元慶在那些刀劍刺過來的時候,元貞畫戟立即揮動,劃了一個大而圓的圈,把那些刀劍打飛,人也在這時使出了五步狐行,快如閃電一樣的向石洞裡跑去。
那小小的石洞,隻有不到一丈深,跳過了這一丈,李元慶又進入了一個寬大的石洞裡。
人在石洞中間站定,後,李元慶立即就看到了近百從個鬼魂站在石洞裡,就在離他不遠的地方,這些人,大多都是一般的士兵,身上穿著的,也是士兵的服裝,在這些士兵的身後,站著兩個高大的男子,身披將官甲胄,一臉的威武,一看就是立過大功的將官,
讓李元慶驚奇的是,和外麵的那些鬼魂不同,這石洞裡的鬼魂,不管是誰,都身穿拉雅國古軍裝。
大概是因為不知道李元慶是怎麼忽然間進入石洞裡來的,石洞裡的鬼魂全都愣住了,個個眼睛都望向了李元慶。
看到這些鬼魂的身上都穿著拉雅國的古軍裝,李元慶也不想說太多的廢話,把身上的水晶玉瓶拿了出來,把蓋子打開。
一股陰氣從瓶口冒了出來,落到了李元慶前麵的地上,一個俏麗無比的女子,立即就出現在李元慶的麵前,正是華丹蓮。
“是華將軍……”兩個身披將官甲胄的威武男子,立即就認出了麵前的華丹蓮,快步的走上來相見了。
隻是這兩個將官級彆太低了,在當年的拉雅國軍隊裡,也不知道有多少這樣的將官,這些將官很少有不認識華丹蓮的,但華丹蓮並不認識他們。
“哥哥是到這裡來找祖皇帝的,你們知道祖皇帝去了哪裡了麼?”華丹蓮出來之後,同樣也沒有多說,直接問眼前的這些兵將。
祖皇帝去了哪裡,顯然不是這將士所能知道的,一個高大的男子聽到了這裡傳出去的聲音,從石洞的深處走了出來了,華丹蓮一看到此人,臉上立即就是一喜此人華丹蓮見過好幾次,自然也認識,知道他名叫宋和。
“原來是華將軍來了!”宋和也認識華丹蓮,一來就高興的叫道。
“我是來找祖皇帝的,宋將軍可知道七燕山一役之後,祖皇帝去了哪裡?”看到宋和,華丹蓮更沒有多餘的話了,直接說自己的來意。
“稟報華將軍,當年七燕山一役,我拉雅國的將士,幾乎全都死儘了,祖皇帝先後讓軍隊分成七個小隊突圍出去,這七個小隊裡,全都讓一個人假扮祖皇帝,迷惑敵人,實際上隻有少數幾個人知道,祖皇帝去了萬神峰,等候援兵。”宋和的級彆比華丹蓮低出很多,他立即就告訴華丹蓮祖皇帝的去向了。
李元慶的心裡大喜從崗州城出來到現在,已經一年有餘,這是他第一次聽到祖皇帝的真實下落。
華丹蓮的心裡,同樣也為得到祖皇帝的真正下落而高興,嘴裡問宋和“祖皇帝去了萬神峰怎麼地方?你可知道?”
宋和從身上取出了一張地圖,指著地圖上的一個小地方對華丹蓮說道“當時祖皇帝手下有一個將軍,說萬神峰的北麵高處,有一個小小的水潭,,水潭的深處,有一個石洞,無人知道,祖皇帝就是到那裡去藏身的。”
李元慶一聽,立即想伸出手去把地圖接過來看,卻被華丹蓮止住了“哥哥你是活人,萬不可碰這地圖,一碰它就會化成灰。”
聽華丹蓮這麼一說,李元慶連忙把手縮了回來。
又看了那地圖許久之後,李元慶和華丹蓮都確認自己把祖皇帝的所去的水潭方位記下了,這才讓宋和把地圖收了起來。
“我看到這石洞的外麵有很多的果沙國將士,那是怎麼回事?”李元慶準備退出石洞時,問了宋和一句。
宋和歎了口氣說道“當年祖皇帝離開這裡之後,我奉命帶人守住這個石洞,那些果沙國的兵功不進來,就用煙把我們薰死,好多的果沙國兵,也死在了煙火之中,所以這個石洞形成了外麵是果沙國士兵,裡麵是拉雅國士兵……”
從石洞裡出來之後,李元慶直接去了萬神峰。
李元慶身上有張金箔地圖,上麵就非常清晰的畫有萬神峰的位置,那是他從賈利亨的手裡得來的,靠著這張地圖的指引,李元慶很快就來到了萬神峰下。
萬神峰,是萬神山的主峰高高直立的石峰,直插雲端,李元慶來到了萬神峰的北麓,找了近兩個月,終於找到宋和在地圖上標出來的那個小水潭。
小水潭實在太小了圓圓的,最寬處隻有三丈左右,上麵還有高大的樹木遮擋著,若不是先前就在地圖上看到這個小水潭,李元慶恐怕在這寬無邊際的萬神峰下走十年也不一定發現這個水潭。
雖然沒有流進去的水,也沒有流出來的水,但水潭的水十分清澈,一丈之下的潭壁石頭,不怎麼費力就能看得到。
李元慶潛入了水潭的水下,在五六丈深的地方,果然找到了一個寬大的石洞口。
人向石洞裡潛去,一直前行了近二十丈,眼前的水才消失不見了。
李元慶剛從水裡出來,兩把長槍,立即就向他的身上刺了過來了,把剛出水的李元慶嚇了一跳。閃身避過刺來的長槍時,李元慶看到向自己揮槍刺來的,是兩個年紀不大的小兵,讓李元慶意外的是,這兩個小兵的身上並不是拉雅國的軍裝,而是果沙國的軍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