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挑眉道“不講道理?”
小和尚眼綻精光道“你要是講道理,就不會出現在佛門禁地。”
“按理說,為了佛門安危,我應該將你殺之而後快。”
“不是嗎?”
蘇寧理虧,無言以對。
小和尚也不著急,平心靜氣的等待。
蘇寧找了塊空地坐下,仔細琢磨那一句“什麼是佛”。
許久,他艱難開口道“佛,是釋迦牟尼的統稱,是引人為善的根源。”
“是信佛之人由信仰編製的精神支柱,亦是他們向往的精神世界。”
小和尚期待道“還有呢?”
蘇寧補充道“佛是因果,輪回。修的是心,拜的是己。”
“佛要覺悟,包容萬物,不可執著,不可妄想。”
“佛……”
洋洋灑灑,東拚西湊。
但凡蘇寧覺得跟佛沾邊的典籍故事,都被他“魚目混珠”拿來引用。
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直至口乾舌燥。
小和尚笑而不語,時而點頭,時而搖頭。
時而低頭沉思,時而張嘴歎氣。
等到蘇寧說完,他意猶未儘的挺起胸膛道“有對有錯,對大於錯,所以這第一個問題我勉強算你通過。”
“簡單來說,是你運氣好。”
“因為經過這兩千多年的冥思,我早已想通什麼是佛。”
說著,他合攏雙手,誦念佛號道“眾生平等,眾生為佛。”
“有人先行覺悟,有人沉著惡世不可自拔。”
“但或早或晚,他們都會開啟屬於自己的智慧,立地成佛。”
蘇寧揉了揉脖子,乾咳道“浪費時間。”
小和尚緩緩抬起右手,指尖輕觸身前虛空道“第二個問題,什麼是善?”
蘇寧怒視道“你耍我?”
“佛引人為善,修的是善。”
“這和第一個問題有何區彆?”
小和尚嚴肅道“有區彆,區彆很大。”
“佛祖割肉喂鷹的故事聽過嗎?”
蘇寧不知所雲道“聽過,說的是釋迦牟尼在還沒有成佛之前,經曆過一段苦修。”
“傳說他有一天在森林裡打坐參禪,天空中一隻老鷹正在追逐一隻鴿子。”
“鴿子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看到了釋迦牟尼,飛到他的衣袖裡,企圖躲過一劫。”
“釋迦牟尼明白鴿子的求生欲望,便對老鷹說“上天有好生之德,希望您放了這隻鴿子。””
“老鷹回道“如果我放了這隻鴿子,鴿子能活,我會被活活餓死,又哪來的好生之德?””
“釋迦牟尼說道“我願意用同樣重量的肉來換取鴿子的生命。””
“於是,他就找來一杆秤,把鴿子放在秤的另一邊,然後開始割自己的肉。”
“但奇怪的事發生了,鴿子本來不重,釋迦牟尼割了很多肉,仍然無法使秤平衡。”
“最後,他自己跳進秤裡,秤砣終於平衡。”
“他閉上雙眼,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天地風雲為之變色,他覺悟了。”
小和尚稱讚道“說的不錯。”
蘇寧不表態,冷眼旁觀。
小和尚一改如沐春風般的溫和,嗓音尖銳道“孝經有雲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諸多佛門典籍更有說道不孝之人,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
“釋迦牟尼割肉喂鷹,看似大善,實為不孝。”
“既不孝,憑何覺悟,證身果位?”
“這豈不與他傳下的佛法本義相違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