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眉頭一皺,說道“無忌此言差矣,貞兒的功勞足以佩得上這九錫,又有何不能接受?”
“陛下不可!若陛下賜越王九錫,那越王以後若再立功,又當如何處之?難道要陛下將皇位讓給越王嗎?”
殺人誅心!
長孫無忌的話如一把刀子紮在李世民的心頭,他在告訴李世民,如果你真的賜李貞九錫,那李貞再立下大功,這天下就隻知李貞,而不知你皇上了,到時,你這個皇位還能做得穩嗎?
“陛下莫忘了玄武門之變!”褚遂良又補了一刀。
李世民隻覺心頭一顫,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殘殺兄弟,逼父親退位,這是他一生的汙點,也是他心中最大的痛楚。
褚遂良這一句話立時讓李世民心頭一顫,是啊,如果真的賜李貞九錫,那以後李貞再立功又要如何賞他?
難道要把皇位讓給他?
若是不讓的話,萬一李貞發動第二次玄武門之變,那自己豈不是成了第二個高祖皇帝?
想到這兒,李世民不由打了一個冷顫,心中很是後悔自己的衝動,隻是自己是皇帝,金口玉言,如果反悔,豈不是被眾人笑話?
“父皇,兒臣不要九錫。”
李貞突然出班說道。
“噢?為什麼?”李世民心頭一動,心說李貞為什麼主動不要九錫呢?
李貞心說,長孫無忌這個老狐狸真是損透了,表麵上是為了皇帝著想,實際上就是阻止自己靠近太子之位,如果自己真的得到了這九錫,事情對自己反而不利。
看得出來,李世民已經被長孫無忌說動了,這個時候,如果自己堅持要九錫的話,會在李世民心裡留下不好的印象,反而在太子爭奪之中落入了下風,還不如主動請辭,以示自己無心功名,這樣也是以退為進的一種辦法。
果然,李世民一聽李貞主動請辭九錫,心中反而暗讚,自己這個兒子真是識大體啊,不想讓自己為難,這才是自己的好兒子,一心為國,不為名利。
有這樣即能乾又懂事的兒子,真是自己的幸事,大唐的幸事。
想到這兒,李世民就說“既然如此,那就不賜你九錫,不過,朕還是要賜你假黃鉞。”
“假”古意借代也,黃鉞以黃金為飾的斧,為帝王所專用,或特賜給專主征伐的重臣。
所以假黃鉞就是以黃鉞借給大臣,即代表皇帝行使征伐之權之意。
魏、晉、南北朝地位最高的大臣出征時,常加此稱號。
假黃鉞雖不如賜九錫,但卻也是皇帝對大臣一種極大的肯定,也是權力的象征。
在之前的曆史上,如果一個人即被剛九錫,又被加假黃鉞,十有八九要篡位,因為如果再賞,也隻有把皇位讓給他了。
不過李世民給李貞加假黃鉞,一來二人是父子,二來假黃鉞並沒有賜九錫那麼意義深,所以倒也還可以接受。
長孫無忌依然不乾,還想要再說什麼,李世民冷聲說道“就這麼定了!難道朕的話不做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