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明引!
每月初十,薈聚坊開。
“十月初十!寅時薈聚坊開!”
這次齊是親自下場手持一盞紅燈,輕功飛躍,麵紗掩麵,於一橫釘麻繩上站定把燈掛在薈聚坊最中央。
沒有鑼鼓喧天,紅旗招展,初九夜裡子時一過,攤位上的人如鬼祟一般出現在薈聚坊外排隊進坊,淩晨寅時開市。而翌日天蒙蒙亮時他們便不知去向的煙消雲散,再也找不到他們蹤跡,猶如雨霧僅存片刻。
坊內除入口外沒有一處可見明窗,漆黑一片,隻開市時在天花板最中央點一盞紅燈籠照明。攤位上大多也不點火燭,客人提小紅手燈籠進坊,隻許看貨不許照臉,人臉被照則是壞了規矩一是賣家麵貌信息泄露,二是這種行為視為挑釁賣家,對價格不滿意。
人群湧入,影影綽綽站著賣家賣家互不問來處,一經售出,不予退回。
這種集市在江湖大多稱為“鬼市”,而之所以薈聚坊興盛的原因就是因為鬼市裡魚龍混雜,水深水淺沒個幾十年賠了萬兩教訓是根本沒辦法分辨出的。薈聚坊則不同,每位賣家每筆交易都由門徒勘驗再上報記錄,一百筆交易裡最多一筆假貨。
上報的文書大多由沈謹批閱,不太重要的就交給齊是七出去辦,這種保障是彆家集市望而不及的。
這些年來,薈聚坊本是日日開門,根本沒有鬼市一說,但長公主沈凝的蹊蹺樓一開,沈謹為了避讓,便改為每月初十。原本也是不會批閱勘驗,隻像彆家那樣普通買賣大都交給手下做。但每月隻一次的話精力大把,這才漸漸建立了鬼市好口碑,一日顧客比以往一月總數還要多,也算因禍得福。
齊是掛完燈並沒有飛下,而是站在三丈高空那僅一指粗的麻繩上來回踱步,觀看來來往往的人有無異常。齊錯帶著麵紗也在坊裡來回巡遊,以防不測風雲。
“殿下,事情都安排下去了,您一夜隻睡了一個時辰,會不會太累了?”
二樓高台上,唯一一盞燭火在薄簾後搖曳,七進七出站在沈謹兩側。
“錦官城裡呢?”
七進答道“回殿下,已經派了不少人手去駐紮,那邊鴣野堂和蹊蹺樓有什麼風吹草動都會立刻報回。”
“那就好。”
薈聚坊分四層,一層普通買賣,二層吊空僅一小閣是沈謹暗房,三層是殺人買賣會麵地點,四層是財庫。
酉時過半,一黑衣門徒來報七進,七進聞言後對沈謹作禮道“殿下,錦官城有消息傳來。”
“說。”
“王爺的大批骨乾得力門徒和星衛都聚集在錦官城外各處,包括從前在外州的鴣野堂外五州堂主玫瑰,山茶,雛菊,鳶尾,水仙五人,加上江聞在蜀州的總堂主蒼耳,都去了錦官城。”
這是沈謹意料之中的,沒有很驚訝隻是說“江聞真不愧是學藥的,名字取得不錯,蒼耳,決明藥材是侍衛,一群花名女官們,真是好聽。”
七出問道“殿下,您昨日便讓我們派人去錦官城,您為何料到他們也會去那裡?”
沈謹有些疲憊,便把這會兒東西都交給手下去做,靠在椅上揉眼道“那是個三州要塞。”
———錦官城
錦官城位於京、蜀、徽三州交界處,是三地快捷通道之一,又守著一條注入東海的大河淮江河,支流許多。
水、陸客運往來,海貨客船,大陸交易,煙花酒樓,廟會盛節應有儘有,三地遊客路過者更是不計其數。
錦官本身是一個十分繁華的大城,但因其身於交界,所以外周都是些駿山河流、叢林荒地,離得最近的京州新都城也足有四十五公裡之遠,快馬加鞭也要半個時辰才能到。
離得近的,再就是蜀州江寧郡和徽州眉山城,約莫七八十公裡的路程,所以來往路上常常有強搶錢財、謀財害命之事發生,很多江湖人士也會在夜黑風高夜裡發起爭鬥,刀光劍影之間林裡便會少上不知多少條性命。
許多人說,“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就是因此,久留於此家財性命不知道何時便會丟了。
但同時錦官城因其繁華而遺世獨立,在民間素有“桃源錦城”之美名。”
臨近黃昏
突然齊是發現了一道再熟悉不過的身影——四皇子?連忙飛身踏壁到二樓薄簾前稟報“殿下,有一位貴客。”
沈謹安排著人手,把想做殺人買賣的顧客帶到三樓去他們被安排到的門主麵前。“什麼人?”
“回殿下,是四皇子。”
沈思?沈謹立馬放下手中信件交給七出去做,起身來到薄簾前隔著簾子朦朧看見沈思提了一盞紅燈走向交易情報的地方,那張臉怎麼會錯,就是沈思。
“殿下,要不要趕出去?”
沈謹忽而想到前幾日沈思下朝對自己說的玩笑話殿下,你彆笑我,我就是喜歡河間舟雲,而且我已經找到方法了,很快就能知道她到底是什麼人!
“這廝找人都找到鬼市來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