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
第523章輕騎突進
李貞並沒有等待跟隨著大部隊一起行動,而是帶領著五百衛隊與一百特種兵先行出發,一人雙騎,前往河南道。
之所以這麼安排,李貞有自己的打算。
三萬大軍一開拔,這麼大的陣仗,褚彥甫在長安的探子一定會將消息報告給褚彥甫,所以,如果跟隨大軍出發,褚彥甫就會有防備。
而三萬大軍可以放緩前行速度,如此可以麻痹褚彥甫。
而自己則帶領這六百人先行到達河南,打褚彥甫一個措手不及。
當然,李貞不會狂妄自大到以為隻憑六百人就可以正麵擊敗褚彥甫。
不過李貞從來沒有想過會與褚彥甫正麵硬鋼。
身為現代人的靈魂,李貞絕對有著超前的作戰思維。
打仗並不是當麵鑼對麵鼓的硬乾,那樣的話隻憑實力打就好了,實力強的必勝,實力弱的必敗。
而事實上,華夏的曆史上,有很多以弱克強的經典戰例,比如三國時的官渡之戰,赤壁之戰,比如東晉時的淝水之戰,比如……
這樣的戰例太多,數不勝數。
而且身為現代人的靈魂,李貞知道,後世的特種作戰,往往隻需要極少數的人力和物力就可以解決問題。
比如二戰時德國人攻戰比利時的一個三千人堅守的堅固要塞,隻出動了七十多個傘兵,幾乎零傷亡直接控製了局麵,迫降了三千敵軍。
所以,戰爭就是要用最少的代價,獲取最大的勝利。
決定戰爭勝負的不光有武器與後勤保障,人的因素也很重要。
戰爭理念,更是重中之重。
李貞的戰爭理念遠超這個時代,這也是他往往能以弱克強,創造出一個又一個奇跡的重要原因。
相對於大兵團作戰的巨大消耗,李貞更熱衷於小股部隊作戰。
這樣就可以將戰爭的消耗降到最低,而起到的作用往往也很是不錯。
比如這一次,李貞帶領六百士兵出征,這點人馬李貞壓根就沒有想過與褚彥甫正麵對決。
李貞想的是如何打蛇七寸,用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勝利。
來之前,李貞已分析了褚彥甫的情況。
雖然褚彥甫聲稱帶領三十萬大軍來進攻河南道,但是這對外宣稱的三十萬大軍卻是注了水的。
其中有十萬是新兵,缺乏訓練,基本上是湊數的,沒有什麼戰鬥力可言。
而餘下的二十萬軍隊中,褚彥甫也不可能都用於河南道戰場。
首先,褚彥甫與李元景是貌合神離。
表麵上褚彥甫是李元景的臣子,但實際上卻是聽調不聽宣,褚彥甫自己就是一方軍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