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計算機。
自從深藍2000超級計算機問世之後,當時人們天真的以為——這就是麵向21世紀的計算機了,畢竟它的運算速度達到每秒一億次。
所以,單純且無知的人們將它命名為“深藍2000”。
深,是深度思索,藍,是藍色深海。
這是麵向2000年的“奇跡”。在他們看來,也許在未來的很多年裡,這都是人類最先進的電子計算機了。
Yes!
他就是最先進的。而且還是遠遠超出人們想象的那種。
可是誰曾想到,在接下來幾年之中,美好的幻想就被飛快的進步給不斷的打破!
從一億到兩億,從兩億到2.5億,再到3億、4億、直到5億!
麵對這樣的進步,幾乎沒有什麼人再去相信超級計算機是有儘頭的。
但是麵對這樣的進步,所有人都會以為至少在最近一兩年內,是不會再取得什麼大的突破的。
當深藍2100問世之後,全世界都沉默了。
尤其是美國的公司——就在去年,他們還在為突破5億的運算速度而驕傲的時候,國際電子公司深藍2100的問世,讓SEA重新奪回了超級計算機王者的桂冠。
一時間,IEC,也就是國際電子公司,再一次成為了媒體的寵兒。
IEC,超級計算機實驗室裡,空氣中似乎彌漫著一種節奏鮮明的噪聲,這是超級計算機散熱風扇的噪音。
巨大的並行向量計算機矗立在房間中央,外殼上閃爍著無數細小的指示燈,宛如晨星一般,征兆著未來。
它的體積占據了整個房間的三分之一,龐大的機櫃排列整齊,散熱係統發出低沉的嗡鳴,仿佛在為這台龐然大物提供源源不斷的生命力。
兩名研究人員站在控製台前,目不轉睛地盯著屏幕上滾動的數據流。
坐在操縱台前的王四維,輕輕敲擊著鍵盤,調出了計算機正在計算的數據。
現在他們所進行的計算是南洋航空工業公司發來的一組數據,雖然並不知道這組數據最終是來乾什麼,但是數據確實非常複雜的。
即便用深藍2000係列超級計算機計算,恐怕也需要很長時間。
但是現在他們已經快要得出結果了。
“真是難以置信,”
王四維低聲說道,聲音中帶著種莫名其妙的敬畏。
“這台機器,它的潛力……簡直無法估量。”
站在他旁邊的同事李遠航點了點頭,雙手插在白大褂的口袋裡,目光依舊停留在屏幕上。
“是啊,性能提高了好幾倍。”
這看著屏幕上顯示的數據,他充滿憧憬的說道。
“想想看,地質研究、氣象預報、航空航天……這些領域都會因為它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他的聲音中帶著對未來的期待,
“我們可以模擬地震的傳播路徑,預測台風的形成和移動,有了它,我們可以更準確的預報地震,預測台風。而這也正是我們所需要的。”
這倒是事實,儘管長安幾乎從來沒有遭遇過台風的直接襲擊,但是放之整個sEA,每年都會遭遇幾場台風,而損失也都是數以億計的。
至於地震那就更不用說了,除了婆羅洲本島之外,其它各島全都都在地震帶上,而且還正好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而這也是為什麼SEA的民居直到現在都是以木屋為主,就是因為它抗震,哪怕就是在地震中垮塌了,人員幸存的可能性也非常高。
雖然現在地震還不能預測,但是超級計算機的使用,卻可以最大程度上幫助人們研究地震。
“對,不僅如此,它甚至設計出更高效的航天器,比如新型的登月飛船。”
王四維微微一笑,點了點頭,說道:
“沒錯,它的計算能力讓我們能夠處理以前根本無法想象的數據量。想想看,幾年前,我們還在為1億次的超級計算機而歡呼,現在這才多長時間卻已經突破了十億次。這樣的進步,簡直讓人不敢相信。”
“甚至可以說是匪夷所思的!”
李遠航的目光中透出一絲感慨,他看著麵前的超級計算機,說道:
“這幾年技術進步的速度真是驚人。我還記得我們剛開始研究並行計算的時候,那時候的集成電路還遠遠沒有現在這麼先進。誰能想到,僅僅幾年時間,我們就從百萬次躍升到了十億次?”
“而且,這還遠遠不是終點。”
王四維接過話頭,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按照集成電路的發展速度,也許用不了多久,我們就能設計出百億次、甚至上千億次運算速度的超級計算機。到那時,現在的這台機器,可能就會顯得像是個玩具。”
“你說的是“李氏定律”——當價格不變時,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晶體管數目每隔1824個月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就現在來說,我們的發展速度,甚至超過了閣下提出的這一定律,差不多是12個月就增加了一倍的。”
看著麵前的超級計算機,李遠航頗為感慨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