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朝鮮動不動就叫囂要讓漢城陷入一片火海,其大炮兵主義不比中俄小多少。而炮兵可就比戰鬥機便宜多了。
一個營有十二輛發射車,打一輪齊射就是一百四十四枚火箭彈,隻要大概一億人民幣,真的能把漢城打成連片火海。
加上其射程遠,精度高,比普通的大口徑榴彈炮有更高的生存力。確實更適合朝鮮對韓國進行戰略威懾。
“老崔啊,你眼光真不錯。‘衛士1b’可是經曆過實戰的明星武器,特彆適合朝鮮人民保衛自己的家園。”
周青峰不會誇人,可他豎起個大拇指,愣是把繃著臉的崔龍洙給逗樂了。
“隻要你們采購我們的遠程火箭炮,絕對能把韓國那些資本主義的走狗嚇的夜不能寐,渾身顫抖。”
隻是想想原曆史上的‘衛士1b’被國內軍方嫌棄,現在卻成了熱門武器,就叫人覺著好笑。
崔龍洙難得嗬嗬幾聲,又問了句“遠程製導火箭炮能賣,那麼‘長劍10’巡航導彈呢?”
啊朝鮮的胃口不錯嘛。
但‘長劍10’是射程一千五百公裡的裝備啊,用它來打近在咫尺的韓國未免是殺雞用牛刀?實屬浪費。
等等
一千五百公裡,平壤到東京也就一千三百公裡而已。
這北棒該不會想著連日本也威懾一下吧?
真讓它裝備了‘長劍10’,這地區發言權可就不一樣了。彆說韓國要發抖,日本都要頭大幾分。
“啊你看我隻是個商人。這事我說了不算啊。”周青峰可不敢隨便亂說了。巡航導彈是典型的進攻武器,他說了真的不算。
“‘聖光’的產品,你這個總裁閣下可以做決定吧?”崔龍洙說前兩個隻是鋪墊,就在這等著周青峰呢。
周總裁立馬嚴肅臉,反問道“你瞧上了我們集團什麼產品?”
‘2000年’的國內拿到二十年後的成熟技術,迅猛爆發的可不僅僅是部分國企和軍工產業,更多的反而是民企技術。
‘聖光’集團作為團隊可以掌控的企業,通過一年半時間的兼並重組,整合了國內大大小小上百家不同產業的私企國企,接手了最多高精尖的絕密項目。
崔龍洙歎了口氣,說道“你們的運載火箭和衛星技術能出售嗎?”
周青峰聽的大樂,‘聖光’是國內批準的唯一一家民用火箭和衛星研發企業,用絕對高薪從‘送人上天’和‘送人上西天’兩家集團挖了不少骨乾。
兩家專業‘送人’的國企氣到直跳腳,官司打到帝都要求禁止民企進入航天產業,否則無法保障重點型號的研發和製造。
這要求被駁回,理由是激活產業活力,保持人才流動——紀委的巡視組還緊隨而至,要查查航天工業內部問題。
國企內其實囤積了巨量人才,可這些人在僵化體製內一個個變成熬資曆的廢物。大家都成了拿錢多不擔責的乾部,實際乾活的人很少。
‘聖光’的強行介入攪的很多國企的舒服日子,甚至拆掉了好幾個封閉的科研院所。
流動出來的人才麵對二十年後的技術反哺,隻花一年時間就造出了能用的運載火箭,最近還搞了幾次成功的發射,打了好幾顆實驗衛星上天。
“朝鮮也想搞火箭和衛星?”周青峰問道。
崔龍洙沒好氣的說道“你們挖走了我們朝鮮大半的火箭人才,現在逼得我們隻能朝你們購買火箭和衛星。”
周青峰更樂了。
平壤政變後,朝鮮大量科技人才流失。可朝鮮是封閉國度,可沒有方便的航班想去哪兒就去哪兒。被‘聖光’招攬逃往中國成了唯一選擇。
跟中國簽訂新的互助協議後,朝鮮的核武科學家幾乎被中國強行挖走,剩下的‘銀河’和‘光明星’研發人員也基本便宜了‘聖光’。
這批人也許知識體係跟不上世界最尖端的前沿,但在朝鮮那種極端內卷的環境下,都是接受過最嚴格知識培訓而保留的人才。
周青峰對此大笑道“直接出售火箭比較敏感,朝鮮也沒了相關的人員承接。但我們可以替你們發射衛星嘛。”
崔龍洙仿佛早知如此,也不強求,隻是放低語氣問了句“到目前為止,‘聖光’已經從朝鮮挖走了兩萬多名高級知識分子。
你們占了我們這麼大便宜,能不能送我們幾顆衛星?”
這語氣仿佛在商討,又更像是乞討,甚至是哀求。
一瞬間,崔龍洙顯得極為可憐。他就像個鐵骨錚錚的漢子,不願低三下氣的,可麵對現實不得不要個施舍。
人窮誌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