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要緊的,是不用為了參加鄉試,一次次往京城跑。
省下來的盤纏不是小數目。
鄭先生對他這會進京不報希望,便勸說他:“頭回進京趕考,就當去見識見識,不要有太大壓力。”
沈大郎點頭應了。
“你還年輕,多見識見識總是好的。”
鄭先生怕他受挫,已經提前安撫他了。
沈大郎應下。
兩人在說正事,陳小桑認真聽著。
下學的鐘聲響起,幾個柱子抓了書包飛快往外衝。
跑到陳小桑身邊後,一個個淩了神色跟鄭先生問好後,高興對陳小桑道:“小姑,我們回家吧?”
“還不能走,鄭先生在跟大郎哥說話。”
三個柱子雙眼亮晶晶盯著鄭先生,就等他說完。
鄭先生:這讓他還怎麼說。
索性該說的也說完了,便擺擺手:“都回去歇著吧,三柱今兒也早些回去。”
陳小桑帶著三個柱子恭恭敬敬給鄭先生行禮:“謝謝先生。”
說完,三個柱子圍著陳小桑嘰嘰喳喳往家裡走。
三柱高興得臉通紅:“小姑頭一回來接我們下學呢。”
大柱也高興:“學堂裡那些同學可羨慕我們了。”
“誰讓他們家裡人沒來接他們下學。”二柱得意道。
那些學生年紀不算小了,誰會這麼想有長輩來接他們下學。
沈大郎搖搖頭,這一晃眼,瞅見後頭跟出來的學生一個個羨慕地瞅著三個柱子。
沈大郎:
“我也想我爹娘來接我。”
“又沒下雨,爹娘不用送傘,不會來的。”
“唉,可是大柱他們的小姑來接他們了呀。”
說是年紀不小,也隻有十來歲的年紀。
往日若是他們的長輩來接他們,他們還該不高興。
可架不住三個柱子歡欣鼓舞啊,讓他們覺得這是一件很值得驕傲的事。
孩子嘛,最容易互相比較。
彆人有他們沒有,會很羨慕。
沈大郎收回目光,跟鄭先生告辭,才跟上前頭蹦躂的姑侄。
一行人高高興興回家時,家裡的門已經開了。
四樹媳婦正在院子門口張望,見到他們回來,她匆匆迎上來,把陳小桑翻著來回看,沒磕著碰著。
“你怎麼不跟你師父和天冬一樣,在院子門口等我們?”
陳小桑咧了嘴對她樂:“我看門鎖了,就想著去找三個柱子嘛。”
“那也不能亂跑,萬一遇到拍花子了怎麼辦?”
四樹媳婦這會兒才徹底安心。
陳小桑應道:“拍花子真敢來拐我,大郎哥肯定會把他揍得哭爹喊娘。”
沈大郎戳穿她:“那也得你不亂跑才成。”
“我知道你會跟在我身後,這才敢跑的。”陳小桑很理直氣壯。
沈大郎斜眼看她:“我不在,你就乖乖聽話?”
“你在不在,我都乖乖聽話。”
沈大郎都要被氣笑了。
就她也敢說自己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