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部禮堂內。
隨著團長在第一排坐下,後方全體人員齊刷刷落座。
181團並非所有人都私下見過陳鈞,團部通知他們今天過來聽分享課,很多乾部和老兵隻知道是聽一下關於軍改方麵,以後他們裝甲步兵團的發展趨勢。
但並不知道講課的是誰。
如今落座後,瞧見隻是一名二十歲左右的學員兵當講師。
眾人狐疑的盯著前方,左右對視了一眼,雖沒有開口,但剛才嚴陣以待的聽課架勢。
已經在不知不覺間放鬆了不少。
陳鈞他們認識,軍區人民軍報宣傳好幾次了,但那是關於勇士杯競賽的宣傳。
他們也承認陳鈞的個人實力,打眼一看這人站在台上就不是普通的學員兵。
可問題是,他講軍改走向靠譜嘛?
對於現場投來眾多疑惑的目光,陳鈞自然是察覺到了。
隻不過他並沒有在意,而是大步走到禮堂演講台前。
他目光堅定,正視前方,身軀筆直的立正,對著禮堂中間及兩側敬禮後。
朗聲開口道“各位首長好,同誌們好。”
“先做下自我介紹,我叫陳鈞,耳東陳,千鈞一發的鈞。”
“我是西京陸軍邊防學院,指揮信息係統工程專業的學員,目前在紅九連實習。”
“今天很榮幸受團部首長邀請,過來分享一些我對目前京都軍部軍改未來規劃。”
“咱們181團目前是裝甲步兵團的編製,那我就以裝甲步兵,和合成步兵之間的區彆開始說起。”
不得不說,人在自信的時候,由內而外散發的氣場,很容易感染周邊的人。
台下剛才還對陳鈞有些懷疑的眾人,雖說心中疑慮並未消除。
但很多人看他說的這麼自信。
大多數老兵都開始認真了些許,眸光盯著台前的身影,準備看他能發表什麼不一樣的見解。
而陳鈞,則是好像沒看到台下的動作,簡單介紹完自己後。
便震聲繼續道“既然要說裝甲兵,那就先從裝甲兵的優勢和劣勢談起。”
“我們都知道,人民軍隊第一次擁有成建製的裝甲部隊,還是接收他國駐軍裝備,而改編的機械化第一師,後來這一個師的裝備全部移交給奉天軍區。”
“我們從無到有的,開始研究裝甲兵團作戰,後來在各軍區都出現了裝甲師,坦克師,機步師和摩步師。”
“我先下說這四者和裝甲步兵的區彆吧,坦克師沒有裝甲步兵,不存在步坦協同的作戰訓練模式。”
“裝甲師又以裝甲兵為主,有少量裝甲步兵,機步師又以裝甲步兵為主,有少量裝甲兵。”
“至於摩步師那完全沒有裝甲兵,全都是摩托化部隊甚至是輕步兵,就比如說現在的九連,說是摩步連,區彆隻在於連裡麵,有卡車或者沒卡車的區彆。”
“可能這時候有很多同誌會有疑惑,今天的主題是說軍改呢,為啥我老是介紹裝甲步兵呢?”
