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空間站的發射成功意味著什麼?
儘管電視裡每天都有這樣那樣的介紹,但事實上除了愛好者之外,幾乎不會有多少人會關心國際空間站,關心國際合作。
當然,也不能這麼說,隻是沒有太多的人關心自我世界之外的事務。
對於蕭伯濤來說,他所關心的事情就非常簡單——研究。
進入實驗室,拉開椅子,坐下,開機,等待電腦打開的時候,蕭伯濤給自己倒水,順便又拿起了試驗報告。
窗口的冷氣機匆匆的吹著冷風,作為SEA最早的幾家實驗室,這裡直到現在使用的仍然是第一代冷氣機,還沒有換中央空調。
翻看著報告的時候,電腦終於開機了,輸入一串代碼後,他進入了要查看的文件夾,隨後,他盯著電腦屏幕的線路圖,仔細查看著,思索著。
好一會,蕭伯濤才站起來,走向另一邊的保險櫃。
打開保險櫃後,蕭伯濤的手中多出了一部小巧的移動電話,與過去宛如磚塊一般的移動電話不同,它更加小巧,而且厚度也僅僅隻有書本厚,看著移動電話的矽膠按鍵,他的眼神中閃爍著異樣的神采。
輕輕掂了掂手中的設備,嘴角揚起一抹笑意,轉頭對電腦旁邊的林永升說道:
“現在,我們基本上可以確定一點——我們又一次超過了歐美。從現在開始,移動電話的時代到來了!”
“不容易啊,咱們用了四年的時間,才取得真正的突破!”
林永升點點頭,目光落在那部僅有507克重的移動電話上,語氣中帶著讚許:
“它不僅小巧,便於攜帶,而且信號更強,通信質量更好。相比第一代那笨重的‘磚頭’,這簡直是質的飛躍。”
第一代足足有1.2公斤重,儘管去年推出了小型化的型號,但是仍然有800克。
蕭伯濤深以為然,語氣堅定地補充道:
“沒錯,第一代移動電話,不僅重量大,而且模擬通信的通話質量和保密性差,信號不穩定,隻能進行語音傳輸,還有距離限製,容易出現串號、盜號的問題。但它不一樣,它完全克服了這些缺點。”
他說到這裡,語氣中帶著一絲自豪,仿佛已經看到了未來通信技術的廣闊前景。
林永升接過話頭,若有所思地說道:
“對,這也是歐美企業紛紛投入大量資金研製新一代移動電話的原因。他們看到了移動電話廣闊的市場,在看到它的不足之後,自然而然的看到了機會!”
其實,在第一代移動電話剛投入市場後不久,公司就發現了它的不足。儘管它在世界範圍內迅速普及,但麵對它的缺陷,公司也開始著手研發新型移動通信技術。
“機會……”
蕭伯濤點頭讚同,語氣中帶著一絲緊迫感:
“是啊,如果讓他們領先了,未來的標準就要由他們製定了。”
通信產業是國家戰略產業,通信標準之爭的背後是國與國、聯盟之間的綜合角力。一旦輸了,不僅需要持續向對方繳納高額專利費,還容易被對方掌握產業主動權。
在此之前,是公司壟斷了1G技術標準,也意味著第一代通信標準把持在公司手裡。在移動通信剛起步時,歐洲各國以及美國都不得不采用他們的標準,支付大量資金,即使是他們生產移動蜂窩設施和移動電話,也需要支付相應的專利費用,因為SEA的企業是標準的製定者。
正因如此,歐洲和美國才會試圖發展自己的技術,製定自己的標準,並以他們的標準為標準,從而擺脫對SEA的依賴。
“但是他們還是失敗了不是嗎?”
林永升接過話頭,語氣顯得頗有些得意:
“現在我們仍然是標準的製定者!”
四年前,長安的第一代移動通信蜂窩網絡投入使用後不久,包括四家生產公司與研究機構,還有SEA郵電管理委員會,成立了‘移動專家組’,負責通信標準的研究。最終,他們製定了新一代移動通信標準——GSM。這一縮寫的含義是‘全球移動通信係統’(Glofor&nmunications),由此可見製定者的野心。
他們的目標,就是向全世界推廣GSM。
與此同時,大學、研究機構以及企業也投入了大量的力量,以新一代移動通信標準為標準,研究新一代移動通信係統。
而蕭伯濤手中的這部移動電話,就是他們曆時四年的研究成果,將手中的移動電話開機後,他說道:
“GSM移動通信具備高度的保密性,係統的容量也大幅增加,GSM的技術核心是時分多址技術,也就是TDMA,其特點是將一個信道平均分給八個通話者,一次隻能一個人講話,每個人輪流使用1/8的信道時間。”
林永升點點頭,補充道:
“不過,GSM的缺陷是容量有限。當用戶過載時,就必須建立更多的基站。但它的優點也很突出:易於部署,采用了全新的數字信號編碼取代原來的模擬信號;還支持國際漫遊,提供電話卡,方便用戶在更換手機時仍能儲存個人資料;甚至能發送160字長度的短信。”
在聊著它的技術優點的時,蕭伯濤已經打開了移動電話,他的臉上映著些許綠光。他低頭看了看手中那部小巧的移動電話,液晶屏上顯示的數字清晰而穩定。
他深吸一口氣,說道:
“很快,我們就要把它展示給全世界。我敢說,它一定會改變世界的。”
林永升也點了點頭,讚同道:
“是的,這不僅是一部電話,這是一個全新的時代。而我們,正是這個時代的開創者。”
其實,並不僅僅隻是他們,在過去的四年之中,在這間實驗室裡,有超過200名技術人員在為它而努力,而在SEA有數以千計的研究人員為此而努力,正是靠著他們的努力,才把標準變成了現實,變成了新一代的蜂窩移動網絡,變成了了蕭伯濤手中的這部移動電話。
它不僅僅是一個通信工具,更是一個象征——象征著技術的突破、標準的製定,甚至象征著新的時代。
隻不過,在時代的大門被打開的時候,人們往往是後知後覺的,甚至當時代降臨的時候,先行者擁有一切,而後知後覺者則會失去全部。
但是是如果有引導者的話,就會一直遙遙領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