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劉伯溫,史書記載有限。
似乎是說他因為沒有適應跟老朱之間的角色變化,才會接二連三地觸怒老朱,最終讓老朱不喜!
而且在曆史上,老朱曾給劉伯溫寫過一封類似於絕交的《禦賜歸老青田詔書》。
在信的開頭,老朱的稱呼是“爾劉基”,在老朱不曾打下大明江山之前,給劉伯溫的書信,開頭可是“頓首奉書伯溫老先生閣下”起頭。這一轉折,僅僅是因為老朱成了皇帝嗎?
明君之遠見萬裡,皆是有大心胸之人,豈會因為一朝登基,便翻臉不認人?老朱這人,沈少廉可是接觸了不少次數的。並非是這樣的一個快速變臉的人,那麼,老劉同誌到底是怎麼惹上了老朱呢?
“你問我,我問誰?”
夜玲瓏瞪向沈少廉,“我也是聽我娘說的。我娘這輩子佩服的人沒有幾個,劉伯溫就是其中之一。可惜,死的早了點!”
“沒道理啊,完全沒道理啊!”
老朱能得天下,能讓麾下的文臣武將俯首帖耳,賞罰分明是必然的。
劉伯溫隻被封了伯爵,而且是個不世襲的伯爵,至於這位伯爵的俸祿,就更加少得可憐,隻有區區二百四十石。跟他同樣封了伯爵一位,名叫汪廣洋的忠勤伯,俸祿都高達六百石。
對於一個可以跟諸葛亮相提並論,被老朱數次讚為“吾之子房也”的軍師而言,這樣的封賞,這不是封賞,這是嘲諷,是赤果果的打臉。
“你乾嘛對誠意伯的事情這麼在意?你又不認識他!”
林瓔珞輕輕開口,她很不理解,沈少廉為什麼這麼在乎劉伯溫。
不管誠意伯究竟是怎樣的出類拔萃,他都已經作古。去追究一個死去之人的過往,有什麼意義嗎?陛下這麼做,定然有他的原因便是。
“就是,你管好自己的事情不就行了嗎?”
夜玲瓏跟著林瓔珞的口吻開口。
沈少廉白了兩人一眼,道“大唐太宗曾言,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誠意伯劉基乃是開國功勳,卻有這般下場。我大明開國功勳,韓國公李善長,號稱裡中長者,堪比漢之蕭何,卻落得一個滿門被殺的結局!劉伯溫,比肩漢之張良,封伯爵,晚年憂困!”
“你說這些,是什麼意思?”
夜玲瓏麵色有些不善,她怎麼都感覺沈少廉的態度有些大不敬的味道。
沈少廉歎口氣,道“我在將他們當作前車之鑒,避免走了他們的老路。老話說的好,伴君如伴虎,一個不慎,就是殺身之禍!”
“其實,你多慮了!”
夜玲瓏輕笑一聲,“陛下不是嗜殺的人,有些人,實則是自有取死之道!”
“你說的是胡惟庸,還是李善長?”
“他們都一樣!”
“劉伯溫呢?”
“不知道!”夜玲瓏搖頭,“誠意伯是個很神秘的人,他的事情,你還是少打聽為妙。若是被陛下知曉,對你,絕非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