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漫長的航行之後,空軍一號終於飛進了蘇聯的領空在進入領空之後,四架米格23戰鬥機分彆在空軍一號的左右兩翼護航。
在米格23出現後,隨行人員立即用照相機對其拍照,哪怕是“空軍一號”也肩負著其它的使命,這是冷戰的必然。
“這就是米格23,蘇聯最先進的戰鬥機。”
看著機窗外的米格23,李毅安點了點頭,雖然窗外的米格23戰鬥機看起來和另一個世界沒有什麼區彆,但是它的電子設備卻有著天翻地覆的差彆。
這個世界的蘇聯並沒有走上電子管小型化的邪路,尤其是航天麵的需求,推進了蘇聯微電子產業的發展。雖然現在他們的集成電路技術仍然落後於西方,但卻遠遠強於另一個世界。
“他們會在這條路上走多遠呢?還會像另一個世界那樣落後到絕望的地步嗎?”
看著蘇聯的米格23,李毅安的心裡不禁閃過另一個的念頭。
“要是克服了電子技術的短板,蘇聯會朝著什麼方向發展呢?”
想到這兒,李毅安眉頭緊蹙,但是他隨即拋開了這個念頭。
蘇聯的短板並不僅僅隻有電子技術,先進的電子技術,僅僅隻是靠軍用的需求,是發展不起來的,需要龐大的民用消費作為技術的支撐,而這恰恰就是蘇聯的軟肋——民用品生產被嚴重忽視!
就這樣,在蘇軍米格戰鬥機的護送下,空軍一號一路向著莫斯科飛去。
幾個小時之後,“空軍一號”緩緩降落在莫斯科郊外的伏努科沃機場,機艙門打開的瞬間,冷冽的涼風撲麵而來,雖然現在已經是3月了,可是莫斯科的天氣依然帶著西伯利亞特有的氣息。
“親愛的,稍微等一下。”
在即將走出機艙時,瑪格麗特為李毅安整理了一下深色正裝的領口,李毅安這才穩步出了機艙,然後才走下舷梯。
遠處,蘇聯領導人勃列日諾夫早已站在紅毯儘頭,身後是一排排整齊的儀仗隊,士兵們身著筆挺的軍裝,手持步槍,神情肅穆。
勃列日諾夫的臉上掛著標誌性的微笑,眼神中透著一絲難以捉摸的深邃。其實,隻有天知道,他是期待著這次會麵的,原因無它,李毅安是他就職以來,訪問莫斯科的第一個重量級人物。
而且在半島事件中,SEA也給足了他麵子,讓他的虛榮心膨脹了很多。
“隻要不是過分的要求,都是可以商談的。”
心裡這麼想著,勃列日諾夫邁步向前,與李毅安握手,兩人的手掌緊緊相握。
“歡迎來到莫斯科,李毅安閣下。”
勃列日諾夫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帶著濃厚的俄語口音。
“感謝您的熱情接待,勃列日諾夫同誌。”
李毅安微笑著回應,目光落在對方的身上,勳章帝的相貌十分英俊,藍眼睛,黑眉毛,臉頰上掛著一對深深的酒窩。甚至連鋼鐵帝都用“美男子”形容過他。
很多人都被他的外貌所迷惑。但是這家夥,從鍋爐工到蘇聯的領袖,這樣的驚天逆襲,或許也隻會在這個國家才會發生。
無論後來人們如何嘲笑這個國家,在這個國家的領袖確實都是出於基層的,赫魯曉夫是農民出身,勃列日諾夫是鍋爐工,安德羅波夫是船廠工人,契爾年科是農民,至於地圖帝是集體農莊工人——拖拉機機械師出身。
這樣的逆襲,或許隻會在這裡發生!
心底感慨之餘,李毅安的目光掃過周儀仗隊,目光緩緩在他們的身上掃過,士兵們站在那,等待著他們的檢閱。
寒風中的紅旗在風中獵獵作響,仿佛在為這場外交儀式增添幾分莊重。
眼前的這一幕,讓李毅安的心中不禁泛起一陣複雜的情緒。
——在接下來的十年裡,蘇聯的國勢將如日中天,達到其曆史的頂峰。每一次紅場閱兵,那龐大的坦克陣列、整齊的導彈方隊,都會讓全世界為之震顫。那是蘇聯最輝煌的十年,是它作為超級大國的巔峰時刻。
李毅安的思緒短暫地飄遠了。
他知道,眼前的這個國家,正站在曆史的十字路口。勃列日諾夫的領導將帶領蘇聯走向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軍事、科技、文化,甚至是意識形態的影響力,都將在這十年裡達到頂峰。
然而,李毅安也清楚,巔峰之後,往往伴隨著不可避免的衰落。但此刻,他並不想去思考那些遙遠的未來。眼前的蘇聯,正散發著一種令人敬畏的力量,隻不過,還沒有人意識到這一切。
“這是蘇聯全麵崛起的前夜。”
對此李毅安心知肚明的。
未來的十年,將是蘇聯攻勢如潮的十年,而美國則將在越戰的泥潭中逐漸顯露疲態,經濟滯脹、社會動蕩,國際影響力也將隨之衰退。麵對這樣的局勢,李毅安明白,他必須提前做好布局。與蘇聯打好關係,協調處理一些關鍵事務,隻有如此,才能在美蘇對抗的大環境中,保護自身的利益。
他的目光再次落在勃列日諾夫身上。
這位蘇聯領導人正以他那標誌性的微笑注視著自己,眼神中帶著幾分審視,也帶著幾分期待。
他是期待著這次見麵的!
李毅安知道,勃列日諾夫是一個精明的政治家,他懂得如何在兩大陣營之間周旋,如何在對抗與合作中找到平衡。而今天,李毅安帶來的禮物,正是為了在這微妙的關係中,增添一份籌碼。
檢閱結束後,李毅安微笑著對勃列日諾夫說道:
“勃列日諾夫同誌,我為您準備了一份特彆的禮物,請隨我來。”
兩人並肩走向機場的另一側,那裡停著一架剛剛降落的C141運輸機。機艙門早就打開了,除了李毅安以及隨行的車隊用車之外,還有一輛黑色的BMW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