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會引起什麼?
有時候,一篇文章不會為人們所注意,但是郭逸飛的這篇卻在SEA引起了討論,尤其是在年青人之中。
正像文章裡描述的那樣。
他們從出生的那天起,就被無微不至的照顧著。
在醫院裡出生時,他們受到良好醫療保護,政府提供嬰兒奶粉保障著他們的營養,在托兒所中,保育員們精心的照顧他們。
中小學時,他們享受著義務教育的同時,品嘗著來自各地食物。等到了大學,他們又在青年時前往海外,感受到異國的文化。
等到工作時,哪怕是在校招時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職業介紹所也會幫助他們找到一份對口的且收入不菲的工作。
人生就是如此的簡單,簡單到他們幾乎沒有任何壓力。
在他們成年之後,如果願意的話可以搬到租金低廉的單身公寓之中,在那裡他們將會認識更多的年輕人。
他們戀愛,他們生活,他們享受著這一切。
等到他們結婚的時候,可以到租房中心申請10元首付的方式購買到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
然後他們會在那裡結婚生子,而他們的孩子也會過上同樣的生活。
在這種無微不至的照顧之中,他們的生活似乎是與之隔絕的——幾乎不曾體會過人間的疾苦。
似乎人間的疾苦和他們是沒有任何關係的。
他們似乎認為所有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
而現在郭逸飛的這篇文章卻在告訴所有人——在這看似理所當然的背後,是多少人的努力!
也正因如此,這篇文章才會在sEA引起了討論。
人們第一次正視了這種理所當然的背後的付出。
第一次正視了這種“與世隔絕”的生活,並不是沒有代價的。
隻不過,絕大多數人都在享受著這種因為科技快速發展,經濟快速騰飛的福利。
他們所習以為常的這種生活,正是很多國家的人們所羨慕的,也是他們所渴望的。
但同樣也是他們渴望而不可求的,因為他們沒有那麼多的科學家在那裡探索著前沿科技,沒有那麼多技術人員製造出技術含量非常高的科技產品,當然也沒有那些優秀的職員們在金融在貿易市場上開拓前進,同樣也沒有那麼多優秀的工人去製造出質量一流的產品。
所有的這一切是缺一不可的,但並不是每一個國家都具備的。
““赤道奇跡”——本質上是人們默默無聞為彼此付出,成就未來的奇跡!這也正是我們願為彼此做出一切的原因。”
在主持人動情的話語之中,人們互相凝視著彼此,是的——我們願意為彼此付出一切,在這裡所有人都是互相照顧的。
有時候,隻有在爭論之中,人們才能夠找到真理,就在這樣的爭論之中,那些成長起來的新一代青年們才意識到——這世界從來沒有什麼理所當然!
他們今天所享受到的一切都是建立在他人的努力付出之上的。
“……當我在那裡吐槽著人生如此無趣的時候,卻從來沒有想到過,我所享受的這一切來自於哪裡?”
在電視節目中,麵對攝像機鏡頭,郭逸風在那裡侃侃而談的時候,神情中更多是懊惱,是在為自己虛度光陰而懊惱。
“這些看似平常甚至理所當然的生活的背後,是億萬人的辛勤與努力,而我又有什麼資格去吐槽呢?”
“那麼現在呢?郭先生,你有什麼想對大家說的嗎?”
“對大家?”
鏡頭中的郭逸風想了一會,搖頭說道:
“我沒有資格對大家說什麼,隻想對大家說一聲謝謝,是你們的努力成就了SEA一切。”
整個訪談,沒有什麼蛻變心靈的精神感悟,隻有平白直敘的言語,可即便是如此,人們仍然可以感受得到,某種心靈的蛻變。
“或許這就是一場精神上的蛻變吧。”
看著電視機中,那些在那裡討論著的專家們,李毅安自言自語道:
“至少這會讓他們所有人都明白——一切並不是理所當然的。”
在說出這句話後,坐在沙發上的李毅安用遙控器把電視關上了,他從來沒有教過人們感恩。
也從來沒有尋求過這一切。
“其實,我們之所努力的,就是為了讓所有人都過得更,而他們值得!”
坐一旁的李奕軒,又聽到父親既像是在自言自語也像是在對自己說話。
“是的,他們值得。
這裡的人們是勤勞的,聰明的,他們勤勤懇懇,他們終其一生,循規蹈矩遵守法律,他們任勞任怨,從不抗爭,他們所求的不過隻是一日三餐得飽,有住所遮風擋雨,妻兒子女安康,僅僅隻是如此,對於他們來說,也就是幸福了……”
手扶著沙發的扶手,李毅安的語氣變得激烈,說道:
“可即便是如此,最簡單的要求,也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一個人從少年到成年、中年,直到最後變成老人,始終遭受到強征暴斂,權貴們奢侈淫逸的所在,寡廉鮮恥,欺淩弱小……這就是他們所得到的!”
隨後李毅安靜了下來,他的聲音也趨於平淡,原本有些激動的神情,變得平靜。
“他的任勞任怨、勤勤懇懇,所得到的就是這樣的回報,這是正常的嗎?當然不是!”
搖了搖頭,李毅安的目光變得堅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