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吧,貝利亞同誌。”斯大林正在批閱文件,他經常半夜工作,還喜歡喝點格魯吉亞的葡萄酒,舒緩精神。
貝利亞打開手裡的文件,“是關於中國同誌正在朝鮮進行的戰爭,以及他們從歐洲運來的貨物。”
“歐洲?”斯大林停住手中的筆,“為什麼是歐洲?”
“中國的總理十月份在莫斯科請求我們出動空軍援助在朝鮮的戰爭,我們沒有同意。他十一月臨時決定出訪東歐的幾個國家,包括東德和捷克。
從上個月開始,中國突然使用在美國的賬戶向我們彙款,購買大量軍火。這次他們又向東德和捷克下訂單,購買采礦、鐵路、機床等工業設備,金額不小。”
能讓貝利亞說不小,那肯定是上億美元了。
二戰結束,華約還沒成立,但經互會已經有了。
但這個社會主義陣營的經貿組織從一開始就有先天缺陷。它包括的人口太少,沒有足夠的市場,也缺乏跟其他國家進行貿易的外彙。
關鍵還不控製海洋。
東德這會還正窮呢,捷克也不富裕。蕭金浪向總理提議,要開闊視野向東歐國家采購工業設備。
相比傻大黑粗的蘇聯貨,東德和捷克在工業上還是有其獨到之處的,服務還不差。
現在‘聖光’這夥人是送錢給國內,總理也得聽一聽蕭金浪的意見。他的東德和捷克之行受到熱烈歡迎,確實開闊了眼界,交了朋友。
蕭金浪甚至提醒總理到東德雇一批人到國內搞工業發展規劃——毛子搞的工業規劃太坑人了。在這方麵德國人的經驗和教訓都有,更嚴謹些。
二戰結束五年,東德經濟在快速恢複,極度需要市場。蕭金浪就希望讓東德出人出技術出設備,首先更新中國的礦山開采和鐵路係統。
現在部分采購設備正船運到列寧格勒,然後沿著西伯利亞鐵路運往中國東北。
貝利亞認為有必要關注這一變化,但斯大林反而不甚在意,“我們不能阻止社會主義國家間的正常貿易。”
貝利亞卻繼續道“除了正常的工業設備,中國人還在歐洲到處采購二戰裝備。比如納粹德國的半履帶紅外探照車,以及被封存的夜視型‘黑豹’坦克。
我們追查了這批裝備的來源,發現它們竟然來自西德的美軍駐地倉庫。這批裝備幾乎以賣廢鐵的價格裝上貨船,偽造了目的地後同樣運到了列寧格勒。”
夜視裝備目前在朝鮮戰場大放異彩。
周青峰當初弄了五十套紅外設備改裝t34,在戰場上讓美軍吃了大虧。這批設備目前損失了十來套,剩下的都被誌願軍當寶貝似的,輕易不會動用。
為了換取蘇聯更多援助,主席親自批準後,才有五套紅外設備被送到莫斯科進行仿製。
莫斯科的軍工人員研究後非常震驚,這些‘美製’夜視設備在技術和工藝上無可挑剔,比蘇聯正在研製的同類設備領先一代。
現在中國人居然又跑到德國搞到了夜視設備。雖然性能上有所不如,卻是從美軍眼皮子底下偷偷弄到手的。
“中國的同誌弄到十輛帶夜視儀的‘黑豹g’,以及十五輛‘貓頭鷹’夜視偵查車,數量並不多。但奇怪的是在朝鮮戰場上,美國人自己反而沒使用同類設備。
此外,還有大量封存的美式和德式電台,以及庫存的帳篷、軍靴、罐頭、炸藥之類的東西。
運輸的物品門類很多很雜,但都是戰場上很有用,中國卻暫時無法大規模生產的。
關鍵是這批軍需物資非常便宜。我問過負責運輸的中方人員。他們說這些東西幾乎就是白撿的。負責看守倉庫的美軍接到了命令,恨不能把倉庫全部清空。”
這消息讓斯大林沉吟不已,半晌後說道“中國的同誌很可能在美軍內部安插了自己人。這個情況,我們應該重視起來。”
說到重視,帝都的主席也非常重視。
蕭金浪給與國內的援助是非常有益且重要的,但現在也有個難題擺在眼前——策劃綁票宋美齡可是大事,必須上報。
在帝都中南海豐澤園的菊香書屋,一場包括總司令,總參謀長,總政治部主任,總後勤部部長,軍委作戰部長,空軍司令,海軍司令等諸多要員參加的會議正在召開。
蕭金浪腆著臉,站在一群大佬中間做報告。
“目前我們在歐洲收集到三十五萬雙羊絨軍靴,上百萬頂頭盔,八千挺不同類型的機槍和五億發彈藥,一萬兩千門中小口徑迫擊炮,三十萬發炮彈。
還有十萬件野戰帳篷,五個軍級野戰醫院,十五個團級野戰救護所,兩萬部不同型號的電台,以及數千台狀態不一的飛機和坦克發動機。
另外還有些零零碎碎的東西,望遠鏡和午餐肉什麼的。
這還僅僅是我們第一批收集的裝備,具體數量隻會多不會少。隻要繼續深入挖掘,肯定還能找到更多有用的好東西。
歐美都是工業國,他們在二戰中剩下的物資是遠遠超過我們想象。這些東西都被丟在倉庫裡等待銷毀或報廢,我們拿到手就能成為真正的戰鬥力。
為了源源不斷的撿到這些庫存物資,目前在美國的行動就至關重要,希望主席和各位領導認真考慮。”
在做眾人聽著蕭金浪列舉的數字,都頗為感歎。
淮海戰役打了幾個月,土共打掉兩萬發105毫米口徑的炮彈,心疼的要死。
現在朝鮮戰場上,美軍哪天要是隻打兩萬發炮彈,誌願軍就要大大的鬆口氣,會覺著對麵的敵人今天是不是沒吃飽飯?
主席聽了蕭金浪的解說,大笑問道“你是不是擔心我們攔著你們,不讓抓宋美齡?”
呃蕭金浪愣住了,心想“你們難道不攔著?”
屋子裡全是些經曆家破人亡,走過腥風血雨的老革命,頓時哄堂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