陳鈞目光掃過台下,他笑著繼續道“那是因為縱觀軍改延革順序,從八十年代起,步兵改編為諸兵種合成集團軍開始。”
“我們陸軍就一直圍繞著裝甲和步兵之間的變動,因為世紀之交的年代我們比較窮,從軍改方麵,基層單位來說,變化最大的就是編製結構不斷變動,技術裝備大量下放。”
“從九十年代,我們才有了真正意義上裝甲步兵。”
“縱觀這二三十年部隊的走向和變化,我們可以這樣去理解合成化,就是相較於目前,軍改隻是把編製固定下來。”
“順手再換一大票裝備,裝備等同的情況下,不再去區分什麼裝甲師,摩步師,坦克師,我們統一稱為合成化。”
說著,陳鈞轉身走到禮堂一旁投影儀麵前,將自己用稿紙畫出的有關合成化部隊編製圖,給投影到禮堂前方的大屏幕上。
他以合成營最小的合成單位開始舉例,一個營彙聚了裝甲步兵連,坦克連,炮兵連等等。
而坐在台下的所有人員,也都聽得漸漸入神。
他們目光緊緊盯著,投影出來的營級編製結構圖,看得津津有味。
因為陳鈞一開始分享時,沒有一上來就講什麼步坦協同,步炮協同,多兵種諸元素合一作戰優勢啥的。
這些東西,對於目前一個連隊單獨的編製來講,很多老兵很難第一時間感同身受。
畢竟大多時候,他們都是各自訓練各自的,跟後來主要作戰單位以營為主,各連融合到一處,並不相同。
陳鈞也沒有一開始就提,合成作戰高大上的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火力連鎖反應。
更沒有說,未來作戰中主要的電子對抗。
而是先從181團這十幾年的變動開始說起,這些東西陳鈞看過指導員給他的資料,那團裡的老兵自然也都清楚。
從自身情況結合,開始講合成。
陳鈞把紅九連列為單純的裝甲步兵,融合到隔壁的炮團裡麵,再結合181團一連,二連的裝甲連,融合出一個超大號的合成營。
再去講合成的作戰優勢。
台下,181團團長鄭林豐起初隻是聽著,他臉上始終笑嗬嗬的,似乎在鼓勵陳鈞繼續講下去。
可聽著聽著,連他都有些繃不住了。
不講軍改走勢,不分析上麵針對軍改的大致思路,而是從他們團內部舉例一步一步的融合。
這給鄭團長都帶來了不小的啟發,這相當於從思路上,他們181團正在經曆軍改啊。
本來金剛鑽團這十幾年一直迎合上麵軍改的政策,編製始終有所變動,對合成化理解就比其他部隊多。
再加上他們團的早操,還是沿用著幾十年前團大院的早操模式。
各連之間相當熟悉。
陳鈞把他們181裝甲步兵團,和隔壁182炮兵團融合成一個營級作戰單位。
再講協同,講合成,講作戰能力。
這就容易接受的多了,畢竟是拿他們自己舉例。
當然了,合成化的營級作戰可不單單是裝甲步兵,坦克兵和炮兵。
陳鈞按照循序漸進的思路,從這三個兵種的基礎上,開始增加團後勤工兵,以及偵查連的裝備和人員。
開始逐步進行融入。
同時配備先進的偵查設備,以及數字化通訊設備,詳細闡述合成營在偵查和通訊方麵的強大能力。
講解中,融合完裝甲步兵,炮兵,坦克兵,工兵和偵查兵之後,陳鈞又開始慢慢加入陸航直升機的調動。
在作戰時,一個營級單位可以隨時調動空軍戰鬥機轟炸,進行空地支援。
從全方麵展現未來合成多元化,以及高度協同作戰的趨勢。
好家夥,一番講解下來,幾乎相當於在眾多聽課人員的眼前,拉開了一副波瀾壯闊的空天一體作戰體係。
鄭林豐還好說,人家畢竟是團長,見多識廣自然知道陳鈞講的這些東西,有一小部分他也有所耳聞。
但下麵的很多連長不知道啊。
就比如九連連長張鵬,這家夥聽得那是熱血沸騰的。
他帶的是摩步連,就跟陳鈞剛才說的一樣,全連的戰車就隻有卡車了。
並且,這都算是摩步連的高戰車配置了。
有的摩步連,卡車都沒有,遠距離機動或者演習的時候,連長還要自己去找隔壁的連隊商量著蹭人家的車。
如今經過陳鈞這麼一講,未來軍改融合後,不僅多兵種,還能空天一體。
這對於很多指揮官來說,那是全新的作戰體驗啊。