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會展中心裡熱鬨非常,到處都是熙攘的人群,他們在那裡欣賞各種各樣來自己蘇聯的產品。
這些產品是各種各樣的,大都帶著一些蘇聯特色,有些產品看起來甚至有點太過匪夷所思。
就像現在,看著展示台上的不鏽鋼餐盤,李奕濤的眼睛就這麼盯著它,蘇聯的工作人員見他似乎對這些產品充滿了興趣,便熱情的招呼道:
“先生,你覺得怎麼樣?有興趣嗎?這可是最好不鏽鋼產品。”
再在說到最好的時候,對方甚至還特意加重了語氣。
“看起來似乎很……耐用。”
李奕濤沉吟半天給出這樣一個詞彙,
“應該是這樣的。”
“是的,先生,你說很對,這就是我們蘇聯產品的特點,廉價且耐用。”
瞧著對方一副驕傲的模樣,李奕濤甚至都懶得去打擊他。
“是的,一個餐盤可以用一輩子。”
李奕濤打趣著,蘇聯人壓根就沒有弄明白什麼產品,或者說,什麼是市場。
就像這個餐盤一樣,它的厚度差不多有2毫米左右,換成西方的產品,這麼多材料甚至可以做四個餐盤。然後以一半的價格賣出去。
顧客用更低廉的價格買到他們需要的商品,而生產商也獲得了更多的利潤,至於耐用……準備把不鏽鋼盤子當成傳家寶嗎?
“是的,先生,您說的太對了,這樣的餐盤可以使用一輩子,經久耐用……”
蘇聯工作人員顯然沒有聽出李奕濤打趣的調侃,甚至還當成了優點在那裡顯擺了起來。
“就像東德生產的玻璃杯一樣,從人手高度摔下去,破損概率是普通玻璃杯的5分之1,實際這是最保守數值,也有可能達到10分之1或者15分之1,總之,基本是摔不壞的。”
“摔不壞的玻璃杯?”
雖然覺得這種事情不太可信,但是李奕濤還是直接詢問這種玻璃杯的詳情,在他看來,這些傻大黑粗的餐盤,還不一定有那些個玻璃杯貯藏的黑科技多。
不過,雖然蘇聯的工作人員也是受過英語培訓的,但是很快就不夠用了,恰在這個時候,一個漂亮的女士走了過來,當起了翻譯,與先前蘇聯工作人員充滿口音的英語不同,她的英語沒有任何口音,甚至還帶著倫敦腔。
“是的,是東德的產品,他在東德工作的時候,曾經接觸過那種杯子,確實很神奇,”
女人用那雙宛如藍寶石一般的眸子看著李奕濤問道:
“先生,你對那種產品感興趣的話,我可以幫您聯係一下東德外貿部門,他們也有代表團在這裡,不過先生,可以知道您是那一家公司的采購人員嗎?”
“哦,不好意思,忘記自我介紹了,我是家樂福的采購員皮特·史蒂文,這是我的名片。”
“家樂福!”
接過名片,她的眼前一亮,說道:
“我是蘇聯外貿部娜塔莎·貝利亞耶娃,很高興認知你,史蒂文先生。”
“叫我皮特就行了。”
兩人握手時,因為身高的懸殊的關係,娜塔莎微揚下巴,那雙明亮的眼睛直直的看著李奕濤,有那麼一瞬間,他感覺有了一種心動的感覺。
隨後,她就主動的陪同他一起參觀,當起了他的翻譯。
“你覺得我們的產品怎麼樣?”
李奕濤回答道:
“蘇聯的產品真的很實在啊。不過你們的一些產品對於一般民用產品來說有些過剩了。”
娜塔莎有些好奇的問道:
“過剩?你指的是什麼?”
“誰會拿一個餐盤用一輩子呢?”
他的反問,讓娜塔莎一愣,顯然沒想到會有這樣的回答,她張張嘴,說道:
“難道這樣不好嗎?”
“從商人的角度上這樣不好,就像摔不壞的玻璃一樣,玻璃杯都摔不碎了,複購率太低,市場飽和就完蛋了。”
標準的資本家式的回答,讓娜塔莎詫異道:
“可你明明對它很感興趣啊!”
“我是在考慮怎麼樣阻止它進入西方市場,誰願意賣很難摔壞的玻璃杯,這是會影響複購率的!會對我們的銷售造成影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