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bbc記者對這個判斷極為驚訝,“難道現在的合成營占優勢?”
美國陸軍的防空就是個笑話,早年間用‘悍馬’搭載單兵用的‘毒刺’湊合,性能差的沒法看,名字倒是很拉風,叫‘複仇者’。
但老美不在乎,它真沒這個需要。
後來‘複仇者’確實爛的出奇,波音總算給美國陸軍弄了個‘斯得瑞克’加‘響尾蛇’的方案,性能也就那麼回事,隻能叫‘不那麼爛’。
法國武官點出一句,“的‘武直十’是帶對空對地武器的。‘阿帕奇’是很強,但它目前可隻有對地武器。”
bbc記者更難以接受,驚訝道“難道現在是占據空中優勢?那麼接下來戰局會如何發展?”
法國武官也皺眉,朝指揮大廳的顯示屏上看了眼,“雙方目前都出現無人機的損失,在這種高烈度作戰下,無人機基本成了一次性消耗品。
現在就看”
話沒說完,大廳內突然爆出消息——的防空連鎖定一架進入防空圈的‘阿帕奇’。鎖定時間超過十五秒,判定為‘擊落’。
但沒多久,美軍借助熟悉地利的優勢,其裝甲偵查連開著3騎兵戰車穿過合成營的防線,找到了一個裝備vn17步兵戰車的裝甲步兵連。
雙方幾乎同時發現彼此,的裝甲步兵立刻試圖跟對手拉近距離,卻被美國佬召喚來的270戰術導彈給覆蓋。
全連眨眼損失一半人員裝備,被判定為退出戰鬥。
接下來戰況變化極快,進入了慘烈的兌子階段。
美軍偵查連還沒離開戰場,正被火箭炮洗地的裝甲步兵搶在最後關頭通報其位置,召喚後方的lz52進行火力覆蓋。
這邊lz52剛剛給己方步兵報仇,對麵的反炮兵雷達迅速鎖定其位置,又是該死的270用戰術導彈遠遠打了個齊射。
榴炮連跑路時慢了半步,眨眼變成了榴炮排。
但270也算凶威到頭了,它的多次齊射暴露其大致機動位置。
三架‘武直十’沒去找‘阿帕奇’,反而低空迂回繞到美軍後方,硬生生撕開對方弱渣般的防空,以‘犧牲’一架為代價,換得對麵的270全滅。
顯示屏上每分鐘都有一條新的戰況出現,每條文字背後都意味著某個排級或連級隊伍成建製退出戰鬥。
戰爭的慘烈就在這乾巴巴的文字背後浮現。
看到270完蛋,法國武官就呆住了,“美軍失去最重要的火力支柱,大概率要輸。”
bbc記者還是一臉茫然,“怎麼會?雙方主力都還沒對決呢。”
“這種戰鬥的主力是火炮。”
果不其然,確定對手沒了270‘鋼雨’,立馬殺氣騰騰的發動了裝甲衝擊。
在‘紅旗17ae’的野戰伴隨防空下,十四輛vt4打頭,帶著兩個連的裝甲步兵,在兩公裡寬的正麵發起衝鋒。
在戰線後方五公裡外,一個完整的迫榴炮連和殘存的榴炮連火力支援,對任何冒頭的敵方火力點進行定點清除。
歐文堡的訓練場上布置了大量的紅外監控攝像機,專門用於對戰事進行實況錄製和轉播。
當發起攻擊時,指揮大廳的屏幕上可以看到黑夜中在曠野狂飆突進的裝甲部隊。滾滾履帶無情的切入美軍防線,硬是強行從正麵攻了進去。
媒體就喜歡這種畫麵,全世界都看到紅外鏡頭下滾滾湧動的鋼鐵洪流。綠色背景下每一個亮點都代表一輛無畏無懼的裝甲戰車。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陸軍就喜歡用這招。不搞迂回,不搞佯動,沒有任何花俏的招數,就是以勢壓人的硬碰硬。
這一般是用來對付弱者的打法,但今次對抗性演練,隆隆炮聲中挨這招的居然是美軍。
“完了。”法國武官朝大廳顯示屏上的電子沙盤搖搖頭,“美軍指揮官是典型的進攻性打法,沒有遠程炮火的支援,他根本防不住。”
bbc記者還是不懂,隻能傻愣愣的低語道“美軍不是還有兩架‘阿帕奇’嗎?‘阿帕奇’不是坦克殺手?”
作為美軍唯一的空中機動力量,剩下兩架‘阿帕奇’急匆匆趕來充當滅火隊員。但的新‘三打三防’中,把美軍空中打擊列為最高威脅。
對軍改後的來說,火力差點可以接受,防空差了絕對不行。
當兩架‘阿帕奇’帶著‘地獄火’,緊趕慢趕前來堵住防線漏洞,立馬被‘紅旗17ae’給乾了下來。其戰果隻有一輛vt4和一輛vn17。
沒了空中威脅,的合成營衝的更快,眼看雙方坦克就開始來一場酣暢淋漓的鐵血大戰——導演部的美國佬又喊停了。
這次對抗性演練已經沒有意義,可以中止了。
又耍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